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21期 2016.09.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江思賢 攝)

跨文化 心提昇

原來「建設人間淨土」不只是我們眼前生活的這一方, 更是跨越了種族、文化,遍及所有一切眾生。

◎頤嵐達

參與今年七月法鼓山英文禪七,是一次生命的轉捩點。禪修全程使用英文,第一天誦英文《心經》時,心裡不禁暗自想著:連具有佛學基礎、熟悉中英文的我,都不甚明白經文內容,外國朋友能懂嗎?

禪眾最期待的「說法時間」,通曉中、西文化的果元法師,每天兩次以英文開示,將佛法說得清楚、精確、有系統,循序漸進,加上修行的底蘊,讓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們,以及臺灣本地共上百位禪眾,在禪堂內攝受安定,在法義上受用。累積到最後一天誦經時,《心經》不僅變得能夠理解,而且具有感受力。

「說法時間」後的禪眾問答,不論什麼問題,禪眾們紛紛舉手提問。有趣的是,乍聽愈「傻」的問題,經法師解釋後,受用反而愈大!所謂「傻」問題都是根本概念,以致我們從來不覺得是問題,但信仰的盲點正藏在其中。從不同文化角度、不同思惟邏輯,重新審視自己的信仰和信念,是一次釜底抽薪的盤整。

每天出坡時,從十幾歲到八十幾歲,不論什麼膚色,每個人不分你我,悉心維持道場清淨,當下真有「We are family」(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感動。原來「建設人間淨土」不只是我們眼前生活的這一方,更是跨越了種族、文化,遍及所有一切眾生,「提昇人的品質」的理念,在每一次靜默無私的奉獻中,也不自覺地深入了人心。

看到很多東南亞各國朋友、年輕一代的海外華裔參與,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對正法的強烈渴求,安板之後還繼續連香,非常精進。他們在當地缺乏禪修老師和環境,必須來臺灣法鼓山參加禪修。全世界的人繞了大半個地球來求法、學禪修,近在咫尺的我們,每天都在做什麼呢?

耳邊響起總護常襄法師的警語:

Where is your mind?(你的心在哪裡)

Don't waste your time looking around!(別浪費時間四處尋找)

Back to your method!(回到方法)

「啪、啪、啪」,三句話像三記香板,當頭棒喝!

.............................................................................................................................................................................................

【年譜讀書會】

「一件事」精神

◎單德興

《聖嚴法師年譜》出版前夕,有機緣目睹付梓前各次校稿,那是寫了又寫、改了又改,極其繁複的工程。必須說,此年譜是研究師父必讀且最詳盡的一套書。

年譜逾百萬言,卷佚浩繁,建議可有不同讀法,例如:一,從頭讀到尾,是很好的修行;二,頭尾先讀,「頭」即師父先前的《七十年譜》序,「尾」即編著者林其賢老師的跋;三,重點瀏覽,只看粗黑體譜文;四,從與師父結緣起點,一路看自己與法鼓山的成長。

回想自己一九八八年為了安心立命,至農禪寺皈依三寶;因體認到學佛必須實踐,於一九九二年參加第一屆社會菁英禪修營。最後一天上午師父帶領學員環山,用手杖東比西劃,舌粲蓮花:將來這裡要蓋大殿、那裡要蓋禪堂……然而眼前只是荒煙蔓草,師父所言豈不是「空中樓閣」?

十九世紀美國作家梭羅曾說,興建空中樓閣其實功不唐捐,只要奠上基礎即可。虛雲老和尚則講:「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昔日師父口中的「空中樓閣」,如今已化為具體的法鼓山園區,接引眾生參訪,印證了有願必成。

山上初次禪三後,接著打七,覺得一次不夠,故而一再報名。期間受師父、法師及義工各方細心照料,自己卻「白吃白喝」,實在良心不安。於是向師父的祕書果光法師表示,自己有些翻譯經驗,可為師父英文著作中譯略盡棉薄之力,幸獲師父首肯,乃有日後《禪的智慧》、《禪無所求》、《無法之法》、《虛空粉碎》等譯作問世,年譜中也提及。

近期在法鼓文理學院觀看師父開示影片,談一件事、三個重點。「一件事」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三個重點」是:一,將佛法給自己用;二,將所學佛法與人分享;三,鍥而不捨。對師父來講,「一件事」是做好和尚;在林其賢老師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一件事」精神。這些在在見證了一生做好一件事,便足以傳世。

.............................................................................................................................................................................................

【僧大悟語】

平穩慢行的步伐

◎釋常慶

▲(王子麵 繪)

就讀僧大時,清晨四點四十分便要排班,由學務處的法師們輪流,帶領我們從女寮前往大殿。依稀記得,多數時候前往大殿的腳步,都是大步走的,尤其從女寮三樓到大殿,有一段稍微下傾的斜坡,每次都要快步走,前面走得快,後面也跟著快,整個行進的心情有點匆促。

有一次,在這段下傾的斜坡中,大家的步伐突然變慢了。抬頭一看,原來前面是戒長的果通法師。法師平穩的步伐,不緩不急,讓跟在背後的我,覺得很安全、很安心。

又有一次清晨,同樣是這段斜坡,發現大家的步伐又變慢了許多。心想:前面可能是果通法師吧!抬頭一看,果然沒錯。在法師帶領下,走在這段斜坡路上,心情是輕鬆、沒有壓力的。平穩的步伐,不緩不急的身行,顯現出一個宗教師應有的穩定祥和,實為後學學習的典範。

後來從僧大畢業,時隔一年半,再回到僧大教務處領執。有一陣子,每週總有一個清晨,必須帶領排班的學僧從女寮前往大殿。由於先前的經驗,所以在出發前都會特別交代前排學僧,步伐要慢,也叮嚀全體學僧,一步一腳印,重心往下,行進時慢慢走,不要急。

幾次帶領下,學僧們漸漸明白,每當再要提醒,前排的學僧都會示意了解,彼此心照不宣,深自領略「平穩慢行」的箇中三昧。

.............................................................................................................................................................................................

【青年院「覺情工作坊」】

從覺察自我開始

◎編輯室

▲在「覺情工作坊」中,三人一組藉由一問一答一記錄的方式,分享心中理想的爸爸、媽媽和自己。(青年院 提供)

身為有情眾生,我們離不開親情、愛情、友情……如何不為情所困,而能從「有情」到「覺情」呢?由青年院舉辦的「覺情工作坊」,繼七月十七日成功大學中文系陳弘學老師分享「生命情感課題的觀照與超越」後,七月二十四日邀請實踐大學社工系楊蓓老師,於法鼓德貴學苑分享「相愛容易相處難:烽火家人」。

「我爸如何,我媽如何,誰誰誰又如何……」、「如果某某不要如何如何,那麼我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結果。」你的內心,可曾有過這樣的吶喊?楊老師以幾個問題,帶領我們覺察自我內心,了解為什麼有時候家人之間的相處,會如同戰場般烽火連天,「很多事都是自我的解讀,即便說著相同名詞,但每個人的解讀都會不一樣,不同的認知,便是引發衝突的開始。」

對於每件事物,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認定的圖像。楊老師將每三人分成一組,藉由一問一答一記錄的方式,描述心中理想的爸爸、媽媽和自己,各是什麼樣子。大家愈是分享,愈是難以停下來,特別是談到理想中的自己,現場更是熱絡,一再延長討論的時間。

當我們寫下理想的自己後,楊老師引導我們去看,哪些是源於理想中的父親,哪些源於母親。有些理想的「我」,往往從父母身上而來。

當我們一邊說出心中理想的父母,一邊又會比對真實的父母是否相符,這才明白有時候我們對父母會有過度期望。了解自己的不當期待,便是覺察自我的開始。練習將自己的心,回歸到自我身上,對人產生同理,心才會漸漸柔軟下來,才能進而走上「覺情」的智慧人生。

.............................................................................................................................................................................................

【香港《人生》讀者聚會】

坦然面對 熟年好好

◎李秀芳

一期一會的「《人生》雜誌讀者聚會」,是我每個月期待的心靈加油約會。

平時生活步伐總是匆匆忙忙,難得在星期六午後,放鬆身心,呷一口清茶,共讀《人生》內充滿生活智慧的文章,細細聽著師兄導讀、法師開示,和在座讀者互動分享,享受當下的茶韻書香。

這期主題是「熟年好好」,心想:熟年面對身體衰竭老化,如何可能會好?郭師兄導讀時指出,有愈來愈多代替老年或老人的名詞,如樂齡、逆齡、創齡等,對「老」充滿正面解讀,具有鼓勵人們好好安排晚年、突破年齡定位的喻意。

熟年只是生命的不同階段,如何坦然面對,才是關鍵所在。法師開示時道出,面對親人和自己的熟年,以及無常情況,如何關懷別人、照顧好自己,是每個人必須做的功課。道愛、道歉、道謝及道別,是讓我們坦然面對親人和自己,讓彼此安心、無悔無憾的方式。

資深義工Judy師姊分享,自己步入六十歲時,猛然明白錢是永遠賺不完的,隨著人生踏入另一階段,她決定將生意交給家人打理,把自己奉獻出來,全心投入法鼓山萬行菩薩的行列,隨著不同因緣,全天候擔任關懷、法務、接引、茶禪茶主人等不同執事。

從以前處處給人壓力的女強人,到現在處處關懷人的萬行菩薩,Judy師姊一邊做義工,一邊修行,體會生命一步步的成長及轉化,「現在有機會將身心安定下來,只管好好修行,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用美好的心觀照萬物,看到周圍一切自然都很美、很好,由衷感受到熟年真的好好!」

.............................................................................................................................................................................................

【學習成長看板】

快樂學佛人

【開班日期、地點】9/4基隆精舍 9/11世界青年會 10/15 寶雲寺、齋明別苑 10/29 農禪寺

【報名對象】想了解佛教,不論皈依與否都歡迎

聖嚴書院福田班

【開班日期、地點】 9/3安和分院 9/4齋明寺 10/2農禪寺 11/13紫雲寺

【報名對象】想了解法鼓山理念,對加入義工有興趣

◎以上課程,請於開班前二個月起報名,額滿截止

【網路報名】http://dbs.ddm.org.tw

【洽詢電話】(02)2893-9966分機6664

.............................................................................................................................................................................................
 


跨文化 心提昇


【年譜讀書會】
「一件事」精神

【 僧大悟語 】平穩慢行的步伐

【青年院「覺情工作坊」】從覺察自我開始

【香港《人生》讀者聚會】坦然面對 熟年好好

【學習成長看板】快樂學佛人

【學習成長看板】聖嚴書院福田班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