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39期 2009.11.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建設法鼓山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方丈和尚北大簽署法鼓人文講座

與北大師生座談佛教人才培育與文化交流 持續推廣心靈環保與人文關懷

▲方丈和尚與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共同簽署「法鼓人文講座」協議書,繼續推廣心靈環保理念。 (僧團 提供)

【北京訊】在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博士的邀請下,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九月二十一至二十四日率團赴北大訪問。雙方於二十二日簽署「法鼓人文講座」協議書,由方丈和尚與周其鳳校長共同締約,以延續聖嚴師父推廣心靈環保與人文關懷的理念。方丈和尚此行也參訪中國人民大學,以及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學誠法師住持的北京龍泉寺,並拜會國家宗教事務局新任局長王作安。

北京大學「法鼓人文講座」,是聖嚴師父在二○○三年十月親赴北大簽署設置,為「心靈環保」在大陸地區的推廣,啟動了指標性的新頁。多年來,透過講座延攬海內外知名學者擔任講師,舉辦公開演講,以大學校園為起點,落實人文精神,進而啟迪社會人文教育風氣。

二十二日訪問北大期間,方丈和尚一行與北大哲學系、宗教學系、宗教文化研究院師生,就「佛教人才培育與文化交流」等議題展開座談。座談中,方丈和尚引述師父所說的「今日不辦教育,佛教就沒有明天」,強調教育的重要,並提出法鼓山「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的方法,直指教育伴隨關懷,更能發揮其功能;關懷不離教育,方可確保其宗旨。

方丈和尚表示,心靈環保即是佛法、禪法,也是心法,乃是以共通的語言,表達如何疏導人們的觀念、導正人們的行為,讓大家盡責盡分,喜悅地生活。同行的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法鼓大學校長劉安之、法鼓山社會大學曾濟群及僧伽大學學務長常惺法師等,也分別介紹各自負責的單位,並一一回答北大師生的提問,現場問答熱絡。

此外,方丈和尚一行也與北京大學出版社針對漢傳佛教論叢簡體版出版事宜交換意見。佛研所所長果鏡法師表示,為使漢傳佛教研究的論著能廣為流傳,佛研所計畫授權北大出版發行「漢傳佛教論叢簡體版」,版稅收益則捐贈北大,目前雙方已有共識,若干細節留待後續協商。

僧大學務長常惺法師表示,此行交流訪問,北大師生對於法鼓山大學院教育分工合作的方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學院教育的現代化,以及著重修行培福,也就是解行並重的特色,讓北大師生感到相當難得,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方向,而對於師父致力為漢傳佛教培養人才的建僧悲願,更令眾人表達由衷的感佩。

.................................................................................................................................................................................................................

守護八八受災學子上學路

法鼓山結合企業與公益團體 高屏災區頒發獎助學金

▲十月十一日,八八災區首場百年樹人獎助學金頒獎典禮在六龜高中舉行。後排左起為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楊秀月、果器法師、高雄縣教育處代處長李黛華。 (李東陽 攝)

【本刊訊】為了讓八八水災受災學童安心上學,法鼓山結合企業資源、公益團體力量,長期資助災區清寒學生。十月十一日至三十一日,分別前往六龜、屏東災區,舉辦四場「百年樹人獎助學金」頒獎典禮,共有高雄六龜及屏東林邊、萬丹、高樹鄉各級學校八百五十七名學生受惠。

十月十一日,首場典禮在六龜高中舉行,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祕書長果器法師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楊秀月等人,為六龜地區三百四十五名學生頒發獎助學金,包括高雄縣教育處代處長李黛華以及六龜高中和六所國小的校長都到場祝福。

「教育是最大的慈善事業。」果器法師在致詞中感謝各界協助法鼓山進行救災重建,法鼓山將推動結合關懷與教育的安心行動,從教育著手,讓淨化人心的工作從小扎根,進而淨化社會。楊秀月執行長則代表廣達集團員工捐出千萬元善款,透過與法鼓山合作,幫助受災學子順利完成學業。

頒獎典禮結合「關懷生命教育」的親子活動,安排太鼓表演、歌曲帶動唱以及分站闖關遊戲,讓小朋友透過八式動禪、心六倫創意書籤製作、〈我為你祝福〉手語教唱等單元,體驗「心安平安」的意涵。

在屏東地區,法鼓山結合台北市李春金關懷基金會、板橋扶輪社、士林扶輪社等團體的力量,十月十七日、二十五日及三十一日,分別於屏東林邊國小、萬丹國中及高樹國中舉行頒獎典禮,三鄉鎮共有五百一十二位學生受獎。典禮中,當地學童帶來各式才藝表演節目,包括舞獅表演、樂器演奏和客家歌謠演唱等,充分展現在地特色。

法鼓山期望透過獎助學金的頒發,使與會學子與家長感受社會各界的溫馨關懷,同時藉由兒童生活教育動畫、《寶山尋寶記》等影片,認識法鼓山。

對於各界的善心援助,高雄縣教育處代處長李黛華期勉受獎學生,要懂得感恩惜福,日後更要回饋社會,把善念傳揚出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

▲常濟法師(右)在「美國沉思者聯盟」會議中,與各國的宗教人士交流。(Maryalice Quinn 攝)

果禪法師 常濟法師 出席美國沉思者聯盟會議

【釋果禪/美國報導】十月十三日起一連三天,果禪法師及常濟法師代表僧團,出席全球女性和平促進會(Global Peace Initiative of Women,簡稱GPIW)在美國馬里蘭州魚鷹角休閒會議中心(Osprey Point Retreat & Conference Center)舉辦的一場跨宗教會議,與三十多位來自歐、美、澳、亞等地的宗教人士及學者專家,共商成立跨宗教的「沉思聯盟」(Alliance of Contemplatives)智庫。由於此聯盟的成立,是受到聖嚴師父思想的啟發,因此會中決議敦聘師父為聯盟智庫創始人之一。

聖嚴師父向來重視如何促進宗教之間的交流及探索,以期更有效地減輕人類的痛苦,並曾提示:「慈善及教育,即是很好的踏腳石。」這樣的理念,讓GPIW創辦人迪娜•梅瑞恩(Dena Merriam)深感認同。雖然當前國際間跨宗教交流大為興盛,但若想達成師父的悲願,必須將偏向外在形象交流的形式,轉為扣緊各宗教的修行內涵,並藉著內在的修鍊,提昇及深化交流的層次,以期能轉變及淨化人心、社會。

在「美國沉思者聯盟──讓全國聽到精神層面的聲音(The Alliance of American Contemplatives – Raising a New Spiritual Voice for the Nation)」會議中,與會的各宗教人士以及專家學者們,經過三天密集的討論與交流,共同體認到,各宗各派雖有不同的「修道之路」和法門,卻是殊途同歸,通往一樣的目標。有了這樣的認知,才能真正強化全人類的團結,建立起全新的跨宗教交流模式,因而促成聯盟智庫的誕生。

「沉思聯盟」的成立,代表過去數十年來,不同宗教信仰間的交流又往前跨進一步。這些努力促成了跨宗教的對話,衍生出宗教間的互信互諒,並在各種社會議題上攜手合作。

.................................................................................................................................................................................................................

【方丈和尚精神講話】

傳承師父理念 強化法鼓山品牌精神

【蘇奕瑄/台北報導】聖嚴師父圓寂後,法鼓山如何傳承師父理念走向未來?十月六日,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在雲來寺大殿的精神講話中,對全體僧團法師、專職和義工,提出「凝聚共識,強化法鼓山品牌精神──心靈環保」的勉勵。全台各分院道場同步視訊連線聆聽,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澳洲等海外分會,也透過網路連線共同參與。

方丈和尚表示,師父圓寂後,僧團法師前往海內外各地關懷護法悅眾,近距離的互動交流,對內凝聚僧俗四眾的悲願力;對外則啟動「心安平安──你,就是力量」社會關懷運動,並舉辦座談會持續推動「心六倫」,以及傳達師父佛事的法義。八八水災時,法鼓山也積極投入救災與四安重建,以實際行動回應社會的高度期待。

而去年金融海嘯至今,景氣持續低迷,世界變化快速;今年又遭逢八八水災,社會人心不安,勸募護法不易,「大家都辛苦了」。方丈和尚以師父留學日本幾度生活困頓時,指導教授?本幸男送給師父的話:「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勉勵大家在困境中不忘弘法奉獻,利益眾生,因緣自然能具足。

展望未來,方丈和尚特別指出團體的中長程目標:首先要強化法鼓山的品牌精神,讓「心靈環保」深入人心;其次是加強法會教育,讓經懺佛事回歸修行意義;第三,推廣禪修方法,弘揚中華禪法鼓宗;最後則是要落實整體關懷。

.................................................................................................................................................................................................................

▲慈基會救援團隊與印尼當地慈善團體,前往巴東災區發放緊急救援物資。 (鍾文盛 攝)

關懷無國界 慈基會馳援印菲災區

【本刊訊】九月底,接連的颱風、地震與海嘯造成菲律賓、印尼及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嚴重受創,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於災後第一時間,了解災情及受災民眾需求後,在十月六日、七日分別派員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印尼巴東(Padang)賑災,提供受困民眾民生物資和衛生用品,並將結合在地組織,推展四安重建的工作,為災區民眾帶來重新生活的力量。

慈基會的救援團隊進入受颱風侵襲的菲律賓後,隨即前往位於首都馬尼拉郊區的卡盧坎(Caloocan),提供受災民眾蚊帳、炊具、乾糧及飲用水等,協助災後衛生防疫。除了提供物資及衛生用品,救援團隊也撥款給受損嚴重的卡薩陵蘭小學(Kasarinlan Elementary School)與美博久綜合學校(Maypajo Integrated School),作為日後重建購書之用。針對當地遭大水沖毀的三百二十戶民宅,慈基會也採購建材,全力協助重建家園。

印尼方面,在大地震中受創最嚴重的巴東,是蘇門答臘島西岸第一大城,緊急救援及災後重建十分迫切。救援團隊偕同印尼愛心永恆基金會先進駐巴東市區,關懷收容中心並提供物資援助,接著深入巴里亞門(Pariaman)及阿甘(Agam)等地村落發放煤油、食品、飲用水等日常所需。其中,阿甘地區對外交通中斷,不易取得民生物資,救援團隊繞道前進該區,即時適切的協助,撫慰了當地村民遭逢災變的不安與創傷。

慈基會也將協助巴東的佛教團體及華人組織推動後續重建,期能不分宗教、族群與國界,落實四安重建,為災區民眾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慈基會副祕書長常法法師表示,身處台灣,對於洪災和地震的破壞力,更可感同身受,這次受災慘重的菲律賓馬尼拉與印尼巴東,在台灣八八水災時都曾伸出援手、捐款賑濟,這份互助關懷,正體現了「同體大悲」的菩薩精神。

.................................................................................................................................................................................................................

下載>>法鼓雜誌第239期PDF電子報

若無法安裝Acrobat請先下載安裝
.................................................................................................................................................................................................................
 

方丈和尚北大簽署法鼓人文講座

守護八八受災學子上學路

果禪法師 常濟法師 出席美國沉思者聯盟會議

傳承師父理念 強化法鼓山品牌精神

關懷無國界 慈基會馳援印菲災區

下載 法鼓雜誌第239期PDF電子報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