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19期 2016.07.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畢結業生與師長合影,期許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的自己,實踐菩薩道的大願。(李東陽 攝)

揚起風帆 踏出利生步伐

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畢結業生感恩師長 發願利益眾生

▲僧大師長為畢結業學生搭菩薩衣,並點亮缽燈,期許畢結業學僧承擔如來家業,以慈悲與智慧,利己利人。(法鼓山僧大 提供)

【黃佳卿/金山報導】載著滿滿的畢業祝福,菩薩最勝行啟航!六月十八日上午,法鼓文理學院、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辦畢結業典禮,四百多位師生與親友,齊聚法鼓山園區國際會議廳觀禮,歡喜祝福四十位畢結業生,勇發菩薩誓願,勇敢承擔莊嚴國土、利益眾生的未來任務。

有別於四方帽、學位袍、高唱驪歌的畢業典禮,在〈三寶歌〉吟唱聲中揭開序幕,畢結業生依序搭菩薩衣、傳燈發願,呈現佛教教育著重解行並重、涵養菩薩心行的精神。

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表示,畢業生穿上海青,如著最勝衣,當發最勝心,透過典禮儀式,提醒畢業生志於菩薩行永不退轉。校長也以梵語念誦〈獻香偈〉:「我以妙香,供養如來,身行言語,德香無邊。」勉勵學生以言行的德香,利人利己。

「時時以佛法、心法,修正身語意的偏差。」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致詞時,提醒畢結業生時時感恩善法因緣,於完成個人學業後,更以「四攝六度菩薩行,光明遠大圓滿行」,圓滿成就福業慧業。

僧大畢業學僧代表演捨法師,帶著家人寄來的祝福卡片上台致詞,回顧六年前,毅然放下出國留學的機會,選擇到僧大就讀並出家,他形容,僧大的畢業生是帶著盡未來際的無盡藏,到人間奉獻,分享佛法寶藏,一連串的妙語譬喻,獲得全場掌聲。

文理學院碩士班畢業生代表如聞法師,感恩法鼓山僧團與信眾共願護持,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得以交流共學,拓展人生視界。學士班代表修瓔法師、德光法師,感謝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彼此溫暖扶持,學業精進,道心亦不斷增長,而畢業是奉獻弘化的開始,願將心靈環保的理念,傳遞全世界。

典禮之外,在校生籌備感恩之夜、畢業午宴,以音樂會、祈福卡、禮物交換、感恩影片等方式,歡送學長邁向光明遠大的未來,圓滿一場莊嚴隆重的菩薩道啟航典禮。

.............................................................................................................................................................................................

【法鼓文理學院論壇】

探索生命實踐關懷

從行動出發 生命教育學程舉辦多元型態會議

▲在「生死觀妄」工作坊中,學員熱烈交流與互動,分享從中獲得的啟發。 (吳嘉峯 攝)

【楊仁惠/臺北報導】六月三、四日,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以「生命教育與社會關懷」為主題,在德貴學苑舉辦結合論壇、研討會以及工作坊等多元型態的會議,共約二百人次參加。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長陳伯璋表示,生命教育逐漸為社會所重視,改變以往追求成功、競爭的價值觀,這次會議即是生命教育理念的建構、社會關懷行動的出發,期望將社會價值、生命教育的擴展,建立在對人群的關懷上。

三日的學術論壇,邀請學群長陳伯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馮朝霖、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張淑美、法鼓文理學院禪文化研修中心主任果鏡法師,分別從哲學、禪修、美學、教育等層面,探討生命關懷的省思與實踐。

馮朝霖教授指出,西方社會的世界觀以「人類」為中心,造成現代社會各領域失衡,而有學習東方文化「共生智慧」的出現。維持與大自然接觸、奉獻與服務的精神、藝術與美學的體驗、向內觀照的宗教生活,均能開啟共生的智慧。果鏡法師呼應馮教授的觀點,認為佛教的禪修觀念,是對自他生命與其苦難深廣透徹的關懷,能使人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四日的兩場研討會,第一場佛法為核心,探討正念教育、哲學諮商、禪修弘化等面向的研究。第二場則著眼於社會關懷,分享社福機構如何實踐生命教育。

先後登場的「生死觀妄」、「夢與生涯探索」工作坊,分別由生命教育學程主任辜琮瑜、鄭曉楓老師帶領。辜琮瑜老師透過安心牌卡,分組討論個人於生命盡頭,在醫療、財務、心靈、人際關係等方面,需要有哪些省思,找出應先安排的課題,學習自在地談論生死,也嘗試說出對死亡的想法。最後分享時,任職於科技界的蔣祖力表示,從論壇到工作坊,讓投入機器人研發的他獲得許多啟發,相信生命教育應能讓科技進一步發揮關懷人類的功能。

.............................................................................................................................................................................................

【法鼓文理學院講座】

學者俞永峯講師父禪法

【許翠谷/金山報導】聖嚴師父如何定義漢傳佛教?師父判教的標準為何?它反映了什麼樣的宗教文化現象?六月一日下午,法鼓文理學院邀請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俞永峯,以「聖嚴法師漢傳禪佛教的建立與意涵」為題,與四十多位師生分享師父創立中華禪法鼓宗的背景和歷史意義,引起師生的熱烈回響與討論。

長期研究聖嚴師父禪法思想的演變,俞永峯教授以一九九八年師父繪製的一張判教圖,來探討師父如何定位漢傳禪佛教。當時師父即將與達賴喇嘛進行「漢藏佛教大對談」,在準備的過程中,師父重新爬梳佛教典籍,將漢傳佛教與空、緣起、如來藏等思想接軌,並銜接放鬆身心、四它等當代應用。

「以往師父是『站在佛教的立場講述整體佛教』,但漢藏佛教大對談之後,可以發現,師父轉變為『站在禪的立場來詮釋整體佛教』。」俞永峯進一步分析師父早期著作與判教圖指出,一九九○年代的臺灣,各種宗教團體如雨後春筍,教內又有南傳及藏傳佛教的興起,加上師父在美國觀察到日本佛教提倡的公案禪,已逐漸偏離佛法精神,感受到漢傳佛教面臨空前危機,因此如何重新詮釋漢傳佛教,成了師父最關切的議題。

開放問答時,師生紛紛提出回饋,不僅探討禪宗思想的演進,也針對太虛大師、印順長老,以及聖嚴師父對於漢傳佛教定位的異同提出看法,現場互動熱烈。漢傳佛教組研究生陳亭螢表示,這場講座將師父的禪法思想,放在一個更大的宗教文化脈絡下檢視,讓她更清楚漢傳佛教的角色,對於未來的學術研究是很好的學習。

.............................................................................................................................................................................................

【教育文化集錦】

洪振洲教授 中研院講佛典數位研究

【黃佳卿/臺北報導】五月三十日下午,法鼓文理學院圖資館館長洪振洲,應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邀請,以「佛典數位研究資源與整合型數位研究平台之建置」為題,介紹數位人文研究運用於佛典文獻的發展現況,並分享校內數位典藏小組進行中的數位研究平台整合工作,現場提問熱烈。

洪振洲表示,CBETA電子佛典集成,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佛學數位研究資源,帶起佛學研究方法的翻轉,隨著數位技術研發提昇,研究者已開始思考如何藉助數位工具分析結果,尋找相關研究理論,發掘過去無從觀察的議題與脈絡。

最後,洪振洲強調,若要發揮數位資料的潛力,不在於將單一資源做到最好,發展成整合型數位研究平台,對佛學研究將可帶來更多貢獻,也願將資源成果分享各界,提昇研究效益。

做中學、學中做 社大北海小創客起飛

▲大小學員聚精會神地學習,掌握數位科技的原理。(李承崇 攝)

【林孟兒/金山報導】法鼓山社會大學自今年起與金山高中合作,於社區推展創客教育,五月二十一日更首度舉辦「北海小創客」研習活動,開放北海岸地區三年級至九年級學生與家長報名,邀請專業3D列印講師、「享印學堂」創辦人賴信吉指導,共有近四十位學員踴躍參加。

「現在是科技起飛的年代,3D列印已經能做出各種令人驚奇的物品。」法鼓山社會大學曾濟群校長表示,創客教育強調做中學、學中做,鼓勵學員把握學習、實作及分享的機會。

講師賴信吉以「開心機器人」為主題,從最基礎的步驟開始講解及示範,並讓學員一一操作,練習機器人的繪製建模,透過互相觀摩,逐漸掌握3D列印的原理和方式。金山高中許錦芳主任表示,期待未來在社區培養出更多科技人才。

............................................................................................................................................................................................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95期7月號

讀懂《六祖壇經》關鍵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開悟詩偈,出自《六祖壇經》,講述六祖惠能悟道、弘法的傳奇。《壇經》中,六祖將教理化繁為簡,直指人心,猶如認識心地的一把鑰匙。本專題從繼程法師講解《壇經》的觀念入手,回到日常,老實修行。透過Q&A,認識《壇經》關鍵智。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作家梁寒衣、果興法師分享《壇經》對生命的影響,以及生活中的妙用。

神山、聖湖、傳說,演繹出西藏阿里的神祕,「人生書摘」摘錄邱常梵新作《天地西藏》,讓讀者先睹為快。「清心自在」常啟法師自述愛看日本鬼片,老覺得鬼影幢幢,出家後究竟學得什麼法寶,讓他不再怕鬼?夜鷹不是鷹,反而與翡翠鳥、蜂鳥是近親,「人生新視界」惠敏法師分享宮澤賢治《夜鷹之星》童話,感動於夜鷹的慈悲和犧牲。

(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http://www.ddc.com.tw

《人生》電子雜誌上市了!

因應數位時代,《人生》電子雜誌已在電子書店上架,買不到的過期、熱銷、絕版的雜誌,也將陸續上架,手機、電腦、閱讀器一次下載,永久閱讀,環保又實惠喔!

udn讀書吧http://reading.udn.com/v2/magCate.do?mcate=154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2

.............................................................................................................................................................................................

【教育文化看板】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2016成果發表會

【日期】7月22日

【地點】法鼓德貴學苑(臺北市延平南路77號)

【內容】1.呈現新收錄《大藏經補編》及《中國佛寺志》

2.CBETA Online Reader線上閱讀網站正式公開

【線上報名】http://www.cbeta.org

【洽詢電話】(02)2383-2182

法鼓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 暑期班課程

【課程詳情】請上網查詢http://dilatw.blogspot.tw

【線上報名】http://140.131.255.111/ddb_pes/

【E-mail】buddedu@dila.edu.tw

【洽詢電話】(02)8978-2110分機8011、8013

【上課地點】法鼓德貴學苑(臺北市延平南路77號)

.............................................................................................................................................................................................


揚起風帆 踏出利生步伐
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畢結業生感恩師長 發願利益眾生


【法鼓文理學院論壇】
探索生命實踐關懷
從行動出發 生命教育學程舉辦多元型態會議

【法鼓文理學院講座】學者俞永峯講師父禪法

【教育文化集錦】洪振洲教授 中研院講佛典數位研究

【教育文化集錦】做中學、學中做 社大北海小創客起飛


【法鼓書齋】《人生》雜誌395期7月號
讀懂《六祖壇經》關鍵智


《人生》電子雜誌上市了!


【教育文化看板】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2016成果發表會


【教育文化看板】推廣教育中心暑期班課程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