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調薪與調心

連續幾年受大環境不景氣影響,上班族關心的「薪事」不調,成了許多人的鬱卒「心事」。常寬法師以自身的經驗看「薪事」與「心事」,出家十五年,不曾「調薪」,卻賺到了「調心」的方法。

調薪與調心

■釋常寬(法鼓山僧伽大學男眾副院長)

在還沒有貨幣的時代,人們過著以物易物的日子,換取自己的需要或家庭的需要。
有了貨幣之後的年代,人們過著金錢購物的日子,購買家庭的需要或自己的想要。
進入經濟發達的世代,人們過著理財觀念的日子,增加自己的財富或家庭的財富。
抵達數位時代的世紀,人們過著精打細算的日子,調整存款的數目與帳單的數字。

對錢、數字概念的啟蒙


我開始對金錢有數目或數字概念,是在讀小學以後。那個年代在臺北木柵地區,清明節前後,左右鄰舍的小朋友都會到山區去幫有錢人家掃墓,大部分來掃墓的人家將他們祭拜祖先的祭品分給我們當作酬勞;但少部分富有的家族會發錢給我們,只要遇到發錢當工資的掃墓人家,我們這群小朋友都會很開心,也會相互告知,記得明年再來。

另外一項金錢來源,是去蓋房子的工地或重新整建房子的人家搬磚塊。因為我們對工資沒概念,所以他們都很樂意找我們去搬磚塊,從山腳下搬到半山腰,如果沒記錯的話,搬一塊磚一塊錢,通常一個人可以賺五十元到二百元左右。那也是我們第一次拿到紙鈔。雖然比銅板輕,但是面值大於銅板,感覺自己富有了。

或許是因為自己賺的錢,比較捨不得馬上花掉,會存放在一個盒子裡;然後每天打開它,看一看、數一數。

有一年,我的母親看到親戚、朋友給我的壓歲錢超過一千元了,便幫我們在郵局開戶、開始存款。從那時候起,我才有財富的觀念;後來又知道存款有利息,所以錢存起來,存款簿上的數字也會變得愈來愈大。

薪水愈少,人生愈快樂

後來,我們的家境漸漸改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存款,我的父母也幫我們四個兄弟姊妹買保險儲蓄,但是我父親的身體狀況也因為過度操勞而生病,五十二歲就離開人世。父親的離開,讓我有很大的省思,我開始懷疑財富所能帶來的快樂,也因為這樣的心境轉變,讓我有了這樣的人生履歷表:

第一個職業:電子公司,系統測試工程師,月薪臺幣三萬二千,工作半年。
第二個職業:幼稚園,電腦老師,月薪臺幣二萬八千,工作半年。
第三個職業:法鼓文化,倉儲管理員,月薪臺幣二萬,工作二年。

當我做到第三個工作時,我的母親對我說:「我們培養你念書,受資訊工程訓練,為什麼你找的工作愈來愈奇怪,薪水愈來愈低,你係起笑?(臺語,意思是發瘋)」

我可以理解父親過世之後,母親的不安與失落。但是也因為在醫院陪伴父親臨終,父子的對話,讓我發了一個願:

父親用他的生命,將我們從貧窮的生活,改善至衣食無缺的舒適生活。
自己的親身體驗,將家族的人從物質的生活,引領至精神昇華的生活。

出家以後,我們每個月的薪水只有臺幣一千單銀(出家人的術語),全年無休,十五年過去了,從沒有調過薪。

但是,這十五年來,我學會了一套自利利人的修行觀念與方法:調心。這套方法透過調身與調息,配合著呼吸或佛號,從一數到十,就可以斷煩惱。

我的修行領悟:
不調薪又不調心,百般無奈;
調薪不調心,千般計較;
調心不調薪,萬般自在;
調薪又調心,億想心開。

摘自《人生》379期專欄「人生選擇題」
http://www.ddc.com.tw/search_list.php?c=a&s=0&k=%E4%BA%BA%E7%94%9F%E9%9B%9C%E8%AA%8C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