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中山辦事處】心的經典禪解

中山區7月份營運會議,心靈環保分享主題為[心的經典禪解],由洪師兄擔綱。

《心經》是大乘佛教的心要,是三藏聖典中流傳最廣,被人持誦最多的一部大乘經典,其法義既淺又深。聖嚴師父說:可以把它當作正知正見的佛法概論來持誦、來閱讀、來研究。今天,我們就隨著洪師兄的引導薰習薰習。

根據師父的著作《心的經典_心經新釋》第二篇〈心經講記〉,心經可以分成:
一、 序論
二、 本論
(一) 人類觀-指出人的五蘊是空的,因此,人的本身就是解脫自在
(二) 宇宙觀-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講的是人在宇宙之中就是解脫自在
(三) 人的三世因果觀-解釋人在生來死去之中就是解脫自在
(四) 菩薩的境界-這是解脫自在最好的範例
(五) 佛道-這是菩薩的理想和目的,也就是解脫自在的終極圓滿
三、 結論

以心經作為修行的指南,則是要依心經所說的智慧,用心眼向內觀察:觀十二因緣、觀無明、觀行、觀識、觀四諦、觀無智亦無得、觀顛倒夢想。(請見第一篇〈心經禪解〉)

深入淺出的幾個舉例說明:
例一[觀無明]:無明好似一個氣球,充滿了氣,打開看,卻看不到任何東西,裡面的氣和外面的氣完全一樣,只是心有執著,用一個自私的我為範圍把它聚集起來,就有了無明的力量。當我們在執著於好、壞、我、你之時,無明好像氣體在氣球裡面一樣,沒有執著時,便像氣球的橡皮消失了,氣也在空間中消失。無明雖是假的,如果自我執著不除,無明也會如影隨形的跟著我們。球是譬喻自我執著,我們便練習淡化自我乃至放下自我。

例二[觀無明]:無明也是煩惱的種子,遇緣則起,不遇緣則隱伏。所以用觀的方法,使得無明沒有發芽生長的機會。種子待緣而發芽生長,是譬喻外在的種種誘因,我們便練習著拒絕那些誘因,看透那些誘因,警惕自己不要接受那些誘因的困擾。

例三[觀行]:「行」以心為主、身為從,心以貪、瞋、癡、慢、疑等為我的反應,跟著產生身及口的行為動作,便構成造業的事實。在日常生活中,當你發覺有了貪、瞋、癡、慢、疑等的煩惱時,要觀心的動機是什麼?它所產生的後果是什麼?如果以慈悲心發動身口二業,去以佛法度化眾生,就會轉黑業的行,為白業的行,再由白業的行轉為無漏業的菩薩行了。
比如說:大家一起出坡,看到一位菩薩,你產生一個念頭:「站在旁邊都不做,那上山做甚麼?」(造黑業),之後又向他人抱怨:「他有夠懶惰,都不幫忙!」(再造黑業)。如果當下馬上轉念招呼他:「菩薩,來,大家一起來幫忙!」(這就是以慈悲心轉為白業的行嘍)。

在短短的30分鐘內,如果專注當下的心的經典禪解,是有所領受有所感動的。所以馬上有人索求ppt檔案,洪師兄也慈悲的應允。

接著專案討論,各方陳述意見,似有結論又覺得好像不是很明確時,卓師姐舉手再次覆述確認過程及結論,與會的菩薩終於都肯定明白了!這正應驗方才的[觀行]方法,有所不清楚千萬不要暗自妄想紛飛,衍生無數念頭,而是智慧的求證,然後結論執行,不生二話。

七月的法鼓講堂,恰也是[心的經典],由大常法師主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Xdvo0AtHkM&feature=channel&list=UL

本月份可說是中山區的[心的經典]月喔!

◎文:張嫈女 20120731

◎文提供:中山辦事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