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深溝飲水思源之旅 蘭陽行動講堂集聚生活環保心力量

近期水情相對嚴峻,近1300天無颱風登陸,使得仰賴降雨的南臺灣面臨30年大旱,水資源的使用急需轉型。

法鼓山蘭陽分院行動講堂,為集聚生活環保心力量,繼去年12月認識「垃圾的最後一哩路」之後,在3月10日推出第二堂課「飲水思源」,邀請宜蘭大學環工所李元陞教授與分院4位法師,帶領50多位義工們,走訪「水的故鄉」員山鄉,重點探訪深溝水源生態園區,重新認識水資源的重要。

李元陞教授說明,深溝水源生態園區是目前臺灣唯一以濕地涵養水源的淨水場,自1931年日治昭和6年初建,而後陸續擴建有自來水處理區、涵養池、水道與原生林等區,現今主要任務為供應宜蘭西北部地區用水。而此淨水場其特別之處,是對河川中「伏流水」的開發運用;所謂伏流水,是流動於河床下方砂礫石層中的潔淨水源,也是宜蘭豐沛的地下水庫。

教授進一步表示,有此獨特的水資源,我們更要珍惜並善加使用,惜福培福,在生活中養成節約水資源的好習慣,並觀察內心、檢討自我是否對自然造成負擔,每個人多做一些,都能為環境多盡一分力。

「環保原來與生活息息相關」,義工黃美雲歡喜的表示,身為宜蘭人真的很幸福,感恩擁有得天獨厚的水資源,也很感謝法師辦此活動,之前雖已有節約概念,但經由參訪更加瞭解並警醒到水資源得之不易,今後應更落實於日常,使用過的洗菜水或洗手水也可回收運用,避免不自知的浪費。

「每個人做自己能做的事,就已經是為後人鋪路了。」義工丁婉仟經此參訪深受感動,這才意識到原來水龍頭打開就流出的水,是來自於一代代人的傳承,從日治時期的水井到現今的園區,經由每個不同崗位的人們善盡職守,維持水源地的平衡又能提供民生用水,要取得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難得可貴。

在在提醒關注生活中的碳足跡和環境保育。監院常諦法師勉勵義工們,將行動講堂的見聞與感受,刻畫在生命裡、體現於生活中,就像創辦人 聖嚴法師常說的「生活環保」與「自然環保」,不僅僅是理念,還要知而行之,去落實、化為行動呈現出來,這也是舉辦這場行動講堂的目的。


◎圖文:傅莉嫻 20230310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