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回歸本心 還原自心淨土

參加法鼓山洛杉磯道場《無量壽經講記》線上讀書會近一年,圓滿之際,感觸很深。這一年來,我們集中學習了法藏比丘在因地所發的四十八願,以輪流帶領的方式,通過聖嚴師父的相關著作及法鼓講堂等補充資料展開討論。師兄姊用心準備的學習材料,以及精心設計的問題總能引發很多思考的碰撞,相互印證的同時,也讓我們對於彌陀大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為首次參與的新人,我也極其榮幸擔任帶領之一,備感自豪。其實剛著手準備的時候,特別沒有把握,感恩班長和團隊每週的討論演練,幫忙一起推敲資料和問題,給出改進建議,最終幫我度過難關。這次難得的經驗也讓我感受到,一場讀書會看似簡單,其中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和心血,心中自然生起恭敬,也不斷提醒自己要好好珍惜。當研讀四十八願圓滿後,帶領師姊曾經發問:法藏比丘的四十八願,哪些願您最感殊勝?最攝心?最相應?我選擇了以下三個願:

18. 「念佛往生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祖師大德將第十八願稱為阿彌陀佛的根本願,也是淨土宗的立宗根本。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簡單到連小朋友都會念,卻也難懂到「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六字洪名具足不可思議功德,包含無量光,無量壽,及無量的清淨平等覺。法藏比丘將自身成佛與十方眾生之信願往生綁定,成就無比殊勝的第十八願。大道至簡,佛陀慈悲為我們大開往生淨土的方便之門,然而唯有秉持誠敬之心,方能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


《無量壽經講記》的學習進入尾聲那段時間,我的外婆在上海往生,雖然遠在大洋彼岸無法見她最後一面,但依舊可以用念佛與她告別與祝福。每天我會選擇三個時間段,靜下心來和外婆對話,勸她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並試著告訴她《阿彌陀經》裡所描述的極樂世界。因為擔心母親的情緒和身體狀況,電話裡也勸她念佛,生者安,亡者也心安。白天則帶著小菩薩們一起參加共修,雖然從未見過我的外婆,他們倒也很聽話的跟著念佛迴向。我突然感到佛號加持的力量很強大,把我們四代人的心聯繫在一起,這是從來沒有過的親近感。更讓我意外的是,發給母親的大事關懷文件,她都逐一仔細地閱讀,發心要在那幾天吃素和誦經。而在視頻電話裡,我能感受到母親已經逐漸安定下來。感恩三寶的因緣成就,也讓我對念佛更有信心了。

19. 「來迎接引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無量壽經》中除第十九願外,在三輩往生的介紹中也特別強調發菩提心。上輩往生極樂世界有四個基本條件:第一,發心出家為沙門;第二,發無上菩提心;第三,修一切功德;第四,一向專念念阿彌陀佛。然而三輩往生者都要具足發菩提心的條件,否則生不了西方極樂世界。可見發菩提心的重要性。

記得最後一次讀書會,帶領師姊問:「常言道,求人不如求己。持名念佛是仰仗他力,可靠嗎?我們在生活中如何修才有把握?」想到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仰仗他力,從小依賴父母、老師,長大依賴先生,直到學佛後還是依賴三寶。剛開始只是單純的想要利己,希望用念佛來安定身心,讓孩子多親近道場有助心靈成長,也想藉著讀書會來提昇自我。慢慢地,通過善知識的邀請,我開始加入法器悅眾,負責兒童班的策劃和教學,學習做讀書會的帶領人。冥冥之中似乎感到佛菩薩就在身邊,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不斷提醒,幫助我進步。雖然每次都是被動接受任務,也經歷了其中痛苦的過程,最終卻收穫了法喜,鍛鍊,和成長。感恩善知識在我心中種下菩提種子,讓我漸漸體會「布施的人有福」、「利人便是利己」這些看似簡單卻涵義深刻的道理。做義工只是一個起點,希望這顆嬰兒菩提心能夠茁壯成長,繼續成為自己快樂布施的動力。

39. 「樂如漏盡願」: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漏盡就是煩惱斷盡。聖嚴師父說:「有煩惱便會作惡,作惡便是修行功德的漏洞,修行而有漏洞,修行的功德永遠也不會圓滿。」凡夫的煩惱無量無邊,容易被外境所迷,唯有向內觀去除罣礙,才能回歸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我從小性格內向,很多時候表面上雲淡風輕,內心卻遠遠做不到坦然。除了每天不斷的發願修行,維護住自己的清淨心,進入道場當義工的經歷,也使我慢慢能夠放下執念。首先是因為法師和師兄姊都特別慈悲照顧,即使我做得不好,也都是鼓勵為主,讓我放鬆又安心。其次,這一年我加入了悅眾行列,跟著師兄姊學習梵唄,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漸漸學會如何拿捏專注和放鬆的平衡點。在念佛共修中,作為個體的「我」的感受更是逐漸淡化,緊張、擔心、分別的煩惱自然就不見了。能夠體驗到清淨自在的法味,蒲團方寸間就已經是一方淨土了!因此每次去道場,雖然忙又累,那份快樂卻能延續一整天,我也常常運用安定的方法盡量讓法喜延續更久。

《無量壽經講記》讀書會圓滿的那天,回想這段時間,除了收穫學習經典的法喜,每週法師的隨堂開示,以及師兄姊的分享與勉勵,都在敦促自己不斷地自我觀照和反省,雖然還會因為「知道做不到」而感到沮喪,但是堅持定課讓我能夠重拾勇氣回到起點,努力踐行。聖嚴師父曾說:「我自己的法鼓山已經建好,你們大家的法鼓山,還要不要繼續建呢?」彌陀本願已經成就,而我們要如何在實踐中與四十八願一一相應,去還原出自心淨土的模樣,是這一生乃至生生世世都要努力的功課。
感恩殊勝的因緣,讓我在法鼓山皈依三寶,並親近淨土法門。淨土在西方,是阿彌陀佛慈悲願力造就的普被國土;淨土在十方,無量無邊諸佛本願成就的嚴淨國土;淨土也在我們心中,一念心清淨,一念見淨土。 「黃金臂晝夜常垂,惟許行人獨委。白玉毫古今不昧,全憑願者承當。」佛陀慈悲接引,終須回歸本心。惟願不辜負!阿彌陀佛!

◎文:鈕演喜
◎圖:Jean Li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