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學習善生與善終 奉獻就趁少年時

學會把握時光,將每天當作是生命最後一天。法鼓山世界青年會於3/24~3/26舉辦「2017生命關懷工作坊二日營」,共有75位青年報名,邀請臺灣安寧療護推手趙可式教授、成功大學蘇文鈺教授、法鼓山僧團常寬法師等人舉辦心潮講堂,從「臨終關懷」、「偏鄉服務」、「佛教生命觀」等議題,帶領青年進行生命意義的探索,並參訪金山生命園區認識「植存」,瞭解生命如何以自然環保,回歸大地滋養萬物。

「生命是什麼?」、「臨終最後要做些什麼?」、「我想要有勇氣與智慧和父親和解!」先將問題掛在生命樹上,青年學員開始練習認識自己和他人、悲傷撫慰、情緒抒發、生命倫理、安寧療護、臨終關懷、慰問技巧……等,學習提昇「生命的品質」,同時還要重視「死亡的品質」,陪伴病人走過一段無法獨行的路,使其人生最後沒有遺憾、沒有悔恨,安詳有尊嚴地離開。

「生命教育的意義,就是能活出一生的尊嚴,要善生、善老、善終」、「善終就是終享平安與尊嚴」、「安樂死是為了『痛苦』解決人,安寧療護是為了『人』解決痛苦」,推動安寧療護35年來,趙可式教授向學員分享了許多錐心刺骨、感人肺腑的案例,透過病患與家屬的故事傳遞生命的學習。趙教授說明為瀕死病患強迫進行無效醫療就等同臨終酷刑,但選擇緩和治療與作好照護基本功,就能讓病患享有尊嚴並自然的死亡,讓在場青年紛紛感恩學習到寶貴的一課。

經歷好朋友無預警的死亡,擔任高中老師的李佳蓉體悟到生命無常,希望藉由認識臨終關懷來幫助身邊的人,並可以為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課程,她表示在營隊學習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四道人生習題中,幫助她規劃自己的人生與後事,並計畫練習預立遺囑,選擇以植存方式道別。

「奶奶在醫院接受化療、插管各種維生治療,臨終時很痛苦,家人很懊悔當初選擇這樣的治療方式。」王哲宇歷經爺爺、奶奶過世,感慨往事歷歷在目,心中的痛卻難以言喻,他期盼藉由親近正信佛教,了解生命實相,學習好好珍惜親友相處的時光,他表示今天認識到生命並不是等死,而是可以積極面對。

「我個性親切不怕生、擅長記住人名,所以很喜歡服務的工作。」擔任營隊隊輔的陳妍鳳分享,在張寶方老師「信任與關懷」的體驗課程中,她透過引導,和學員感受到彼此安定的力量交流,是她從未感受過的,她盼從奉獻中拉近和人的距離,未來也會持續加入法鼓山青年義工行列,期將溫暖送至社會各角落。

「生死是同一件事情,只要用心活著,我們就知道死亡會是怎麼結束。」解釋能夠善生、就能善終,法鼓山青年院常導法師帶領學員,從角色關懷扮演、模擬留下遺言、演練臨終往生等等過程,讓人體悟生命僅在呼吸之間,從認識無常的實相中,練習好好說再見。

常導法師表示,青年院將持續規畫帶領青年義工,前往醫院、老人院、偏鄉小學、社區,進行生命關懷與學童陪伴等服務工作,鼓勵青年朋友加入法鼓山義工行列,從奉獻中開拓生命的視野,活出精采的人生。


◎影音、文:林雅櫻 20170326
◎圖:謝承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