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16期 2016.04.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李東陽 攝)

【新春打禪五】

腦袋關機 煩躁歸零

因為工作,記者總是得要不停地思考, 禪修提供一個腦袋「暫時關機」的方法,

讓每天煩躁的身心,可以歸零、獲得平靜。

與您分享記者菩薩的禪修體驗。

◎黃佳琳

法師問我:「記者為什麼需要修行?」我說:「因為我們天天在造口業,而且有了網路即時新聞後,是無時無刻在造口業。」

這當然是玩笑話,但也是真的,記者從過去的無冕王,淪落至現在被網友嘲諷:「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其實我們每個人和記者都應該好好反省檢討,媒體某種程度上也呈現了這個社會的樣貌。

我是個標準的七年級生,從小接收到的觀念就是:「要做自己,人要有個性。」但當我參加新春禪五,在禪堂裡聽到法師說:「我看到你們每個人進來時都很有個性,但經過幾天的禪修,慢慢變得圓融,我覺得很快樂。」當下聽了很震撼!因為現今社會教育我們要競爭、要跟別人不一樣,才可能出頭,但其實這只是不斷強化「自我」,鞏固我執。

記者因為要申張正義、為民把關,所以我執其實非常重,而且多疑,即使受訪者沒回答,也要從他的動作、神情去分析他行為背後的意義,像偵探般抽絲剝繭尋找真相,自以為聰明,其實愚癡,若「心中無正道」,久而久之也會壯大個人慢心、疑心。記者還不時能享有些特權,也養成了貪心。加上大環境不景氣,怨薪水太少、怨工時太長、怨老闆、怨同事、怨讀者,不斷抱怨也增長瞋心。

在這個人人都有臉書、每個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記者的光環顯得更加黯淡,人人都能分析、批判、爆料、上街頭爭取權益、揭發社會不公不義,但「各自表述的真相」,往往只是更加深社會的分歧,不斷製造對立,問題並無法被解決,人心浮躁,身在媒體洪流中的我,也常受焦慮之苦。

因為工作,記者的腦袋總是不停在轉動,但禪修提供我一個讓腦袋得以「暫時關機」的方法,讓每天煩躁的身心可以歸零、獲得平靜,佛法信仰教我要學著「放空」,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放下對生活的不安與焦慮,才能安住在當下。

.............................................................................................................................................................................................

【生命自覺營心得】

讓初心持續發酵

◎演聖(香港)

報到首日,在齋堂內,總護法師對大眾說:「我們在過去累劫,曾一起修行過。」一種疑幻似真、像是過去連續來的觸動,剎那感覺終於相聚。

在大眾齊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下,化剃三刀。看到頭髮一堆一堆散在地上,腦海一片空白,但心中有份喜悅自在。過程中,頭部的清涼感從局部漸漸擴散,落髮完畢起身時,法師祝福道:「煥然一新!」

正授隔日有低溫特報,清晨四點十分起板,正式體驗出家眾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叢林生活。在「普請的意義」課堂上,果仁法師談起老農禪寺的出坡生活,每次法會後,法師的任務是洗棉被、曬棉被,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需要大量空間的工作,聖嚴師父還不時提出新要求,法師都想出辦法圓滿處理。法師生動地描述,讓我們隔著時空,體會那份為法忘軀的法喜。

在法鼓山,法師們常分享師父說的「佛法那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過去自己對佛法也是誤解,直到二○一一年接觸正信的佛教,才一步一步撥開雲霧。現在想想,有人發心出家弘法,大眾才得聞正法,我們也應該時時覺察自身的生命,讓初心不斷發酵。

▲(法鼓山僧大 提供)

在禪堂中,聆聽諸位法師分享出家因緣,當下生起感動。從法師的故事中,感到守持那份出家願心,便能勇直往前、永不退轉,轉化所有俗情障礙。此外,還體驗到出家不單是出離煩惱的家,而是對生命有了更積極、更熱誠的方向,讓生命價值持續到無量的未來。

很快到了捨戒典禮,眾人唱誦著「善哉功德衣,莊嚴身口意,有緣得受持,無量功德海」,自己也卸下縵衣。記得剛來的時候,總護法師提過:也許你們這一生,就這麼一次「出家」。十一天過去,踏踏實實;感覺,清清楚楚。

雖然已經捨戒,道心也同時提起,持續發心護持三寶,堅定修行,將佛法如實地用在生命當中,並與人分享。佛法的未來,必定會隨眾人的願力無盡延續。

.............................................................................................................................................................................................

【冬季青年卓越禪修營】

「練習」持續不斷

◎魏阿關

去年報名青年卓越禪修營後,臨時無法參加,今年帶著興奮的心情前往天南寺,像是圓一個未完成的願。

營隊中,發現禪修與生活緊緊結合,上課、禪修以外,都在踏實的生活:用餐、出坡、喝水、走路,就跟平常一樣,但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總充滿著踏實感,沒有太多雜訊,能夠聚焦在身與心的變化,以及自己與他人、與環境的互動。

除了打坐,還有個很重要的部分:聖嚴師父的影音說法。「說法」聽起來好像很嚴肅、很宗教化,其實師父講的都是「做人的方法」,非常生活化,只要生活中有困擾的人,都能引起共鳴。

我是個碰到事情很容易擔憂、煩惱、害怕的人,雖然知道這樣不能解決問題,但就是沒辦法克制自己。聽了師父開示後,發現這可以「練習」,也需要「練習」。發現問題不去處理,它就會一直在那裡。現在的我,可能無法做到不擔憂、不害怕,但每當覺察自己又處在這樣的狀態,就可以提醒自己,練習回到當下,看見事情的本來面貌。

▲禪修營學員在課程中交流互動,練習在生活中運用禪法。(青年院 提供)

「四它」,在營隊裡常常聽到,以為自己知道箇中道理,但營隊結束後,無常來臨,住在老家的媽媽生病,才了解「知道」跟「做到」有一段距離。獲知媽媽住院、獲知病因的當下,巨大的恐懼襲來,這時候,禪修營學到的正好派上用場。回到當下,回到呼吸,「練習」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練習」處理伴隨而來的一切事務。

這次認識了同組學員,七天裡,大家在活動空檔交流互動,也在心靈課程中更了解彼此,聽見好多生命故事,感受大家非常努力地活著,想要擺脫煩惱、活出光彩與自在,找尋自己的生存之道。認識他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其實每個人都不孤單,只是沒有踏出與別人交流的第一步。感謝這次禪修營,讓我學到很多,這條「練習」之路,將永遠不會停止。

.............................................................................................................................................................................................

【僧大悟語】

用竹籃子提水

◎常啟法師

▲(王子麵 繪)

僧大的學僧每年至少要打四次禪七,禪學系學僧從二年級開始,每年再多兩次禪七,升上四年級,一年能有十次禪七。密集的修行除了更熟練方法,最重要的還是聆聽主七和尚聖嚴師父的開示,以檢視並澄清禪修的觀念與心態。師父開示深入淺出、樸實直白而不失活潑精彩,最高明的是能把祖師大德的悟境,轉化成能被修行實踐的觀念與方法,引人入勝的同時,提煉禪眾對修行的好樂。

不過禪七其中一條規矩是不能做筆記與錄音,許多參加禪七的同學反應,當下雖受用,但不能做筆記,事後往往記不得了,記不得的事情怎麼與人分享呢?其實,雖然我們無法像阿難尊者一樣,佛法一入耳根便能如瓶瀉水般一一道出,但我們可以效法國學大師任繼愈先生「竹籃提水」的求學精神。

小時候的任繼愈經常看著爺爺讀國學論著,自己也有樣學樣,搖頭晃腦朗朗書聲讀著古籍,似乎理解了一丁點兒,可是一合上書,腦中又立刻忘記了。這樣讀有什麼收穫呢?他疑惑問著爺爺,爺爺取出裝煤炭的竹籃子,要他去河裡打一籃子水回來。

試了幾次,儘管一次比一次更快速,但是籃子裡的水依然在他回來之前就漏完了。正當他氣喘噓噓準備放棄了:「用竹籃子提水,根本沒有用!」「你真的認為一點兒用處都沒有嗎?」爺爺微笑著說:「你看看這籃子。」籃子與先前相比的確有了變化,已經沒有煤灰沾在竹條上面,變得更乾淨了。

籃子提水雖然留不住,但水流過竹籃,也把灰塵與炭渣一次次地清理,讀古典書籍就跟聽開示一樣,或許只能記住隻字片語,或許有些意思不能完全理解,或許聽完馬上就忘記了,但是在閱讀或聆聽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在影響我們,同時也一點一滴地淨化著心靈空間,這也就是打完禪七後,通常感受到的不是學習累積了什麼,而是放下了許多負擔與執取,身心更加輕鬆自在了。

.............................................................................................................................................................................................

華嚴的美麗境界

◎陳秋宏(舊金山)

在參加果見法師的《華嚴經·淨行品》講座之前,對《華嚴經》的認識僅止於是佛陀成道後宣說的第一部經,隨著法師的講解,開始了解《華嚴經》的境界,不僅包含時間與空間上的廣大無邊、重重無盡,更有法界淨心緣起觀,也就是一切現象都是清淨心的顯現。

應如何修清淨心呢?〈淨行品〉正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運用、實踐的行門,從醒來到入睡、舉手投足、食衣住行,無不包括。一條條發願文不但文字優美,充滿悲心,而且教導我們如何用巧願、大願來防非離過,藉此達到平等心。而「當願眾生」的力量更展現華嚴的精神:法界一切有情的心識是互相含藏的,當我們互為因果,互為生命共同體時,在發願祝福眾生的當下,自己也能深深獲益。

然而,果見法師也反問,當別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功德成就,真的能無私地、不嫉妒也不羨慕地讚歎嗎?我想,如果我們深知因緣的平等性,知道表相上的不同是源自於累劫的因緣果報,便能心平氣和地接受看似不平等的種種現象。

〈淨行品〉說:「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所有眾生是一體的,當我們為眾生所發的善心、善念遍滿法界時,我們也會被深深地護念著、愛惜著。

.............................................................................................................................................................................................
 


【新春打禪五】
腦袋關機 煩躁歸零


【生命自覺營心得】讓初心持續發酵

【冬季青年卓越禪修營】
「練習」持續不斷

【僧大悟語】
用竹籃子提水

華嚴的美麗境界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