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選擇分類
日期
~
關鍵字

2020-11-16
禪定的意思是心無二念,開始練習時必有方法,方法的作用是使得我們的心念由散亂狀態而至集中狀態,再由集中狀態而至統一狀態。到了統一的狀態,便稱為定,但是統一狀態也有不同的層次:由身心的統一,至內心與外境的統一,再進一步,便是前念與後念的統一。要想達到前念與後念的統一,必須經過前念與後念的連續如項鍊,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樣的念頭,然後才能把前後念的間隔消化,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時即是止於一念,名之為定。到了連此一念也不存之時,便是即定即慧。
2020-11-09
離婚的問題,在佛典之中,也不容易找到明確的根據。不過,佛教主張婚姻的美滿及婚姻的責任,既然結為夫婦,結婚之後,應該相親相愛,互相尊敬,各守各的本分,各盡各的責任,佛教嚴禁邪淫(私通),婚姻破裂,多數是由夫婦之間的不能互守貞節,夫妻之間既然都能堅持不邪淫一戒,婚姻是不容易破裂的。即使破裂了的婚姻,佛教也主張破鏡重圓;所以,佛陀雖不許比丘弟子們介入婚嫁的事件,但仍許可比丘們為「若男女先已通,而後離別,還和合」(《四分律》卷三)。因為,男女的離婚,對於彼此的心理,都有不良的影響,尤其對於兒女的撫育,更要負起道德上的責任。根據這一論點而言,也可以說,佛教是反對離婚的。
2020-11-02
答:阿彌陀佛的梵語,一做Amitāyus、又做Amitābha,意思是無量壽、無量光;中國的佛教徒以「阿彌陀佛」互道招呼,有祝福長壽、光明之意,光明無量也意味著希望無窮,是幸福圓滿的祝福。因此,逢人見面互道一聲佛號表達祝福,已成為漢傳佛教的一項特色。
2020-10-26
答:學佛修行不外乎修福與修慧;修福是做利益眾生的事,修慧是去除煩惱。 ⠀ 在道場裡擔任義工,護持三寶與道場,等於是成就大眾修行、利益眾生,即是修福報,廣結人緣。如果能在承擔義工工作的同時,運用智慧或修行的方法,消除我執、轉化煩惱,則是既修福又修慧。 ⠀ 舉例來說,義工共事時難免有磨合階段,因為每個人各有不同的做事方式與想法,卻必須相互配合與互動,這時如果能用佛法來消融自我,當煩惱生起的時候,能用佛法轉化,心不隨著境轉,讓境隨心轉,不但成就執事的工作,修福當中也在修慧。所以不要以為只有進入殿堂共修才是修行,擔任為大眾服務的義工,也是修行。 ⠀ ◎文:轉載自《人生雜誌》348期、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圖:李文鈴
2020-10-19
答:皈依是為了學習佛法,以佛為學習的榜樣,經由菩薩道的修行來成長自己、提昇自己,健全自己的人格,到最後跟佛一樣,可以智慧圓滿、慈悲圓滿。所以皈依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願望與承諾,是一種自我身分的肯定;肯定自己是佛教徒、三寶弟子,願意照著佛法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來修正自己。因此皈依之後就必須逐漸的學習佛法,然後依照佛法,在生活中確實的實踐,如此才能夠開始改變自己,得到學佛的真實受用。
2020-10-12
答:憂鬱症的病因很多,並不是那樣絕對,可能是抗壓性低、容易憂煩操心、自信不足、求好心切、自我要求高,或是遭遇重大事故等等。由於憂鬱患者通常具有自責的傾向,可能也是上述成因的綜合交錯下來的結果,要解開憂鬱症的心結,必須瞭解患者真正問題的所在。 ⠀ 再者,憂鬱症患者的自責性格,與佛法談「反觀自省」或是「懺悔」本質上是不同的。自責含有深深懊悔與責備的意思,不論對錯都先將錯往自己身上攬;而自省、懺悔是要人清清楚楚瞭解事情的本末,切實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覺得有做錯事時,老實認錯、真心改過,然後學著放下,透過懺悔得到身心的安樂,這才是佛法所說懺悔的用意。 ⠀ 憂鬱症患者學佛後,有人可能會誤認自己是業障太重,或是往昔做了什麼壞事,才會導致憂鬱症,反倒讓自己產生更大的煩惱、心情更沉重。聖嚴法師在《聖嚴法師心靈環保》中提到:「佛經裡講懺悔業障,是教我們要擔當自己的問題,甚至人家的問題我們也能擔當;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換句話說,懺悔是要我們有所擔當,肯去面對問題,面對罹患憂鬱症這事實,慢慢改正自己的性格,一步步去解開心中的結。 ⠀ 宗教信仰是可以幫助憂鬱患者走出心靈的幽谷,但仍應視實際情況,得了憂
2020-10-05
答:「法喜」又稱「法悅」,簡單來講就是聽聞佛陀的教法後,因對佛法有所瞭解、領悟而心生喜悅。舊譯《華嚴經》卷二:「佛音能起歡悅心,普令眾生得法喜。」,這兩句對「法喜」二字作了精闢的詮釋。 ⠀ 而所謂「法喜充滿」,是指藉由佛法讓人的內心淨化,進而產生心境上的愉悅。
2020-09-28
答:以感應的出現與否,來判斷學佛者有無慧根或修行用不用功,這樣的審核標準與方式,恐怕有待商榷。 ⠀ 「感應」的意思是:眾生因虔誠的信仰,感召佛菩薩應機度化。根據《佛光大辭典》解釋:「感,屬於眾生;應,屬於佛。」 ⠀ 由於佛教是依理智產生信仰,特別強調智慧的正信而非迷信,因此對「感應」一詞的定義,並不是指見到什麼景象(譬如看見佛菩薩現身顯靈),或聽到什麼聲音。佛教所講的感應,是藉著佛法的熏修,增長自己的智慧和慈悲,進而逐漸減少貪、瞋、痴三毒,改變不好的習氣,調伏內心的煩惱。經中常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當領悟到佛經中的一句話、一個道理時,就是佛菩薩因應我們的根機,來度化我們了。 ⠀ 另外,有關如何才能和佛菩薩「感應道交」?印順導師曾經舉念佛的例子加以說明。他在《佛法是救世之光》一書寫道:「以清淨心,稱念清淨的聖號,將雜念排擠出去,雜念自會停息下來。心地漸漸平靜,不但憂苦漸除,佛菩薩的感應道交,也由此而得。心地一清淨,頓覺無邊光明,喜樂充滿。」 ⠀ 真正的感應不假外求,修學佛法讓「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這才是佛教徒所共同祈願的感應。 ⠀
2020-09-21
答:面對瞋怒時,心理學採用的方法,是鼓勵人們真實面對自己的情緒,讓情緒有宣洩的管道,但基本上還是不以傷害自己、他人為原則,避免自殘傷人的發生。但這也只是一時的解決與宣洩,當人冷靜下來後,還是要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為何會情緒波動、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裡?從自己的身上找答案。 ⠀ 佛法在對治瞋怒時,給人的印象好像叫人一味的壓抑,不該有情緒反應。其實,佛法鼓勵面對瞋怒,是採取忍辱,這和壓抑是截然不同的態度。表面看起來忍辱只是另種壓抑,但忍辱是提醒人們先要態度柔軟,柔軟的言行可以避免更大的衝突,而非壓抑心中不滿的情緒;壓抑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有引爆的危機,屆時殺傷力更大。忍辱也是慈悲的伸展,慈悲心會幫助人們站在對方立場想,用同理心取代一時宣洩憤怒的快意,取而代之的是理解與諒解。 ⠀ 忍辱不是忍氣吞聲,也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在瞋怒當下,退一步替自己也替對方,製造一個足以讓彼此迴旋的空間,藉由這個空間,讓憤怒、委屈、不平的情緒隨時間轉化。等風平浪靜之後,再來整理所發生的事,平靜地站在兩邊的立場來思維,能處理就處理,暫時無法處理,就先放下它。就像要在狂風中掃落葉,只是自討苦吃,與其對著飛舞的葉子大聲咆哮
2020-09-14
修學佛法的法門雖多,若從大體上說,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是人天道。 第二是解脫道。 第三是菩薩道。 學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脫道;學佛的著力點,卻在於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生死與解脫的最大關鍵。所以,學佛的人,不能離開了人天道而另求解脫道。 解脫道的求取,也不等於佛果的圓成,解脫生死的人,並不就是成了佛的人,要想成佛,必須將人天道與解脫道兼顧並重,這便稱為菩薩道。 從性質上說,人天道是偏重福業的經營,比如布施、救濟、放生、戒殺、社會公益等事;解脫道是偏重慧業的修持,比如持戒、修禪、拜佛、念佛、聽經、看經等等。最要緊的,還是在於戀世與出世的區別:如有戀世的心,雖修慧業,仍是人天福報:如有出世的心,雖營福業,也歸解脫之道。 毫無疑問地,學佛的目的,不人天道:佛教的態度,也不僅在解脫道。自求解脫,也要使得一切眾生求得解脫,自求解脫是慧業,助他解脫是福業,福慧雙修的,便是菩薩道。可見,佛教的宗旨雖是出世的,佛教的方法卻是入世的。因為自求解脫,是解脫世間的種種苦惱,所謂出世,也是為了出離世間的苦惱。救濟眾生,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世間的種種苦惱,雖然出世,卻不逃世。同時,佛教所謂的解脫,是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