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選擇分類
日期
~
關鍵字

2020-02-14
答:家族的客廳經常有家族的人在使用,或者經常有家族成員的朋友來訪,所以比較不容易找到空出的時間來自修做功課,此外,在家族的客廳供桌上安置佛菩薩的形像,家族的成員不一定都贊同,如果是這樣就只好在自己的臥室裡設佛堂,但是臥室必須整理乾淨整齊,佛桌及佛像不用時要用布幕把它遮蓋起來。 ⠀ 如果在家族的客廳裡還是有可能安置佛堂做功課,那麼還是在客廳設置比較好。
2020-02-04
答:至親亡故,心中悲痛乃人之常情。不過,始終都在悲痛之中,心情無法平復,生活就沒有辦法正常了。所以,在親人亡故時,最好以送一位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的心,來為他處理喪事,盡可能以念佛、誦經,用他的財物來供養三寶、布施行善,為他超渡。如此,亡者即可因家屬為他所做的一切善事而往生善道或佛國淨土。
2020-02-04
答:就佛法來說,世間一切都是眾生的心造成的,包括眾生自我的身心與外在的環境;也就是說,是眾生自作自受的,過去種了某種的因,加上現在的外緣,便產生未來某種的果報。所以,要改善的最好方法是懺悔、常存慚愧、利他的心、去惡行善,同時要有「因緣因果」與「因緣有自性空」的觀念。「因緣有自性空」的意思是,現象都是因各種因素所聚合造成,當這些因素散失時,現象也就消失了。所以,它不是永遠有的,而是暫時的存在,到後來還是會消失掉,也就是「緣起性空」。 ⠀ 醫師檢查不出來,那就接受佛法,以修行的方法來改善,常念佛、拜佛、拜懺、行善布施。參加寺院的共修,若共修的法會有點燈及寫牌位,可以為冤親債主點燈或寫牌位超渡。 ◎文:轉載至《人生雜誌》211期 ◎圖:林昆賢
2020-01-22
答:這個問題,可參考聖嚴法師所著《學佛群疑》中的「如何一門深入?」與「何謂專修與雜修?」二文,限於篇幅關係,僅節錄部分內容。 ⠀ 「佛教的三藏聖典浩如煙海,雖皓首窮經,盡畢生之力,也無法盡學其精奧。因此,自古以來,學佛之人探究經論是有選擇的。在初入門時,可以從概論的書籍及通論和通史性的著作著手,以俾知其大端;而後即應該有所選擇,依據個人的心向、興趣,從事某一部經和某些相關的經,某一部論和某幾部相關的論,某一部律和相關的律書,如此盡一生之力,學習、修持、研究、弘揚,就可以成為一代大師;爾後繼者再循著他們的成果續加鑽研,即造成分宗分派的現象。」 ⠀ 「其實,佛法貴在一門深入,不論用顯、用密,誦經、持咒、作觀、禮懺,或念任何一佛、一菩薩的聖號,修任一法門,只要持之以恆,就會有感應,即能達成修持的目的。也就是說,念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念觀世音菩薩也能往生西方;念觀世音菩薩能消災免難,念阿彌陀佛也能消災免難;作觀能入定、開智慧,持名念佛和念菩薩聖號,也能入定而開智慧;其他以此類推,如誦《金剛經》也能開智慧、消災、免難、除障、生西方。所以,《楞嚴經》有二十五種圓通法門,就是介紹二十五位大乘羅漢及菩
2019-12-10
問:常見許多菩薩學佛後,不再重視外表裝扮,顯得神情憔悴、衣著邋遢,讓外界誤會佛教是消極的宗教,應如何得體打扮,才不失佛教徒的威儀?
2019-12-10
問: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做自利利他的工作。但是,我們怎麼觀照在做利他行的時候,沒有摻雜利己的私心呢?
2019-12-10
問:家母今年八十歲,罹患子宮頸癌末期,由於她生平不信天、不敬神、不畏鬼,請問應如何在臨終時幫她順利平靜地往生?
2019-12-09
答:修學佛法是一邊行善、一邊止惡,行善、止惡必須配合因緣,在因緣許可下,儘量的行善、止惡,不要猶豫,把握因緣,即知即行。在因緣不許可的時候,暫時不要勉強,等候因緣許可了再說。 ⠀ 不過,在等待的時間,可以想辦法促成因緣的早日成熟。也就是說,要有因緣、因果的觀念,如果能信因果、明因緣,心理就比較能保持平衡喜悅。
2019-12-09
答:每天除了早晚課時間外,可以在專心做事、用頭腦想事情、必須跟他人講話以外的時間來專心念;或者在一天之中不需要用心的時間裡,隨時隨地散心念也可以,不過,以專心念的方式比較好。
2019-12-09
問:我學佛已有一段時間,且每日定時做早晚課。由於家中環境寧靜清幽,我一人自修頗感受益,請問還需要到寺院裡參與共修活動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