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為什麼要有戒律?

今天是佛學班第三個學年課程的第一天,我們第一次回到道場上實體課程。終於可以和各位同學們面對面一起學佛,這跟線上課程的能量場相比更真實和直接。

今天的課程是講佛教戒律與現代社會。為什麼佛教要設定一些戒律?戒是什麼?而律又是什麼?為什麼要有戒律?

在小組討論中,有些師兄姊們因擔心犯戒而害怕持守戒律。法師讓我們了解,其實佛教這些戒律基本上是從有意修行的普通人的角度出發而設的,主要的目的是藉由持戒使修行人的心靈變得更加清淨和安定。不持戒而造惡業,雖不犯戒而無「戒罪」,但業力仍在;修行人若因持戒而更謹慎不造惡業,才是真正將自己導向成佛之道。

常襄法師在課堂上提到,戒律中的「戒」梵語為śīla,代表著清涼、止息煩惱,是有所不為,是個人的持守。而「律」是有所當為,是團體的規約。中國禪宗的「清規」,即是祖師為了適應漢地環境而制的一種「律」,讓僧團在共同修行過程中和平相處及減少紛爭。

佛教的「三無漏學」為「持戒、習定、修慧」,其中持戒正是一切修行的基礎,是使身、語、意清淨安定的良方。持戒可以除惡行,習定可以攝心,而修慧則可從痛苦煩惱中解脱。

佛法的戒律不脫離世間的倫理,不違背善良的風俗,符合國家的法令。以離苦得樂的角度來說,持戒從根本清淨身心行為,是符合因果觀及因緣觀的正道。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其實戒律不只在佛教裡出現,幾乎所有的團體都有自己的戒律。佛教徒持戒能自安安人,對個人、家庭和團體都是一種保障。

◎文:王文雅
◎圖:法鼓山舊金山道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