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成為愛護環境實踐家 聖基會邀民眾解讀低碳生活密碼

4月14日下午,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與法鼓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合辧「天地人低碳生活密碼:從ego 到 eco」跨界對話系列活動,首場講座由董事長蔡清彥致詞分享,基金會成立宗旨是為了推廣創辦人 聖嚴法師的理念,而跨界對話則是藉由不同的專業實踐心靈環保於日常。
講座開場,主婦聯盟執行長吳碧霜從大量進口作物「黃小玉」談起,黃豆、小麥、玉米大量仰賴進口拉低糧食自給率,而進口貨物的排碳量非常高,因此改吃在地食物就是一項可以實踐的日常作為。

針對能源減碳議題,主婦聯盟製作「低碳新生活52週行動提案線上圖卡」,例如卡中宣傳「忙了一整個冬天,讓熱水瓶休息一下」;而熱水瓶的用電量為每天2度電,365天每度5元計算,一年花費3650元的電費。因此,燒好開水放入保溫瓶,就是一種低碳新生活。
吳執行長示,減碳淨零已經不是可有可無的議題,而是你我都要一起來參與的行動,具體的在生活的各面向改變習慣,不是只有做一次,而是天天進行,透過一年的行為改變,讓人成為一個對環境也貢獻一份心力的生活實踐家。

中央氣象署海象氣候組組長洪景山,以百年來臺灣氣溫的改變,開啟如何順天應時的議題。二張銀河的照片,因為視角不同,看到的銀河也不同,銀河系是一個星系,在可觀測的宇宙中,星系的總數可能超過1000億。他精簡地為聽眾科普何謂銀河系、太陽系;並引用老子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順天應時。
全球暖化下的極端氣候,讓過去的經驗不再適用怎麼辦?洪組長表示,人應該破除自我中心,開始關懷整體,減碳救地球,從「心」出發,自「綠」前行。不管個人幸福或是恐懼,地球不會為自己而轉,與其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並引用聖嚴法師說的「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洪組長認為心靈調適才能救台灣,要「淨零法鼓,靜心淨心,這正是禪的實踐」。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辜琮瑜先解釋「從ego到生態系統eco」意涵,就是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關注到自己以外的其他生存者與外境,並且一改過往主客對立、互為主體的關係模式,而是以生態觀對應之。
從三生「生存、生活、生命」,帶出人對食物的需求涵蓋物質、精神、心智與人際往來的關係。辜副教授以佛教的四食打開對食物的多元視角,最後以給頭腦的四種食物「主食、美食、零食、化食」,提醒可以更覺察的對待不同「食物」,「吃」出四種環保的整體關懷。想要低碳生活,不僅從「口」而入,還要從「心」覺察、觀照,才能長久實踐。

「今天的內容含金量高,而且是生活可以實踐,也能加深自己在生活與心靈上的反思深度,更知道從自己做起,一起與世界共好」、「每個人選擇一種行動實踐」,觀眾紛紛表示內容多元,結合理論與實踐,非常有幫助。
聖基會表示,還有三場講座將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生活實踐家來分享可以如何從心出發,一起歸零。第二場將於6/29(六)下午兩點舉辦,歡迎關注報名時間,一起成為低碳生活達人(https://www.shengyen.org.tw/)。
◎聖基會跨界視野與對話講座系列影音(https://pse.is/5ucq39)
◎文:法鼓山聖基會提供0418
◎圖:李佳純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