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心心念念中 探索心.意.識

鄧偉仁解析佛教心識運作諸說 認識心的本質與淨化之道

鄧偉仁老師從不同面向,帶領大眾探索佛教的心、意、識諸說。 (信眾教育院 提供)鄧偉仁老師從不同面向,帶領大眾探索佛教的心、意、識諸說。 (信眾教育院 提供)

開春第一堂「法鼓講堂」,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與你談「心」。從二月九日至二十三日每週三晚間,以「心心念念:佛教心、意、識諸說」為題,從初期佛教對於心識的說法、唯識學對於心識的說法、心的淨化的現代意義三方面,帶領聽眾探索心識。

鄧偉仁一開始提問:《華嚴經》的「一切唯『心』造」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心」一樣嗎?其實二者不同,從梵文來看,前者是citta-mātra,代表認識作用;後者hṛdaya是名詞。繼而介紹佛教經典常見的心、意、識等用語,如《法句經》提到「諸法『意』為導」、《相應部》之「比丘若禪思,以得『心』解脫」、《金剛經》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解深密經》的「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普門品〉之「『心』念不空過」,從中可知心、意、識,通常指心的不同面向。

鄧偉仁解釋,佛教談心指的是「認識活動」,不是有形或無形的實體,有別於印度的梵我、儒家的魂魄。心是緣起的,身心是互緣的,且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起認識作用,即能認識的心(心法)、認識作用所需的感官(名法),以及被認識的對象(所緣),也就是《心經》的六識、六根、六塵等十八界。從五蘊來看心的作用,受、想、行、識蘊是名法,其中行蘊關於心的品質與能力,將影響到心認識的結果,錯誤的認識結果是顛倒妄想、迷、無明;正確的認識需要兩個條件,即心的清淨(定學)與智慧(慧學),是正見、如實知見、悟、覺。

唯識學派如何解釋心識?鄧老師首先指出唯識學派在印度稱為瑜伽行派,以《瑜伽師地論》為代表著作,瑜伽即是強調心的修習,無著與世親菩薩為重要的根本論師,唯識、阿賴耶識、三自性是唯識重要的核心。

他進一步解釋唯識學派的識轉變,如《唯識三十頌》:「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從阿賴耶識轉變變現出外境與其他七識;此外,必須認識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自性,以及心與三種緣起:名色互緣、性空緣起、賴耶緣起,唯識學派依賴耶緣起,認為所有存在都是識的轉變,五蘊的色、受、想都是由識轉變;從心修習的角度來看,心是問題的根本,因而強調瑜伽(禪修)的重要。

我們常說「心有餘而力不足」,鄧偉仁表示,其實是心的力量不夠,心的覺察力、洞察力被雜染弱化了。既然心是一切問題的根本,該如何去除雜質(煩惱)來淨心?他提出佛教傳統教導提昇心品質的方法,如:佛法僧隨念、四念住與四無量心,而聖嚴師父也提出了心靈環保的「心五四」具體實踐方法,幫助人們轉心轉念轉世界,讓淨土就在人間逐步實現。

◎文:邱惠敏 20220302

◎圖:信眾教育院提供 20220302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87期 202203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