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專注念佛‧鍊心觀心

念佛法門,其實就是禪觀法門的一支,如實相念佛法門。

——摘自《學術論考》中國佛教的特色──禪與禪宗

▎念佛即禪的法門

(一)從禪出教,藉教悟宗

念佛通常被認為是淨土法門,為什麼變成禪了呢?其實沒有一樣特定的東西或法門叫作禪,因為中國禪宗是「以無門為法門」,而念佛根本就是禪法中的一個項目,所以不需要特別把淨土法門獨立出來。

禪宗包羅涵容,是正確的大乘佛法,並沒有說自己一定是什麼宗,只是中國人自認為這是禪宗、那是淨土宗,或是什麼宗。

就整體佛法來講,有兩句話非常重要,就是「從禪出教」、「藉教悟宗」。「從禪出教」就是以禪修而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然後由開悟而說法。我們現在之所以有佛經可讀、可誦、可看,就是因為佛陀在菩提樹下打坐,修行禪法,因此明心見性、大悟徹底而成道。成道之後說法度眾生,說法的內容被記載下來,漸漸流傳,變成經典,這就是「從禪出教」。所以明心見性這句話,可說是從佛陀開始的;而禪宗講的明心見性,使用的也就是佛陀成道的語言。因此禪其實是從釋迦牟尼佛開始,不是中國才有的。

「藉教悟宗」則是說,若依照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法修行,最後也能明心見性。這個「宗」就是「心」,佛心眾生心,是同一個心;那是智慧、清淨、慈悲的心。

從禪出教、藉教悟宗是佛法基本的原則,不管哪一個宗派都是如此,即行解並重,也就是觀念和方法,這叫作「法」。我們經由觀念和方法來達成解脫的目的,因此,在我來說,一切法門都是走向同一個目標,就是離苦得樂,消業除煩惱。一切佛法的原則就是如此,也就是禪。因此,不要誤解淨土與禪是對立的。

禪的意思是要我們除煩惱得智慧,從娑婆世界這個不清淨的環境轉變為清淨的樂土,念佛不也是如此嗎?它就像話頭禪用話頭、默照禪用默照一樣,念佛禪只是是用念佛的方法而已。如此不僅淨土宗能生西方淨土,禪修也可以生西方淨土;而念佛禪依然要修淨土,任何一個法門都要進入淨土。

(二)念佛非專屬淨土宗:從念佛的起源和發展來看

再從念佛的起源來看,念佛的起源相當早,在《阿含經》中,即有釋迦牟尼佛教導六念法門的記載。所謂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和念天。

「佛」、「法」、「僧」是三寶,包含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施」是布施,「戒」是持戒,「天」則是指修十善,因修十種善法可以生天。當人在恐懼或臨命終時,不知道誰可以來救濟或是會到哪裡去,就可以念佛、念法、念僧,念自己曾經持戒、修布施、修十善的功德。所以皈依三寶的人應該常修六念法門,經常想到自己是三寶弟子,應該要持戒、修善、布施,以這些功德至少會生天。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是因為修了人天的福報,也就是布施、修善、積德的功德而生。但是欲界天的第四天兜率天,它分為內、外二院,其中內院是給發願親近彌勒菩薩的人去的,將來彌勒菩薩到人間成佛時,他們也會到人間來成為菩薩、阿羅漢,所以很多人願意往生。

色界天、無色界天則是因修禪定而生,分成兩種,一種是凡夫所生,即外道修四禪八定所生的禪定天;另一種是學佛者修行禪定、梵行證得三果(阿那含果)後所生的天,即淨居天,因為共有五個地方,所以稱為五淨居天。生到五淨居天的人可以直接從這裡得解脫,不會再回到凡夫界證阿羅漢果,所以又稱五不還天。

念天並不是為了到欲界天享福,兜率內院及五淨居天都是方便大、小乘聖者,進一步完成最後歷程的轉換歇腳之處。

除六念外,還有八念、十念。八念就是六念再加上念呼吸和念死亡,若再加上念休息和念身體,即為十念。念呼吸是清清楚楚呼吸的出入,也就是數息觀;念死亡即不淨觀,也就是觀死;念休息是休息萬事,讓心不要太忙了;而念身體,其實就是四念住裡的身念住。

諸種法門中以念佛最容易入手,此即「念佛禪」的來源。原先可以念佛的功德、佛的相好,也可以念佛的名號,最後則發展出現在的持名念佛。最初是念釋迦牟尼佛,後來則是十方一切現在諸佛中選一尊來念,慢慢地發展出專念幾種佛,譬如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佛;彌勒佛就是未來佛。念菩薩也可以,譬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這也算是念僧。當中還是以念阿彌陀佛最容易得力,因為阿彌陀佛曾發凡是持「阿彌陀佛」名號者均得救濟的本願。

念佛不僅是「六念」的一種,也是「五停心」裡的一種。五停心是禪觀修行法門,是小乘最基礎的修行方法。「停」是停止,停止散亂心、分別心,讓心安住在非常穩定的狀態。五種幫助我們的心從妄念紛飛中停下來,再進一步統一的方法,就是五停心。包括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慈悲觀、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就是觀十八界,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塵、六識,因為不容易著力,很難觀成,所以在漢文典籍中也有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的,而這六種方法都是修行基礎禪法時使用的。

用五停心中的任何一種方法不斷修持,心漸漸就不會散亂,妄想減少,為集中心。然後再進一步,身心和環境統一,失去了身心與環境的分別和障礙,這時就是統一心出現。心停在方法上,叫作止於一境,就是三昧,就是定。統一心雖然可以入定,但是我們大乘中國禪法的目的不是入定,而是要正念分明,心裡非常明朗、清楚、安定、寧靜,就是定慧不二。因此當統一心出現之後,如果是念佛,就可以參話頭,如果是用數息法,則可以進入默照的層次。

所以,六念實際上與五停心是相應的,修的都是「觀」。「觀」是用心來覺照,這不是覺悟的覺,而是「很清楚的」,心很清楚地在方法上。運用在念佛,就是隨時隨地將心繫在念佛的方法上,這就是覺照,是基礎的修行方法。所以,念佛法門根本就是基礎的修行方法,也是禪宗的基本修行方法。

念佛達到統一時,身心環境全部融化在佛號之中,只有佛號,沒有感覺到自己有身體,沒有什麼雜念妄想,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人在干擾自己。前後左右的人依然看得到,但是不會再起分別心,不會說這個人妨礙我、誘惑我、讓我覺得不舒服,或是這個人我滿喜歡的,種種念頭都沒有。

此時還是持續念佛,念到最後佛號沒有了,就可以問「念佛的是誰」、「誰在念佛」,這就是參話頭。不過,念到佛號沒有了,並不表示已達統一心了,有時是因為念得很累、很無聊,不想念了。此時頭腦裡雖然也沒什麼雜念妄想,但其實是在休息,是偷懶、懈怠。這時參話頭也沒有用,應該要馬上精進,再提起心力繼續念佛。

此外,念佛也是《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中的一種,所以大乘的淨土也修觀,只是到了《阿彌陀經》時,只講念佛,沒有講其他的觀,而《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的性質相同,也是專門講持名念佛,但其內容又比《阿彌陀經》更詳細。

其實持名念佛也不是淨土宗專有的法門,譬如唯識宗念彌勒佛,是念未來要成佛的當來下生彌勒佛,此外還有念藥師佛、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的。不過有好多經典都勸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譬如《藥師經》,所以念阿彌陀佛成為一種普遍的修行法門,無論漢傳、藏傳,或哪一宗派都非常重視。

(三)佛法只有一味:一切法門均為求解脫

最後,再從修行的基本原則來看。修行的基本原則是修心,也就是鍊心,把雜亂的妄想心鍊成清淨的三昧心。凡是修行,不論是大乘、小乘都叫作「觀行」,觀是用心思惟,不是思想。思惟的意思就是覺照,非常清楚地觀照自己的心,用方法使得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在做什麼,使得自己雜亂的妄想心變成了清淨的三昧心,就是修行。

有人認為禪修與念佛是不同的法門,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佛法是整體的,不要把它切割成禪和淨土,即使主張「禪淨雙修」,那也好像是把地瓜、米飯和在一起吃,結果地瓜是地瓜、米飯是米飯,還是不同。其實兩者都是食物,都能填飽肚子,就如同佛法只有一味——解脫味,沒有必要再分什麼淨土和禪。

佛法是一味的,就是解脫味,修任何法門都能得解脫。我曾以「百川歸海」來比喻,河流不論是往西或往東流,最終都會流到大海。就像臺灣,它是海中島嶼,不管是向東西南北哪一個方向流,最後都歸於大海。譬如《華嚴經》有二十一個念佛三昧門,《楞嚴經》有二十五圓通,《圓覺經》有十二圓覺,門門都是通向解脫;《法華經》「會三乘歸一乘」,三乘就是二乘聲聞、緣覺,即一般說的小乘,再加上大乘的菩薩,即不管大乘或小乘終究會歸於一佛乘。所以不能說有幾個法門就建立幾個宗派,說這是什麼宗、那是什麼宗。

念佛法門是所有法門之中的一種,而又涵蓋著一切法門;菩提達摩的禪宗其實就是念佛法門裡的無相(或稱實相)念佛,譬如禪宗經典中的《六祖壇經》,就曾引用《觀無量壽經》、《法華經》,以及《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一行三昧,可見得它們並非背道而馳的。

念佛法門就是修行佛法,沒有必要說它是淨土;其實古代很多禪師也修念佛法門,譬如北宋的永明延壽禪師即是如此。明朝末年,專弘淨土的蓮池大師——雲棲袾宏,在其《阿彌陀經疏鈔》中,則將持名念佛分為事持、理持兩類。事持是念心外的阿彌陀佛,理持則是念我們本具的清淨佛性。念佛若能從「事持」進入「理持」,當清淨的佛性與阿彌陀佛的法身完全相應時,即一心不亂、明心見性,就與禪宗的開悟完全相同。

蓮池大師一生都強調修念佛三昧,從持名念佛自然而然完成了明心見性的目的。所以,蓮池大師雖是淨土宗的第八祖,但是又被稱為禪師。此外,還有一位較蓮池大師年輕的蕅益智旭大師,他是蓮池大師戒子,也主張修念佛三昧,並且稱之為寶王三昧,認為是一切三昧中最好的,是三昧之中的王。

三昧是「即慧即定」,又是定又是慧;當念佛念到非常純熟,心中沒有煩惱、沒有雜亂,只有一句佛號時,自然會開出智慧,此時即修成念佛三昧。可見念佛三昧的修持方法即禪修的法門之一,因此我們法鼓山的佛七實際上也可以稱為念佛禪,能夠達成自心淨土的目的。

我們法鼓山提倡人間淨土,又經常指導禪修、推廣禪修,好像沒有要生西方彌陀淨土。其實我們是一致的,不會把它分得那麼清楚,只是因應人的根性而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人喜歡念佛,有人則願意用禪修法門,雖然走的路不一樣,但是殊途同歸,條條馬路都是到羅馬。就像佛殿有六個門,雖然每一個都有點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每一個人進來時的路線也不一樣,但全部都能進入佛殿,而且見到同樣的西方三聖,見到同樣的我在這裡向諸位說法。因此說「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禪修是鍊心,就是用方法從散亂心到集中心,再從集中心到統一心,最後到達無心的過程。念佛也相同。念佛是一向專念念阿彌陀佛,一直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事一心就是統一心,此時定境現前,已經入定;理一心則是禪修最後所到達的無心,心無執著,不顛倒、不貪戀、不攀緣,是清淨的,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住心。

達到理一心(無心),已經離煩惱了,如果死亡時能持續保持,往生西方淨土就已超過上品上生。如果是事一心(統一心),好像煩惱不起伏,可是一離開定境,在平常生活中還是會波動起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則是九品蓮花裡的上品和中品。如果是散亂心,則是生下品,但也必須十念不斷才能進入下品。

因此,禪修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禪、淨這兩個法門只是型態不一樣,但是功能類似、目標也是一致的,因此,我也勸禪修的人能夠發願往生西方淨土。

◎資料來源:《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禪是內外的統一

此所謂內外的統一,就是全體的和諧。這可以有三個步驟:第一,當你由於打坐或者是按摩,道家所謂導引,印度瑜伽術的體位運動,都可以使得人體的氣脈通暢,而感到身心合一的輕鬆和平安。第二,用打坐或冥想、祈禱等的方式,可以使我們經驗到外在的環境跟內在的心靈,合而為一,此即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現前。第三,用禪定的工夫,專注於修行方法的焦點,漸漸使得前念與後念連續不變,沒有任何雜念出現,那就是定境,是定於一境或一念,那就變成了內在的統一。

如果一位禪師在日常生活中和外界接觸之時,他所表現的層次,應該是屬於內外的統一。這也是讓許多的宗教家及哲學家,認為對「道」的體驗,不論西方或東方,雖有解釋的不同,而體驗的內容,應該是相同的原因。其實從禪的立場來看,它的層次是有深淺的。那就是因為心念的統一,以及連「統一」都要超越的層次,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爭論也沒有必要。現在舉三個例子如下:

(一)有人問石頭希遷(西元七○○~七九○年):「如何是西來意?」石頭答:「問取露柱。」

所謂「西來意」是指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從印度東來,傳授禪法,那麼究竟傳的是什麼?什麼叫作禪法?能夠說明嗎?能夠讓我們看到嗎?在一般的常識,知道禪法就是心法,需要以心印心,用語言及任何現象都無法表達說明。可是石頭禪師叫他去問露天的木樁或者露天的石柱,不論木樁或石柱都是無生物,不可能給你任何答案。但是在一位悟後的禪師看來,內心的體驗就是外在的環境。而無情的木樁和石柱,和內在的心、自性的佛、印度來的達摩、現在你面前的石頭禪師,都是平等不二,一體無異,所以你要問我石頭,不如去問木樁、石柱就好。

(二)有一僧人問南陽慧忠(西元六七五~七七五年):「阿哪個是佛心?」師曰:「牆壁瓦礫是。」僧又問:「無情既有心性,還解說法否?」師曰:「他熾然常說,無有間歇。」

這段話的意思,是認為佛心一定是在有情的眾生才有,而且那是無雜、無亂、清淨的自心,那就是大智慧心及大慈悲心。可是從禪悟者的立場,認識佛心,不從理論解釋,而從內心與外境統一的觀點來說明。所以說就是牆壁、就是破磚、就是碎瓦。那位僧人還是不解;接著再問:「像這些無生物也都有佛的真心或清淨的自性,豈不就是跟佛一樣。那麼它們也懂得說法度眾生嗎?」禪師的回答是肯定的:「這些無生物,不但說法,而且非常活躍、熱烈、積極地說法。經常說法,從無間斷。」這比起常識中的佛教觀點,更加灑脫,更加自在。因為當佛成道之時,發現所有一切眾生,無不具備佛的智慧和福德,可是從禪師來看,不只有情眾生如此,乃至於動、植、礦物,一切現象,無不與佛同體。這就是內外統一的體驗。只要心中有佛,心外諸法,無不是佛。

(三)有僧問洞山守初(西元九一○~九九○年):「如何是佛?」師曰:「麻三斤。」問雲門文偃(西元八六四~九四九年):「如何是佛?」師曰:「乾屎橛。」

這兩個公案在禪宗史上非常有名,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解釋。在正常的佛教徒不會把無情的植物當成佛,更不可能用乾大便來形容佛,可是通過內外統一、凡聖平等、法法皆如的觀點,來看世間的萬象,就可以理解洞山禪師所見的佛才是真的。也就是說,法法是佛,處處是佛。至於那樣的佛究竟是一個身體,還是無量身體?其實既有無量身,也等於處處是佛,處處不是佛,統一就沒有差別,就沒有佛與非佛的問題。

◎資料來源:《禪與悟》禪——擔水砍柴 

▎為什麼要念佛?

念佛而不求現世利益,也不求往生西方淨土,那必定另有殊勝的方便才可以,否則念佛而沒有目的,為什麼又要念佛?禪宗的四祖道信禪師、五祖弘忍禪師及其弟子神秀禪師,都講到念佛法門。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門》有云:「念佛心是佛。」並引《觀無量壽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根據《傳法寶紀》所說:「忍、如、大通之世,則法門大啟,根機不擇,齊速念佛名,令淨心。」也就是說五祖弘忍及其弟子法如、大通(神秀)等,都用念佛法門普遍接引群機。到了六祖惠能的《壇經》,主張「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的「無念」,實即是四祖以來所稱「念佛心是佛」的表現。不過,不用稱名念佛做下手工夫而能做到心「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的確不容易。所以弘忍門下,四川淨眾寺的智詵(西元六○九~七○二年),其弟子處寂(西元六四八~七三四年),三傳新羅無相,教人修行的方法有三個步驟:1.引聲(盡一口氣)念佛;2.開示;3.坐禪(見《曆代法寶記》)。

另有同為弘忍門下的四川宣什宗,圭峰宗密的《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之下,稱為「南山念佛門禪宗」。以「念一字佛」做為「淨心」方便,印順法師指出,這是從《文殊說般若經》的「念一佛名」而來的(《中國禪宗史》一五六頁)。這些都是與六祖惠能及其二傳、三傳弟子們同時代的禪門人物。只有馬祖道一、石頭希遷等及其派下諸系的禪師,便不念佛而專事提倡「見本性為禪」的法門。唯其易生濫凡為聖、混染為淨的流弊。故有華嚴宗四祖清涼澄觀(西元七三八―八三九年)的《華嚴經疏鈔》所舉念佛的五門方便;華嚴五祖圭峰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的《行願品疏鈔》也舉出了四種念佛法門;禪宗的永明延壽(西元九○四~九七五年),著《萬善同歸集》,以伸張念佛法門是萬善眾行的總攝,權實雙行,空有並收,普應一切根機,此為後來開出禪淨一致的廣大法門。散心念佛者,可藉彌陀願力,求生樂邦;專心念佛而得三昧正定者,可即自心而現佛土佛心。人雖有不同的根機,確都有以散心念佛而到專心乃至到達惠能大師所說「無念、無相、無住」的程度。可是,若尚不能達到「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的程度,便反對念佛法門,或拒修念佛法門,甚至妄稱「無佛可念,無淨土可生」,那就太不切實際,而且也不真知淨土念佛法門的慈悲廣大。因此,我要勸告諸位,修念佛法門的學佛過程,最好還是逐步向前。初機者一定要相信實有極樂世界,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淨土,這樣的話,才不致兩頭落空;自心的淨土未現,尚有西方淨土可去,這豈不是安全又可靠的辦法呢?


◎資料來源:《佛教入門》念佛與助念

▎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是中國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論顯密,幾乎都在闡揚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密教自有其修持的儀軌之外,顯教依據的主要經典,則為淨土三部經:(一)《阿彌陀經》。(二)《觀無量壽經》,亦名《十六觀經》。(三)《無量壽經》,又名《大阿彌陀經》,此經自漢迄宋,共有先後十二種譯本,宋元以後,僅存五本,宋朝的王日休居士,依據其中四種譯本,揉合成為《佛說大阿彌陀經》,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又有夏蓮居居士,集合漢、魏、吳、唐、宋的五種譯本,重彙成共計四十八章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此經對於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的事理因果,依正莊嚴,介紹得最為詳盡。

另有淨土學者如印光大師以為《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以及《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也屬於弘揚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的重要經典。因此連同以上三經,合稱為「淨土五經」。

在中國佛教的大乘各宗派,除了三論(中觀)派以及部分臨濟宗的禪士們,不用淨土的念佛法門之外,其餘諸家,幾乎無一不學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念佛法門。以此可知,念佛乃是中國佛教的共同特色。

二、《阿含經》的念佛方法

念佛法門,源出於梵語「佛陀那息勒帝」(buddhānusmṛti),意為憶念佛陀,輾轉而成觀佛相好、唱佛名號等的修持方法。在《雜阿含經》卷三十三,念佛屬於六念法門之一,《增一阿含經》卷二屬於十念法門之一,其念佛的方法是:

「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淨無瑕,亦如琉璃。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憍慢強梁,諸情憺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網結,皆悉除盡。如來慧身,智無崖底,無所罣礙。如來身者,解脫成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言我當更墮於生死。如來身者,度知見城,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是謂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此一念佛方法,是繫心憶念,專心觀想佛的形相,一意觀想佛的無量功德,包括觀想佛的身體、顏貌;佛的戒德、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等的五分法身。

若能如此修行念佛法門,便得成就大果報,乃至自致涅槃,自得解脫。這是小乘的念佛法門。

三、《般舟三昧經》的念佛方法

若依《般舟三昧經》的〈行品〉所示:「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欲得見十方諸現在佛者,當一心念其方,莫得異想,如是即可得見。」

在此《般舟三昧經》所見,則有念佛名號、念佛身相好光明、念佛國方向的修行方法。若得三昧成就,即會體驗到:「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這是從念佛而實證真如實相的大乘法門。

四、《無量壽經》的念佛方法

根據《無量壽經》卷下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經所示,往生極樂國土的條件,非常簡單,已不像《般舟三昧經》要求念佛名號,不可休息,方得往彼國那般的困難了。只要願生彼國,除了犯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以及誹謗了大乘正法的人之外,乃至僅僅一念信願,均可往生彼國。

不過此經所示,往生彼國有上、中、下的三輩人,上、中二輩,往生的念佛條件是「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輩往生的念佛條件是「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由「一向專念」,到「乃至一念」,都可往生彼國,如何念佛?此處應是念的無量壽佛(即是阿彌陀佛的意譯)的名號,是用心憶念、用心繫念。

此經卷上的四十八願之中的第十八願亦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發此願時,尚在行菩薩道的階段,如今早已成佛,他的願力,當然兌現,所以鼓勵眾生,乃至僅以十念繫念阿彌陀佛名號,必定往生彼國。當然,此經也曾兩度提起「乃至一念」也得往生彼國。

五、《觀無量壽經》等的念佛方法

根據《觀無量壽經》的要求,首先是「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次教「繫念一處,想於西方」。而做日想、水想、地想、七重行樹想、八池水想、總觀彼國寶樹寶地寶池、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的依正莊嚴、觀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作是觀成,於現生中,得念佛三昧,即是親證實相)、觀無量壽佛身光明、觀觀世音菩薩、觀大勢至菩薩、觀於蓮花中坐及蓮花合開想、觀無量壽佛丈六身像在池水上。

以上乃是標準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其次,此經又說九品往生的念佛法門,其中提及念佛之處,則有:

(一)上品上生者:修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迴向發願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二)下品上生者:以聞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復教以「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阿彌陀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前來迎接往生彼國。

(三)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若此眾生為苦所逼,已「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見觀世音及大勢至二大菩薩,為其說法。

從以上所舉經文看來,除了觀想、觀像、實相三種念佛之外,對於一般的凡夫眾生,尚可用六念法門、稱名念佛,特別是下品往生的眾生,當以稱名念佛,最可適用。

稱名念佛的方法,也在《法華經.方便品》見到:「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說:「深淨微妙音,稱南無諸佛。」

在《阿彌陀經》則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日至七日,達成「一心不亂」的程度,臨命終時,即得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前來接引,往生極樂國土。

於是有人將心憶念佛、稱名念佛、持名念佛,在日本尚有配合曲調的引聲念佛,都叫作念佛法門。

六、一念乃至十念的念佛方法

在中國的歷代大師中,宣揚念佛法門的人相當多,並且各自提出了念佛生淨土的具體方法。

北魏的曇鸞大師,為世親的《往生論》作註,對於十念往生的解釋是:心無他想,一心相續,念阿彌陀,滿十數名為十念云。又說:此十念之念,以憶念為義,緣佛相好,稱佛名號,以心十念相續,專心阿彌陀佛,最為重要。

唐朝道綽大師的《安樂集》卷上亦云:「但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緣觀,逕於十念,無他念想間雜,是名十念。」

唐朝的善導大師所著〈往生禮讚偈〉云:「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以口念十聲佛號,解釋十念修法。

新羅元曉大師的《無量壽經宗要》,解釋十念,即是稱念名號,緣相好,不雜餘念,無間斷地,念滿十數。此與曇鸞所說相同。

近代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考察梵文所用「念佛」的「念」字,應該是「心念」質多(梵文citta)之意,在《無量壽經》所說三輩念佛往生之處,所說「念無量壽佛」的「念」字,是「隨念」(梵文anusmṛti)之意,或有「思惟」(梵文manasikara)之意。

可見「十念」乃至「一念」的「念」字,原是心憶、思惟,加上稱名念或持名念,便是口中宣稱阿彌陀佛名號,同時在心中也切實地知道是在宣稱阿彌陀佛名號。心中清清楚楚沒有妄想雜念,只知道自己口中正在宣稱佛號,便是一聲佛號,也是一念念佛;繼續不斷地口中念畢十聲,心中沒有出現其他雜念,便是「十念相續」,也是十念念佛。

七、五念門

被尊為中國淨土修法的始祖北魏曇鸞大師註世親菩薩的《往生論》,解釋世親菩薩主張的「五念門」說:

(一)禮拜門:心中願生安樂國土,禮拜阿彌陀佛。

(二)讚歎門:稱念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阿彌陀佛的異名)名號。

(三)作願門:如實修行奢摩他(止)。

(四)觀察門:如實修行毘婆舍那(觀)。

(五)迴向門:以所有一切功德善根,為欲拔除一切眾生之苦,而作願攝取彼等,同生安樂國土。

這五念門的念佛方法,其實就是:禮拜彌陀信願往生、稱名念佛、觀想念佛、發菩提心廣度眾生。

八、五方便念佛門

隋朝天台智顗大師的《五方便念佛門》介紹了念佛門的修法:

(一)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行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時,心必願生彼國淨土,是為樂稱諸佛名號的眾生說。

(二)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行者想像佛身,專注不已,遂得見佛,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是為樂睹佛身,畏懼罪障者說。

(三)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行者觀想佛身,是從自心生起,無別境界。此為迷心執境者說。

(四)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行者觀想此心,亦無自相可得。是為計量自心實有者說。

(五)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行者此時入深寂定,將入涅槃,緣十方諸佛加被護念,興起智慧功能,於一念頃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此為樂深寂定入涅槃境者說。

以上所舉五方便念佛門,第一稱名念佛,第二觀相念佛,第三、第四實相念佛的因行與果境,第五則為發大菩提心。

智者大師在此文中,特別強調:「若以一言而具眾門,無過念佛。」又說:「若念佛者,當知是人,即與文殊師利,等無有異。」

九、念佛三昧的修持法

在《大藏經》中,介紹念佛三昧的經論以及歷代祖師的著述,相當地多,例如《般舟三昧經》的般舟三昧、《大阿彌陀經》卷下、晉譯《華嚴經.入法界品》、《文殊說般若經》的一行三昧、《大智度論》卷二十一、《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二、《思惟略要法》、《攝大乘論》卷下、天台智顗的《五方便念佛門》、華嚴宗五祖宗密的《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卷四、道綽的《安樂集》卷下、懷感的《釋淨土群疑論》卷七。

依據以上諸種資料所見,念佛三昧的修法應該具備:

(一)要有定處、定期。

(二)要有信願往生彼國。

(三)要以至誠心常念佛不斷。

(四)念佛要有次第漸進,可以分作四個層級:

1.稱名念佛:捨諸亂意,聲聲句句,念念相續,口宣佛號,心繫佛號聲。

2.觀像念佛:捨諸亂意,念念觀察佛的生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巨億光明,在眾中說法。

3.觀想念佛:捨諸亂意,念念心向佛國方所,觀想佛國淨土的依正莊嚴,佛及菩薩、羅漢的悲智解脫,一切功德法身。

4.實相念佛:捨諸亂意,不取內外相貌,念念相續,觀想體驗,心佛眾生,一切諸法,實相無相,真心無心,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真俗不二,萬法平等。

以上四個層次,一般凡夫,最好先從稱名念佛起修,若得身心安穩,進修第二、第三層次。至於實相念佛,則相等於禪宗的明心見性了,必須消業除障,身心安適,不生人我煩惱之時,方可修持,否則用不上力,若非徒勞無功,便是東施效顰,自欺欺人。如何消業除障?稱名念佛,及禮拜、懺悔、發菩提心,是最好方法。

雖然近世的印光大師以為此際末法時代的下根之人,於此四種念佛之中的實相念佛,是難中之難的法門。但在明清之世,仍有不少僧俗大德,專修念佛三昧,例如明末的蓮池大師雲棲袾宏,清朝的省庵實賢,均曾剋期修持念佛三昧,以百日為限。蓮池大師曾說:「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故知念佛三昧即是一代聖教之根元。並將持名念佛分作:1.出聲念的明持,2.無聲念的默持,3.微動口唇念的半明半默持(如密宗的金剛持)。或記數念,或不記數念皆可。

蓮池大師又主張《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執」是聞名號,「持」是受而守之,常時不忘,而此執持也可分為:
1.憶念無間的事持,2.體究無間的理持。執持之極,便得「一心」,亦可分作:1.事一心者,即是聞佛名號,常憶常念,字字分明,相續不斷,唯此一念。2.理一心者,聞佛名號,不唯憶念,亦能反觀,體察究審,極其根源,於自本心,忽然契合。

比蓮池大師略晚的蕅益大師,解釋「執持名號」,乃在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以達一心不亂。若能念念憶佛名號,暫不忘捨,名為執持。亦可分作二階:1.事持者,未達如《觀無量壽經》所示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2.理持者,信西方之阿彌陀佛,即我心本具,為我心造,以自心所具之名號為繫心之境,暫不忘捨。若從伏除煩惱至見思惑盡,皆名事一心,若至心開,見本性佛,皆名理一心。他不同意蓮池大師的體究之理,為理一心,並以為體究念佛或參究念佛的方法,不過是攝禪宗歸淨土的一種方便。

事實上蓮池大師是基於禪修經驗而將理一心及理持,解釋為禪宗的見性明心,蕅益大師則是從理論思辨上說明禪是禪,淨土是淨土,不應相混。蓮池大師的說法,是從修證體驗及禪淨論點的會合,而指出如何來修念佛法門,也跟禪修不相違背。

又由於天台智者大師曾說:四種三昧(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同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也。所以明末的蕅益大師也說:「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王也。」並以為廬山一派之淨土念佛為念他佛,達摩所傳為念自佛,永明延壽一派為理事雙修、禪淨兼顧的念自他佛。不過蕅益大師本人,並未條理出念佛三昧的實踐方法,他是從綜合禪淨諸家的觀點而做的整合融會說。

總之,念佛三昧既是寶王三昧的三昧中王,我們應該鼓勵淨業行者們,用來修行。般舟三昧的九十日行法,必須常行,不臥、不坐、不得休息,對於一般人而言,的確很難支持。但在蓮池大師時代,曾鼓勵不少居士,修行念佛三昧,獲得成就,也是九十日為期。

因此,宜將上列的念佛三昧修法的四個層級,配合九十日的期限,做一適當的分配。

十、高聲念佛

稱名念佛,又名持名念佛,稱名須用口出聲唱出,持名則或可出聲,或可默念,或可口唇微動。但在中國的稱名念佛,行之已久,唐代的飛錫大師,撰《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特別提倡「高聲念佛」。念佛聲音之洪亮,被形容為「聲喧里巷,響震山林」。其理有五點:「夫辟散之要,要存於聲。聲之不厲,心竊竊然,飄飄然無定。聲之厲也,拔茅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憂,其義一也。近而取之,聲光所及,萬禍冰消,功德叢林,千山松茂,其義二也。遠而說之,金容熒煌以散彩,寶華淅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致焉,其義三也。如牽木石,重而不前,洪音發號,飄然輕舉,其義四也。與魔軍相戰,旗鼓相望,用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其義五也。具斯眾義,復何厭哉?未若喧靜兩全,止觀雙運,葉夫佛意,不亦可乎?定慧若均,則兼忘心佛。」

飛錫強調高聲念佛,說明五義,證明聲的功能奇大,能定心、除憂、消禍、舉重、降魔,乃至達到止觀雙運、定慧均等、心佛兩忘等實相念佛的程度。

十一、五會念佛

唐朝的法照大師,撰作《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二卷,提倡五會念佛。他的依據是《無量壽經》卷上有云:「或有寶樹,硨磲為本,紫金為莖,白銀為枝,瑠璃為條,水精為葉,珊瑚為華,瑪瑙為實。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準,葉葉相向,華華相順,實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

又在《阿彌陀經》於類似的描述極樂國中種種動植等諸物環境設施之後,而說:「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法照大師因此而倡導發明了「五會念佛」的方法。

其實經中只說「出五音聲」是指古音樂譜曲用的「宮、商、角、徵、羽」,並無五會的意思。

法照所用五會的意思,他自己說:「五者會是數,會者集會,彼五種音聲,從緩至急,唯念佛法僧,更無雜念,念則無念,佛不二門也,聲則無常,第一義也。」他又說:「其聞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

可知五會念佛,實即以五音譜曲念佛,抑揚頓挫、緩急有致,能使念佛的人,不致墮於昏沉散亂,而且隨著音樂節奏,產生安定心神及愉快喜悅的趣味感。若能專精持續念佛,也可完成念佛三昧。所謂五會,乃是念佛時段的次第數,其進行方法如下:

第一會,平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會,平上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會,非緩非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四會,漸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五會,四字轉急念「阿彌陀佛」。

其實,近世中國各寺院的念佛方法,大致上都是採取類似這樣的五會念佛,不過大同小異。有些相當地好,能使參與念佛共修的人,感受到安詳平和而又清涼的氣氛。但在臺灣的時下,也有被譜成樂曲,由樂器伴奏的「五會念佛」,使人聽來,另有一種輕鬆活潑而且略帶興奮的味道,似已失去了梵唱的風格,很難使人成就念佛三昧了。

十二、十念記數念佛

民國初年的印光大師,他該是迄今中國弘揚彌陀淨土的最後一位偉大的祖師,在其《印光大師文鈔》中,收有一章〈示修持方法〉,對修淨業的人非常實用,他也特別開示念佛方法。讀者不妨找來熟讀應用。現謹錄其兩種念佛方法,對時下念佛的人,都會有用:

(一)十念法門:若因事務多端,無法如寺院生活那般地做朝暮功課的人,當於晨起盥漱畢,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的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即完成晨朝十念法門的功課。若無像,即面向西方三問訊。此法乃為宋朝慈雲懺主遵式所創,是為了當時王臣的政務繁忙而設定的。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

(二)十念記數念佛法門:許多念佛的人,喜用長串或短串的念珠記數,但在印光大師卻教淨業行者,十念記數則「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印光大師說:「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他又說:「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說:「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如何是十念記數?

便是當念佛時,從稱念第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至第十句「南無阿彌陀佛」,每稱念一句,須念得分明,記得分明,至第十句稱念完畢,再從第一句稱念的佛號記數,數至第十,周而復始,反覆稱念佛號,反覆記數至十。

若十句直記困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則分作三氣,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如此稱念佛號,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便無立腳之處,久久當會自然而得一心不亂了。

此一十念記數方法,我在指導禪修及念佛方法時,也常介紹給新學者,禪修者如果數息法困難,用此十念記數法,便很順利。所以我也極其感恩印光大師發明了此一十念記數的念佛妙法。

(一九九四年五月撰於美國紐約)

◎資料來源:《念佛生淨土》

▎安於事 安於道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

聖嚴師父曾經勉勵我們:「上等人安心於道,中等人安心於事,下等人安心於名利。」所謂道心就是菩提心,然而真正能夠安心於道的人並不多,一般人遇到逆境,不但道心不容易提起,甚至還可能會忘掉。因此,不勉強要求自己初學佛就要「安心於道」,反而要從「安心於事」來藉境鍊心、藉事安心。

藉事鍊心的意思,就是對自己的工作負責,用心把它做好。這時候就是一時忘了道心也沒關係,但是工作不可忘掉,因為至少還有工作做為專注的對象,那就是安心於事。所以,安心於事是讓我們有可靠的著力點,漸漸地,也可逐漸進入安心於道的層次。

所謂安心於「道」,如果沒有在有形有相的的事務上去落實,不容易理解與實踐,也就容易忘失。因此佛法中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同事、利行,就是教我們如何在事相上落實道心。

我們的心是很不容易掌握的,愈是透過在事上鍊心及定課的佛法修持,愈容易感受到念頭隨時都在生滅不已。透過修行的轉化,則漸漸會生起謙虛心、慚愧心、感恩心。進一步則可體會到,我們的內心世界是無限的寬廣、無限的深遠,那慈悲心和智慧心便會自然生起,也就感受到自己的道心提起來了。

《六祖壇經》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看到別人有問題、有缺點,事實上是自己有問題、有缺點,如果抱著這個原則,道心漸漸就會出現。《六祖壇經》也提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從事上鍊心,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調伏內心,再回歸事相上,更可做廣度眾生、利人利己的大眾事。

理可頓悟,事要漸修。從藉事鍊心培養專注力與覺察力,當覺察力愈來愈提昇時,就會體會到從安心於事到安心於道的受用了。

◎資料來源:法鼓雜誌第378期 方丈和尚清涼語 

◎資料來源: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