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廖新田從臺灣美術史說我們的故事

廖新田指出,臺灣的人文藝術底蘊豐富,文化推動必須從「藝普」(藝術生活化)及教育體制著手。(釋演曉 攝)廖新田指出,臺灣的人文藝術底蘊豐富,文化推動必須從「藝普」(藝術生活化)及教育體制著手。(釋演曉 攝)

提到「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作品,大家也許耳熟能詳;然而你知道「臺展三少年」、近代水墨「渡海三家」是哪些藝術家嗎?十一月十日下午,法鼓文理學院邀請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與現場近四十位師生暢談「為什麼臺灣美術史很重要?」,幽默生動的演講內容與熱烈的問答,引領師生度過一個充滿人文藝術氣息的午後。

以「浮萍」與扎根土地的「大樹」圖像開場,廖新田讓現場師生進行美術常識小測驗,並叩問:「為何生長於臺灣本土的多數人不熟悉自身文化藝術,反而對西方美術史印象特別豐富?」他回溯百年前臺灣文化協會創建者之一蔣渭水,曾發表〈臨床講義——對名叫臺灣的患者的診斷〉,為臺灣開出第一張診斷書,敘述所患的諸般病症,以及所需的治療:教育、文化、啟蒙。廖新田指出,百年之後,因全球化趨勢,大眾無意識地追隨主流,卻忽視自身文化歷史價值,導致臺灣藝術史被嚴重邊緣化。甚至有些美術系老師認為「臺灣美術沒有大師」,或質疑「有臺灣美術史嗎?」教學時也會自行跳過臺灣美術知識。

當下一代創作者缺乏臺灣美術知識,又如何與社會連結?廖新田說,臺灣美術的困頓,如同結構性的忽略/歧視下的「隱形天花板」,在強勢的西洋美術教育體系下被刻意矮化。他強調,臺灣從南島文化、大航海、民俗藝術、現代美術、文化鄉土運動、民主化、全球化過程,發展出非常豐厚的人文藝術底蘊,然而對自我文化認同感的缺乏,以及臺灣文化被外界視為次文化的「內外交相迫」,致使本土文化藝術不被重視,文化推動必須從「藝普」(藝術生活化)及教育體制著手。

因此歷史博物館在二○二○年十二月出版了第一部專屬於臺灣美術史的辭典《臺灣美術史辭典1.0》,廖新田表示,這是「勇敢的第一部」、走出「臺灣美術學」的第一步。該書收錄臺灣從清代至二○二○年已故重要美術人物和團體、機構、事件等二百則辭目,是匯聚臺灣美術史研究平台,企盼喚起更多人關注臺灣美術。廖新田說:「讓臺灣美術成為『我們』的美術,是我們的文化認同,由我們來說自己的故事。」

◎文、圖:釋演曉 20211206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84期 202112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