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You Are Not You -略談無我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佛法的三法印。其中「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般人經解說後很容易理解。但是,理解歸理解,理智上、情感上卻很難接受。明明有一個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坐在台下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腦、用心試著理解法師所講的每一句話,用臉部的表情、肢體的動作,來傳達我們的體會或疑惑。如果眼前的這個人不是我,那真正的我在哪裡?


從牙牙學語開始,我們就被賦予一個代號(名字),用這個代號來學習區別你、我,學習應對進退,學習人我之間的分際。學習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小受家人的言教、身教,到學校的正規教育,到出社會受群體文化的薰習,到職場受專業的訓練與面對競爭所磨鍊出來的求生本能……,在在告訴我們,有一個人叫做「我」,「我」應該好好用功讀書,「我」應該要好好做人,「我」應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我」應該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即使無法立德、立言、立功,成就三不朽,起碼在社會群體中也要稱職的扮演一個小螺絲釘,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尚未講到累世累劫的業緣牽扯,光這輩子從出生到接觸佛法前的幾十年教育、薰習,早已不斷加強原本根深蒂固的觀念:「我」是個人生活宇宙的中心,身邊的人、事、物都圍繞著「我」這個中心在運轉。生命的意義,都跟著「我」的喜、怒、哀、樂在變化、在演繹。「我」是整個宇宙、所有眾生裡最重要的存在。怎麼可能沒有「我」?怎麼能理解「我不是我」?


西元1082年的秋天,被貶到黃州的蘇東坡在赤壁飲酒作樂,望著一輪明月,想起距當時八百七十四年(西元208年)的七月,在相同的地點,一樣有著一輪明月的夜晚,曹操父子「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蘇東坡在赤壁賦裡,提出了他個人的千古大哉問。「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由此領悟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九百年後的今天,我在矽谷仰望九百年前映照在赤壁,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那輪明月,當時飲酒作樂,扣舷而歌之的那個「我」—大文豪蘇軾,而今安在哉?水依舊是水,月還是月,只是當時的「我」已不在。


千古月,映落千江水,幻夢一場終須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還在嗎?

◎文:陳演信 201506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