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引導修行的覺察 紫雲寺辦佛教徒與人間行者講座

佛教以淨化身心為目標,然而面對自我覺察能力的不足,學佛者如何突破習性的框架,做個紅塵中的覺者,悠遊自在的行走於人間呢?法鼓山紫雲寺於10月13日下午舉辦「佛教徒與人間行者講座」,邀請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副教授楊蓓老師,以其長期學佛及心理諮商的背景,和在場300多位聽眾分享她生命上的省悟。

從是佛教教育推廣多年的楊蓓說,她以佛教徒為榮,但卻笑稱自己並不是個標準的佛教徒。她首先提問大家,您是佛教徒嗎?是否以為吃素、打坐、念佛、誦經,就可稱為真正的佛教徒嗎?可曾反問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佛教徒?又想成為什麼樣的佛教徒?當誦經打坐時,有真正與它連結嗎?

楊蓓進一步解釋說:「如果我們未曾好好看過自己,留意自己身心細微的變化,只是人云亦云,我們可能只堪稱戴著面具、背著佛教的包包,做個符合別人期待、表面上的佛教徒而已。」 她並感性的說:「如果我們隨時留意自己身心細微的變化,讓修行與身口意連結,我們就聽得到花開的聲音,看得見藍天、白雲,即便我們是在孤單恐懼中,我們也知道自己身處何處,不會迷失方向」。

楊蓓並鼓勵大家把自己和修行真正連結起來,做什麼事都不要忘了回到修行的層面,並分享她和聖嚴法師之間的小故事。她曾經因為執著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受到聖嚴法師的提醒。讓她體驗到:佛法是越來越簡單,修行很單純,是我們把它複雜化了。」藉此和大家一起共勉,千萬不要困擾於與修行無關的事情上。勉勵大眾發願當「紅塵中的人間行者」,讓生命獨立而有溫度,飽滿而有覺醒,成長自己,成就別人。

講座尾聲,楊老師並介紹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她表示這是一處可以終身學習的好地方,透過豐富的課程,轉化並提升生命格局。聽眾則是回應,期待高雄也能開設社會人文學群的課程,走向「正確修行」的道路。

◎文:蘇佳琳 20181013
◎圖:張三星 20181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