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為度眾生出苦海 2600年前他竟然用了這一步

釋迦牟尼在未出家時,發現人世間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自然界有弱肉強食的慘象,認為必須要解決眾生的困苦,所以發心出家修行,尋求幫助眾生解脫苦難的方法。在成佛後,更以其證悟的智慧,廣度眾生,建立了佛教的團體,體現大慈大悲的精神。

2600年後,至今全球每年仍有數以萬計的追隨者,毅然決然選擇「出家」修行之路。今天(2/27)是佛陀出家紀念日,信眾們以誠心感恩釋迦牟尼佛,以經歷長期艱苦的修行,證悟到無常、苦、空、無我的佛法真理,再以49年的遊化說法,在人間留下了離苦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曾說,出家後要發慈悲心、出離心。慈悲心是用佛法來幫助眾生;出離心則是捨離世俗的一切娛樂享受、名利權位,不被人事物牽掛,凡是有利眾生的,都應該去做;並期許法師們都成為「人天師範」,將弘法事業,一代傳給一代,這樣世界才有希望,人類才有光明。

現代出家人對社會的影響是什麼?法鼓山僧伽大學教務長常啟法師表示,物質文明雖然越來越豐厚,但地球資源有限,人的欲望無窮,世界充滿種種天災、戰爭、衝突與氣候變遷等等危機,導致人心浮動不安,唯有「改變自己的內在狀況,才能真正決定我們的生命品質」;因此出家人需擔當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重責大任,帶領大眾學習佛陀的教法,透過每個人身教、言教的影響力,共同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的淨土。

為了認識法鼓山僧團與僧大生活,許多青年選擇參加短期出家營隊,體驗自覺覺他的僧活。常啟法師表示,為使漢傳禪法深廣流傳,僧大所要培養的不僅僅是一位出家人,而是能夠回應當代需求、關懷社會的宗教師;除了須具備開闊的胸襟與宏觀的遠見,弘法方式也必須與時俱進,帶領現代人不再向外追求與競逐,而是向內探索與成長,找到真正的安身立命之處。

為了培育解行並重的現代出家僧才,法鼓山僧大除安排戒學、定學、慧學等解門與行門的課程之外,更設計了以奉獻精神為主的福業課程,以及有關身心及僧格陶冶的德業課程。在21世紀現代學僧的寒暑假,也有機會到海內外各道場實習,接觸多元文化領域,開拓世界視角與心胸。

法鼓山表示,期盼大眾在生活中學習佛陀的步履,以慈悲心待人,以智慧心安己,就能時時有平安,處處得自在。而有意接續佛陀慧命的青年,歡迎至法鼓山僧大官網了解( https://www.ddsu.org/index_tw.php),開展不同僧命視野。

◎文:林雅櫻 20230227
影音法鼓山僧大、林雅櫻 20230227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