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沒事做的美麗與哀愁

期待放假是人之常情,
可是對於從事表演工作的陳忻來說,
等戲的空窗期,儼然成了一場心的修練,
展開自我對話,觀照內心的小孩,
告訴他:「我們都已經做得很好了。」

不論經濟景不景氣,工作福利好不好,相信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期待放假的。就算你的工作不是朝九晚五,就算再喜歡自己的工作,每天生活的重複感,都會容易讓人倦怠,或是倍感壓力,時常盼著有一天可以終日無所事事,悠哉度日。

我也是。每次工作最緊湊、忙碌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打開旅遊網頁,看看有哪些地方划算又好玩,想著這個工作結束之後,一定要出去玩一趟、放鬆一下。就算沒有出遠門,能沒事地待在家追追劇,或是到咖啡廳喝口咖啡,都是美好、愉快的。然而,每當假期快要結束時,便開始覺得自己很悲慘,又要回到那個令人煩躁的生活裡。

可是,如果你有過長時間失業的經驗,可能就會明白,有事做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工作確實會讓人累、煩、生氣,但是「沒有事做」是會讓人害怕的。

由於劇場工作大多是短期的,所以常常會發生案子撞期的狀況,但在工作與工作之間,難免會出現所謂的空窗期,時間或長或短,短的時候當休息,長的時候就是修練了。

對許多剛接觸表演的人而言,最難演的既不是跟自己太相像的角色,也不是差異最大的角色,而是什麼都不做地待在舞台上的角色;即使是對手戲,沒有台詞、沒有走位,只是讓你在觀眾面前站著,或是坐著的時候。哪怕只有一分鐘,都會非常煎熬。

作為一個靠接案子維生的演員,大部分的時候,我的生活就像接到了一個什麼事都不能做的角色。每每翻開一片空白的行事曆,就會忍不住質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是不是沒有能力,還是不小心得罪了誰;愈想愈焦慮,愈想愈恐慌。

於是,我往往會從最近的工作開始回想,回顧工作最初到結束的每一道環節。腦袋好像一下子進入了一個美術館,一步步地從每一幅畫前經過,不時佇足觀看檢視;又像踏入了一段漫長的徒步旅行,真正被檢視的,其實是我的內心世界。回憶的畫面不過是旅行時沿途的風景,不斷地從身旁掠過。我不自覺地展開了一段與自己對話的旅程,這才發現令我焦慮的核心,是那些忙碌時無暇顧及的情緒。

很多人喜歡用「心裡的小孩」來稱呼自己的真實感受,在此也借用一下。假設你有一個小孩,每次有事情要忙的時候,都把他關進只有一扇小窗的房間裡,不聞不問,孩子只能透過那扇小窗,看見你和外面的世界,你覺得下次再把門打開的時候,他會怎麼樣?要是被關的是我,我肯定會哭著撲上去咬你。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不好好用說的,那是因為那扇門切斷了原本應該雙向的交流,心裡的小孩只能默默承受所有的感受,等到門打開的瞬間,這段時間裡所有的愛恨悲喜,所有的自我厭棄和自我安慰,一股腦兒衝上來,全絞在一起,要如何用言語表達呢?

每次工作空窗期所帶來的焦慮和恐慌,就是因為我終於再次被迫站在那扇久未開啟的門前,手握著門把,沒有退路,只有把它打開,才能消除對自己的質疑;也只有把它打開,我才能跟房間裡的孩子說話,告訴他:「我們都已經做得很好了。」(摘錄自《人生雜誌》第417期)

◎文:陳忻(表演工作者)

◎圖:許朝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