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從現象學解析禪修樣態轉換

李維倫透過現象學描述分析,揭露禪修過程的意識經驗變化。(聖基會 提供)李維倫透過現象學描述分析,揭露禪修過程的意識經驗變化。(聖基會 提供)

對於從現象學來解讀禪修體驗,心理學與佛教學者各有什麼看法?聖嚴教育基金會九月七日下午舉辦「聖嚴思想體系建構與實踐工作坊」,由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李維倫主講〈禪修過程中的經驗變異狀態:一個現象學的探究〉,現場及網路上共有四十位學者與法師,展開一場心理學、宗教哲學與佛教禪修的跨領域交流對話。

論文首先舉出聖嚴師父對默照禪法的種種經驗描述,接著透過現象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提出「意識三重構作」(語意、圖像、體感)的理論操作指出,意識現象不是內在現象,而是作為存在的現象。李維倫用現象學的概念重新把意識現象界域化或層次化,變成和語意、圖像、體感有關的三個層次或界域,展開與禪修境界的對話。

比方,從禪境經驗探討意識轉化現象為例,在話語意識脫去下的變異經驗,反思引導判斷意識是能與身體經驗產生距離,在此狀態下,出現變異的身體經驗,也就是在禪境經驗中,身體不再是時空世界中的身體,也不再受物理性質所限制,進而印證禪境經驗的意識轉化現象。

禪修所進入的境地是一個原初經驗,還是超越經驗?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翁士恆回應,若從臨床心理學來探討人我關係轉換時,必須追溯至倫理關係形成的重設,當回到最原始的經驗找到基礎,重新發展自己的經驗,將會形成新的人生詮釋的意義。

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越建東從佛教的角度提出幾個看法:禪修語言具有描述性(descriptive)與實作性(practical)兩種,研究時須確立清楚,才不致混淆。此外,當研究語彙的表述進入到研究主題的文化脈絡,才能避免詮釋上的窄化,如「三重構作」的三種,對禪修來說不只三重意識,禪修中講「身口意」、「五蘊」,而體感意識是「觸識」,三重構作未列入「慧學」便容易落入「窄化」的境地。

法鼓文理學院佛學系系主任鄧偉仁認為,佛教認識事物的真實樣貌,並非透過語言概念的建構,比方「如實認識」,是要認識事物的「緣起性」、「無常性」,或般若說的「空性」,去掉語言或概念的認識,不等同於「解脫」或是「慧」。但鄧偉仁仍肯定對佛教禪修經驗的跨領域研究,有助於提供交流激盪的新視野。

◎文:釋演曉 20211004
◎圖:聖基會提供 20211004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82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