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學佛Q&A:佛法談「反觀自省」,憂鬱症者能學佛嗎?

問:憂鬱症是目前極為威脅人類生存的文明病,患者通常有自責傾向,認為自己「不夠好」、「做錯事」,佛法談「反觀自省」,對憂鬱症者而言,是否會使其生命更為沉重?

答:憂鬱症的病因很多,並不是那樣絕對,可能是抗壓性低、容易憂煩操心、自信不足、求好心切、自我要求高,或是遭遇重大事故等等。由於憂鬱患者通常具有自責的傾向,可能也是上述成因的綜合交錯下來的結果,要解開憂鬱症的心結,必須瞭解患者真正問題的所在。

再者,憂鬱症患者的自責性格,與佛法談「反觀自省」或是「懺悔」本質上是不同的。自責含有深深懊悔與責備的意思,不論對錯都先將錯往自己身上攬;而自省、懺悔是要人清清楚楚瞭解事情的本末,切實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覺得有做錯事時,老實認錯、真心改過,然後學著放下,透過懺悔得到身心的安樂,這才是佛法所說懺悔的用意。

憂鬱症患者學佛後,有人可能會誤認自己是業障太重,或是往昔做了什麼壞事,才會導致憂鬱症,反倒讓自己產生更大的煩惱、心情更沉重。聖嚴法師在《聖嚴法師心靈環保》中提到:「佛經裡講懺悔業障,是教我們要擔當自己的問題,甚至人家的問題我們也能擔當;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換句話說,懺悔是要我們有所擔當,肯去面對問題,面對罹患憂鬱症這事實,慢慢改正自己的性格,一步步去解開心中的結。

宗教信仰是可以幫助憂鬱患者走出心靈的幽谷,但仍應視實際情況,得了憂鬱症仍應求助於專業的醫療,從身心多方面的解決問題。

不過,學佛有很多的階段和層次,所謂有八萬四千法門,也需要有善知識的智慧善巧的引導。例如,對於正處於身心不穩定狀態時,可以先試著運應用拜佛、念佛、持咒等方法安定身心,待身心安定後,才有能量進一步的練習用正面的、光明的角度思考、調整觀念,當然,建立「正知見」更是重要,才能依佛法的角度思惟。

學佛,對生命絕對具有正面提昇的作用,重點在於是否運用適當的方法,以及正確的觀念,所以,不僅對於憂鬱症患者,對一般人也是,學佛是件趣向光明、喜悅之事,錯誤的引導和觀念才會導致「沉重」的錯誤看法。

◎文:轉載至《人生雜誌》272期、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圖:李文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