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在眾生中學做觀音 583位在家居士搭菩薩衣

發菩提心,行大悲願,願以菩薩誓願的精神廣度一切眾生。來自大陸、香港、澳門、比利時、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與臺灣……583位在家學佛居士,於11日上午10點半在法鼓山園區大殿,圓滿第二十三屆第一梯次在家菩薩戒。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首座和尚惠敏法師、副住持果暉法師為菩薩法師,祝福這群「嬰兒菩薩」,學習菩薩的慈悲與智慧,成就自己、利益他人。

歷經連日演禮、說戒、拜懺,在依次受四不壞信法、三聚淨戒、十善戒及十無盡戒後,新戒菩薩恭敬地搭起繡有佛像及法鼓山徽的菩薩衣。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首先向新戒菩薩們恭喜「生日快樂」,並且開示「生」是透過不斷的演練、修練,一回生、二回熟,工夫自然純熟。將無明煩惱習性,由熟轉生、轉淡而清淨;而修練的功夫,就會由生轉熟,生起的是慈悲心、智慧心。

方丈和尚以「日」代表的陽光與智慧光明,分享茶陵郁禪師所寫:「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而菩薩是展現慈悲與智慧來處理事情,眾生都有許多的習性跟煩惱,受戒後就像學習大海納百川,在眾生中學做觀音,學觀眾生是我觀音,在一點一滴的奉獻中,運用佛法,讓心保持平靜與安定,就能身處在禪悅之中。

「菩薩戒的精神,就是互助合作、利益他人。」首座和尚惠敏法師舉例在一場智利礦災中,礦工們忍受飢餓、共享食物,最後33個人歷經近70天後存活下來;法師表示臺灣也常歷經天災考驗,一般人習慣把艱辛的留給別人,把好的留給自己,希望戒子們發揮菩薩戒的精神,學習把困難轉換成好的留給別人,讓社會能夠分工合作,形成善的循環。

副住持果暉法師則表達,菩薩行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佛道,身為菩薩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是為了度眾生、成佛道,不但解脫自己的煩惱,也要幫助他人解脫煩惱,這也是修菩薩行的可貴之處。而修菩薩行,就要隨時注意身儀、口儀、心儀,在生活上要養成良好習慣。菩薩衣就是懺悔衣,現在就像嬰兒行菩薩,跌倒了就要爬起來,累積學習經驗、調整錯誤,就能夠成功。

想為親人盡孝的許哲男表示,今年1月祖父剛往生,他想起蓮池大師曾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因此想將受戒的功德迴向給祖父。原本對持戒沒有信心的他,在聆聽聖嚴法師的說戒開示後,發現過去自己太拘泥於經典中細則性的戒條,而法鼓山則是著重適應時代環境的變遷、重視原則性的戒條,聖嚴法師更叮囑犯戒就要求懺悔,懺悔後還是可以得清淨,讓他對於持戒更有信心,並發下修正自己、利益他人的心願。

「但知有我苦。不知有他苦。但知我求安樂。不知他亦求安樂。」彭詠錫訴說昔日參與水陸法會,第一次跪下來誦經,念到《梁皇寶懺》這段經文時,憶念起往生的父親,讓他流下了眼淚,從此轉換了思考的角度,發現這世界原來有人跟他一樣。他受菩薩戒的目的,是希望在修行過程中,從讀經到把戒律當作生活依歸;也希望接引更多人學習佛法,就像當初法鼓山義工接引自己體會佛法的利益。

珍惜受戒的殊勝因緣,法鼓山菩薩戒第一梯次報到率百分之百,第二梯次也即將於3/18起在園區進行。法鼓山鼓勵每位受過在家菩薩戒的民眾,常回分寺院參與誦戒會,隨時憶念受持佛戒,若有犯戒即刻懺除反省,以護持清淨的戒體,增益成佛必備的資糧。

◎影音、文:林雅櫻 20180311
◎圖:廖順得、施純泰 20180311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