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19期 2016.07.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王傳宏 攝)

【繼程法師講禪】

做個老實修行人

禪修終究要一次一次往內探索,

實實在在地反省與檢視,才能擁有踏實的自在。

◎邱惠敏

「老實為何是禪?」六月十五日晚間,馬來西亞繼程法師受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之邀,以「老實是禪」為題,在法鼓德貴學苑,與近五百位聽眾分享生活與修行上的「不老實」與「老實」。

「每個人的心態都有不老實的成分,卻不喜歡被說破!」繼程法師幽默地點出一般人對「老實」的盲點。法師舉自身為例,大家都說他「變瘦」了,其實是不好意思說他「變老」,這是不是「不老實」?又例如自己明知要注意血糖的問題,卻不想面對,不也是一種「不老實」?

為何不老實?法師指出很多人是「心存僥倖」,例如健康有問題時,不去醫院檢查,而迷信特效藥;又或是想不勞而獲,而以小搏大,甚至是去賭博、買彩券等;表現在修行上,就是想免去修行的過程,只想「即刻開悟」。「很多東西只要冠上『禪』,就好像坐飛機,從經濟艙升等到頭等艙」,法師笑說人不願老實修行,因此容易與不老實相應,跟著有心人起鬨、操作而不自知。

明知不老實不好,卻因為「不覺」與「不敢」面對自己的不老實,人人本具的覺性因此被障礙住,產生迷惑。理性的迷惑產生我癡、我見,感性的迷惑產生我愛,意志的迷惑產生我慢。繼程法師指出「修行就是要真實面對自己,如實、老實地修行。」藉由一次又一次往內觀照,一次又一次清理雜染、障礙,看見自己錯誤的知見,一層一層地撥開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

法師進一步說明,「修行就是如實面對自己的不老實。」修行是要定慧一體,在理性上自知不足,在感性上老實修行。禪修讓我們坐下來不能逃避,如實面對腿痛、妄念,讓覺性發揮功能。

在現實的生活中,太老實會不會被欺負呢?法師認為,如果一個人愈能開誠布公,表示不老實部分少了,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一定會愈來愈自在。老實不怕被人欺負,只要信因果,老實去做,不心存僥倖,善念一定引發善業。

.............................................................................................................................................................................................

【年譜讀書會】

克儉克勤,創建道場

◎林博文(洛杉磯)

▲東初禪寺禪七只能容納三十多人,空間雖有限,修行氛圍卻相當精進。圖為1987年的跨年禪七。(本刊資料)

自一九九五年底,首次到東初禪寺參加禪七,翌年聖嚴師父便指派我擔任洛杉磯召集人的工作,日後也擔任總召集人一職,因此經常需要到東初禪寺開會。每次到東初禪寺,都有回家的感覺。

今年五月,我從加州洛杉磯到紐澤西州,參加當地分會位於愛迪生市新道場的啟用典禮,第二天早上,特地去看正在擴建的東初禪寺。這次所見,與以往大不相同,只能以「篳路藍縷」四個字形容。由於當時還有事需轉赴曼哈頓,無法待太久,但在離開之後,卻有好長的時間墜入回憶中。

《聖嚴法師年譜》第二冊記載:「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翌年一月一日,主持東初禪寺第七十一期精進禪七」。那是我首次參加東初禪寺禪七。因為空間有限,學員不多,約三十多人。當時學員中有一位韓國年輕人,某日晚間師父開示後,提到有人把浴廁裡師父洗臉用的毛巾,當成抹布拿去擦桌椅了。他當場舉手承認,因為他在出坡時,看到那條毛巾那麼破舊,誤以為是抹布。除了當場表示懺悔,後來他也成為法鼓山悅眾,擔任過地區召集人。

就像師父書房兼寮房的房間,還有平常使用的物品一樣,東初禪寺始終是簡單而樸素的。讀年譜,回想師父過去數十年來的辛苦,唯一目的,就是要把漢傳禪法推廣到西方社會。現在東初禪寺的常住法師,仍延續師父創建道場的精神,為了弘法度眾生,克勤克儉、克難克苦,實在令人讚歎。

.............................................................................................................................................................................................

【農禪法青有覺招】

覺照生活 活用佛法

◎許翠谷

▲農禪法青的生活覺招研究室,透過不同的主題交流討論,也以托水缽等輕鬆的體驗活動,覺察自己。(農禪寺 提供))

週六一早,農禪寺的活動教室傳來爽朗的笑聲,緊接著在法師的引導下,一個個年輕人步出教室,在廊道下托水缽,專注放鬆的臉龐、安定攝心的腳步,隨即感染了道場的訪客,佇足詢問:這是什麼聚會?

「我們是農禪法青,這是生活覺招研究室!」一群由社會青年所組成的團隊,今年二月起,每個月透過一至二次的聚會,邀集青年朋友參與,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和喜悅,在傾聽與分享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覺」招。

「在這裡最開心的,就是遇到一群年齡相仿的夥伴,」籌畫小組成員蘇芳莉說,每次的主題均針對青年常有的煩惱困惑,包括:人際溝通、感情生活、壓力與失敗、工作職場等,透過小組討論、影片欣賞的方式,分享經驗、交換想法,「原來自己遇到的瓶頸,別人也曾經歷過,而且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覺招也不一樣。」

「每次的主題都很受用,最特別的是,沒有標準答案!」這是許多學員的共同心聲。對此,陪伴學員一路成長的常提法師表示,研究室提供的不是課程,而是一個平台,讓年輕人透過討論、聆聽聖嚴師父開示,了解佛法如何看待與回應這些問題,並進一步回到自己的生命中去體驗與探索,找到自己的答案。

「在這裡可以放鬆、安心的發言,學員之間會用開放的心去傾聽與接納」、「每一次的主題經過討論後都會持續發酵,更真實地面對自己」……提起在每次聚會裡的點滴,學員有說不完的感動,也讓人感受到青春活力。

您也有生活覺招想與大眾分享嗎?七月三十日起,每月最後一個週六,「生活覺招研究室」歡迎青年朋友來出招,一起尋找安心之道。

.............................................................................................................................................................................................

【福田班有你真好!】

全勤修學有「五感」

▲法鼓山園區的福田班圓滿結業,學員在祈願觀音殿前,為這份難得的因緣留下紀念。(法鼓山義工室 提供)

◎張紫瑜(總本山班學員)

記得剛報名福田班時,心裡有點不安,因為我是法鼓山的新鮮人,更是佛法的新鮮人,對十堂課全勤,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結業時圓滿了全勤,我以「五感」與大家分享全程修學的心路歷程。

第一是安全感:剛開始接觸到法鼓山這個新環境時,氛圍是讓人安心的、人與人之間互動是沒有壓力的,建立起安全感後,便把心靜下來好好聽課。

第二是認同感:隨著課程進展,內容所傳遞出的訊息,和自己的想法是相符的,自然產生了認同感。

第三是歸屬感:有了認同感之後,慢慢地,身心就能安住下來,自然而然產生歸屬感,在法鼓山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第四是責任感:當認同自己是法鼓山的一分子,便不願錯過每一次與大家的相聚、每一次的精彩課程。這時責任感自然出現了,隨時提醒自己,一言一行都代表法鼓山的形象,要將課堂上所學的,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

第五是使命感:因著這份責任感,推動著我們自我提昇,除了讓家人、朋友、職場同事受惠之外,更有推己及人的使命。

圓滿福田班十堂課的我們,現在正跟隨聖嚴師父的腳步,走在菩薩道上。願我們繼續互相扶持,攜手前進,一同邁向成佛之路。

.............................................................................................................................................................................................

【分享卓越禪修營】

把生存轉為生活

◎范寧鷳

我是不是把自己的生命,活成了「生存」呢?

參加今年元月底、二月初的寒假卓越禪修營之前,不清楚營隊的內容,只是想給自己七天的時間,清空腦袋,好好喘息。

在這七天當中,我認識了好多美好的人,每天的活動、遊戲、禪修、學員之間對自己生命的分享、聖嚴師父的開示……都讓我有許多體悟。我開始反思平日馬不停蹄、不得閒的忙碌生活,究竟是在做什麼?

學員分享彼此人生的片段,這些深度的談話,不只是需要面對別人的勇氣,更需要堅強面對不忍回望過去的自己,但那一刻,我似乎看見了願與自己和解的堅韌心靈。

離開卓越禪修營,回到日常當中,漸漸明白:佛教是佛陀所教導的慈悲與智慧,能喚醒生命中本有的純真;能消融生活中諸多煩惱。這些清楚又堅定的信念,足以使我們圓滿自己的生命。

感謝法鼓山以這樣輕盈卻深刻的方式,使我覺察到生命本質的愛與純真,而禪修的觀念與方法,幫助我把「生存」轉化為「生活」。

這七天所經歷的美好,讓我的內心乘載著數不清的感動和震撼,願回饋自己的棉薄之力,將這個幫我逐步找回生活平靜的營隊,分享給你。

.............................................................................................................................................................................................

【學習成長看板】

法鼓長青班 各地新開班

【開班地點、日期】

8月開班:8/4紫雲班 8/18臺東班 8/24農禪班 8/25香港班

9月開班:9/2新店班 9/5海山班 9/6安和乙班 9/6臺南班 9/6新莊班 9/8雲來班 9/8文山班 9/9安和甲班 9/9土城班 9/14中山班

【報名對象】60歲以上的社會大眾

【報名日期】開班前兩個月起,額滿為止

【現場報名】請洽各地分寺院、辦事處,恕不受理電話報名

【線上報名】http://dbs.ddm.org.tw

【洽詢電話】(02)2893-9966分機6659

花蓮辦事處 學佛五講

【講師】常慧法師

【地點】花蓮辦事處

【上課日期】7、8月每週六,共10堂(須全程參加)

【上課時間】下午2:00∼5:00

【洽詢電話】(038)342-758

.............................................................................................................................................................................................
 


【繼程法師講禪】做個老實修行人


【年譜讀書會】
克儉克勤,創建道場

【農禪法青有覺招】覺照生活 活用佛法

【福田班有你真好!】全勤修學有「五感」

【分享卓越禪修營】把生存轉為生活

【學習成長看板】法鼓長青班 各地新開班

【學習成長看板】花蓮辦事處 學佛五講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