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05期 2015.05.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惠敏法師徵引腦科學研究,說明禪修的影響主要在腦部,能使壞習慣減速、好習慣加速。(吳嘉峯 攝)

打開大腦 探索心靈環保SRE

腦科學如何詮解「心靈環保」?又如何藉禪修落實?
四月份兩場「心靈環保SRE」演講,引導民眾體驗清楚、放鬆、享受,
讓心靈環保不再抽象,而是輕鬆、新鮮又可行。

【陳慧蓉/臺北報導】這個時代為什麼需要「心靈環保」?為了讓民眾更了解五月十日「心靈環保Stop→Relax→Enjoy」活動的理念,法鼓山於四月九、三十日,邀請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與禪堂堂主果元法師,在國父紀念館演講廳舉辦「腦科學與心靈環保」、「禪與心靈環保」兩場專題演講,共有四百多位民眾前往聆聽。

「二十一世紀有更多的知識與資源,但人類也面臨更多挑戰。」四月九日下午,惠敏法師帶領聽眾思考當前世界最嚴重的問題,民眾踴躍提出「3C產品氾濫」、「氣候變遷」、「心靈受損」、「過度浪費」、「戰亂」等現象。法師表示,人類正站在十字路口,不過隨著腦科學研究進展,發現腦與身心、眾生,乃至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因此也有更多可能找到解決方案。

法師認為,心靈環保的觀念,透過眾生量的累積,可以產生強大的心力。心靈環保源自於《維摩詰經》中「心淨則國土淨」,法師指出,最重要的是眾生(包括自己跟別人)行為的改變,並藉著獨創公式「心=腦×眾生(平方)」,解釋人類與其他眾生不同之處,在於大腦經過三十八億年演化,發展出突出的語言能力,觀念在腦中產生後,分享給其他人,效力會以平方倍放大,這在網絡時代更是明顯。

法鼓山所推廣的「心靈環保SRE」,就是改變的具體做法。法師分享自己平日的觀念與習慣,像是慢下來、遵守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番茄時間管理法(工作二十五分鐘,休息五分鐘)、終生學習等,提供放鬆身心、享受每一時、日,乃至這期人生的訣竅。

法師也徵引腦科學研究,說明禪修對於「改變」的幫助。「禪修的影響主要在腦部,」打坐、正念、慈悲觀有助於培養專注力、覺察力,並產生正面情緒、增長智慧,「能使壞習慣減速、好習慣加速。」

回應民眾關心的環境議題,法師舉英國一戶三口之家,一年只製造一桶垃圾的例子妙答:「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資源回收的根源在內心。」因為欲望從念頭起,腦科學主張「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起煩惱時,第一個傷害、汙染的是自己。法師呼籲眾人把內心的廢物(妄念)轉成善念,因為「腦、眾生、社會,都是息息相關的。」

.............................................................................................................................................................................................

安和分院法華經講座

▲聆聽安和分院法華講座的大眾,坐滿了大殿和教室。分組討論時,果慨法師也到每一小組關懷。(安和分院 提供)

實踐經典中的包容力

◎陳麗珠

四月份起,連續七週的週日下午,安和分院邀請弘化發展專案召集人果慨法師,以「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為題,從《法華經》的經義為大眾介紹佛教的修行觀。為了提高大眾之間的互動,果慨法師在此講座中開啟雲端討論專區,聽講者可透過智慧型手機掃描QR Code,進入專區分享問題,參與討論,讓這場講座不僅與時俱進,更瀰漫濃濃的法味馨香。

四月五日首次上課,正逢清明連續假期,仍有近九百位的聽眾到場聆聽,是安和分院講座首場人數最多的一次。果慨法師除了從天臺宗判教的觀點,說明《法華經》是一部「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的圓頓經典之外,更說明《法華經》的主旨,在於「眾生皆可成佛」的道理,因此《法華經》可說是佛陀送給世人一份指引成佛的禮物。

《法華經》向有「經中之王」之稱,果慨法師說明,這是因為《法華經》處處彰顯「包容」之義,這樣的態度亦是我們待人處事、廣結善緣的妙方。果慨法師引述聖嚴師父的開示,包容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隨喜功德,能夠欣賞、讚歎、尊敬他人,就是包容。第二個層次是隨緣消舊業,好比包容以明槍暗箭等方式來對付你的敵人。第三個層次是結來生緣,對於恩將仇報的人,仍要包容對方,雖然並不容易做到,卻要難行能行。

果慨法師勉勵大眾,行為改變了,生命的層次才能跟著改變,而實踐經典的教法,才是修學佛法的關鍵,希望大眾於日常生活中學習包容,必然能體悟《法華經》的真諦。

五月三、十七、二十四日仍有三場講座,歡迎大眾前往安和分院聆聽。

.............................................................................................................................................................................................

【紫雲寺法鼓青年開講】

▲紫雲寺舉辦的青年開講,邀請投入偏鄉教育十年的黃憲宇分享心路歷程。(紫雲寺 提供)

走入偏鄉 體會陪伴的真諦

◎吳毓純

高雄紫雲寺舉辦的「法鼓青年開講」系列活動,三月十四日邀請《雲水林間》作者黃憲宇,以「十年走『偏』的人生——我與偏鄉孩子的笑與淚」為題,分享投入偏鄉教育工作十年的心路歷程,講座同時邀請六位青年代表,與現場近一百三十位聽眾交流,探索「服務」的真諦與生命的方向。

抱持助人的願力,走過花蓮秀林、屏東高樹、高雄小林村等地方,從事輔導教育的黃憲宇,從未把陪伴孩子當作「職業」,而是認為自己的生命受其滋養,匯聚出力量。他也分享了八八風災後,在高雄小林村投入心靈陪伴長達四年的故事,從慢慢與小林村的孩子建立信任關係,帶著孩子走出創傷經驗,進而關懷他人,黃憲宇體會到,雖然心靈陪伴看似「什麼也不做」,卻不是「無」,而是充滿了彈性和可能性的「空」。「放掉過多的想像和目標,空出整個身心,全然走到孩子生命裡,去理解他、聽他說話。」黃憲宇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陪伴。

現場聽眾提問:「如何面對來自社會或家庭的壓力,選擇理想的生命道路?」來自鹽埔農家、曾為屏東學測榜首的朱建鑫,以自己放棄醫科,選擇數學系,又放棄了出國深造機會,選擇回鄉服務的經歷回應:「在理想與社會價值之間的掙扎一直都在,但時時問自己,這條路最後到底去哪裡?便能堅持自己真正想要的。」精彩的激盪和真誠的分享令人感動。

講座最後,在聽眾的要求下,黃憲宇現場獻唱一曲〈太巴塱之歌〉,以溫柔而寧靜的嗓音為講座做了美好的結尾。而迴盪在大家心中的,更有一份被啟動的善願,對生命真誠的叩問。

.............................................................................................................................................................................................

【萬行菩薩─香積組】

下行堂 和合共事真法喜

◎許翠谷

▲一道接著一道的清洗,下行堂彼此之間需要培養良好的默契,最能感受大眾和合的意義。(江思賢 攝)

油膩的鍋碗瓢盆,經常讓人望之卻步,「洗碗」可說是許多人的罩門,不過法鼓山園區卻有一群人,在刷與洗、垢與淨之間,將罩門轉化為歡喜解脫門,他們是香積組「下行堂」的義工。

下行堂的工作是清洗餐具,除了各類深淺托盤、湯鍋、大菜盆、菜夾等公器,還包括大眾所使用的碗筷、便當盒。每當大家還在齋堂用餐,下行堂的工作便已悄悄啟動;無論公器或私碗,清洗的過程都必須經過「過油、刷洗、沖刷、活水洗淨」等四道步驟,大型公器洗淨後,隨即擦乾、歸位,私器則是一一排列上架烘乾。

下行堂的工作很單純,但量體卻相當大,平均一餐要洗四、五百個碗,尤其遇到大型活動或法會,當成千上萬個便當一起湧入時,更需要專注、安定的力量,因此「趕而不急、忙而不亂」是下行堂的基本工。

「不過,下行堂最大的考驗在『和合』。」長駐園區、負責三餐下行堂的余佩芝分享,清洗過程是一關接著一關,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洗不乾淨,太慢則會「塞車」。余佩芝說,自己剛開始為了求快求好,老是想要「糾正」別人的做法,經過幾次磨合才了解,清洗餐具不是在訓練個人的意志力,或進行一場耐力比賽,必須放下自我的主觀意識、隨時觀照他人,才能成就。
目前園區下行堂的工作,主要由臺北、桃園、宜蘭等地區的信眾輪流承擔,除了清洗公、私器,其他時間就主動協助撿菜、洗菜、切菜,以及廚房的清潔工作,儘管工作排程「滿檔」,義工卻個個滿載笑容而歸。

「在大寮出坡,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不足。」多年來,每週固定從桃園北上支援公器清洗的許梅菊笑說,平常在家作主慣了,經常一意孤行而不自覺,直到和法師、義工們一起出坡,在分工互動中,才看見自己的個性、行事作風,原來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空間。

下行堂長期以來都需要年輕有力的義工加入,許梅菊除了帶著兩個兒子上山幫忙,也經常鼓勵朋友:「走出家門,上山當義工。培福之外,最重要的是學習向內觀照,幫助自己成長!」想成長自我嗎?下行堂正是最佳選擇!

.............................................................................................................................................................................................

【學習成長看板】

「快樂學佛人」新班開課

【各地開班】5/2 寶雲寺、 5/16 農禪寺

【報名對象】想了解佛教的社會大眾,不論是否皈依三寶都歡迎

【線上報名】http://dbs.ddm.org.tw

【洽詢電話】(02)2893-9966分機6664

網路電視臺5月主題影片

【影片主題】開運與改運

【內容簡介】關於現代人對鬼神及命理的疑問,聖嚴師父提醒我們,想要轉好運,最好的方法不是求神問卜,而是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廣結善緣,自然能處處遇貴人,處處交好運。

◎法鼓山網路電視臺http://ddmtv.ddm.org.tw/

.............................................................................................................................................................................................
 

打開大腦 探索心靈環保SRE

【安和分院法華經講座】 實踐經典中的包容力

【紫雲寺法鼓青年開講】 走入偏鄉 體會陪伴的真諦

【萬行菩薩─香積組】 下行堂 和合共事真法喜

【學習成長看板】「快樂學佛人」新班開課

【學習成長看板】
網路電視臺5月主題影片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