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優大佛學會傳承營 做承先啟後的輸血管

2022年7月22日至24日拉曼大學雙溪龍校區佛學會19位理事前來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舉辦「第十八屆理事傳承與培訓營」,特別邀請監院常藻法師擔任此次營隊主要講師,在7月23日這一天帶領兩個課程和一個工作坊,同時也邀請了蕭蘊莉居士、賴慧璇居士和杨康晖居士分享佛學會的管理和運作經驗,讓新任的理事們對佛法有更深的體驗,對佛學會有更深的認識,從而實踐佛法、弘揚佛法。

首個課程的主題是「學佛與理事承擔心態」,常藻法師在課程中分享了自己最初學佛的因緣,在大學時期被學姐邀請擔任佛學會主席,從一開始的抗拒到肯學習承擔,法師很感恩佛菩薩引導他在這個過程中看見因緣、因果法:「現在可以承擔職務,是過去眾緣成就我們的,因而很珍惜為大眾服務的機會」、「不是因為有能力而承擔,而是因為承擔而成長」。

擔任課程助教,也是法青副組長的梁羽康透過「哇!悟卡」引導大家思考為什麼要學佛?學佛跟我的關係?學佛之路的重要性?法師在大家的分享後,回饋提醒學佛是學習用佛的態度面對生活,把佛法視為日常用品,應用在生活中。能夠把佛法用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成為佛法的輸血管,才能將佛法傳承下去。

「你認識自己嗎?」常藻法師在以「心與心的交流」為題的工作坊,帶領營員們體驗呼吸和引導放鬆,收攝身心跟自己在一起。法師說到,當我們有能力了解自己的心,就能夠理解他人,生活中也容易安心。接著助教羽康再次透過不同玩法的桌遊和分享討論,帶領大家認識自己和團隊成員的價值觀,再進一步尋找團體的大方向和價值觀。過程中營員們發現自己的慣性,經常認為事情「應該」要怎樣處理,但經過討論後發現,原來很多事情沒有一定要怎麼樣,而是隨順當下的因緣,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團隊合作中,難免遇到因為價值觀不同而產生摩擦,法師也在工作坊結束前,分享覺察自己情緒感受的重要性,並進一步談到處理情緒的方法。

在第二個課程「心燈」,常藻法師讓營員們針對一整天的課程,整理思緒並寫下三個學習、兩個感受和一個行動,再一一進行分享。最後,法師帶著營員們一起在祈願觀音面前發願,願把學習的內容帶回佛學會,運用在理事們的承擔路上。

◎文、圖:郭紫薇、賴慧璇 20220801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