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09期 2015.09.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讀懂《心經》深觀五蘊不執著


▲(李東陽 攝)

第一次接觸《心經》,似懂非懂,以為是不積極的。

第二次接觸《心經》,知道佛法可以滅除煩惱,開始學佛。

第三次接觸《心經》,觀音菩薩送來了法師對「空」的說法。

這段理解佛法的旅程,讓我們一起啟程去探索。

◎王琡珺(舊金山)

十二年前,婆婆從臺灣來美國過聖誕節,送了我聖嚴師父的《心經生活》CD一套。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心經》。為了謝謝婆婆的好意,在帶她到萬佛城參訪的路上播放。北加州的十二月裡,車外的雨聲伴著師父的講解,我們聽完三片CD,也簡短地對話和討論。對《心經》的了解似懂非懂,「空」好像是要我們不執著、不積極。可是那時,我們的家庭、事業才起步,需要「闖、衝」的勇敢精神,去執行我們的計畫。不執著怎能把事情做好呢?

六年前,整理櫥櫃時,再次發現《心經生活》這套CD。拿出來播放,聽著聽著,被聖嚴師父講解的內容吸引,便把師父每句話一一寫下來,做成筆記。我懂得什麼是四聖諦、五蘊、六度、十二因緣、十八界,也了解人之所以覺得苦,是因為自我的煩惱。《心經》教我們如何滅除煩惱,成就菩提。這是我第一次認真地想要了解佛法,也結下了與法鼓山舊金山分會的因緣。

「我」不是獨立恆存

今年三月,突然想鈔《心經》,拿出經本,寫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寫著寫著,覺得每句都好熟悉,也都好陌生。於是再次聆聽師父的CD及閱讀《心的經典──心經新釋》一書。

佛以構成人生命的要素:色、受、想、行、識,也就是「五蘊」來解釋,每一個要素都隨時在變化,不是永恆真實的存在。例如:頭髮、指甲會隨時間而生長,皮膚會隨著時間老化,心理狀態、行為也不會天天都一樣。生命的現象隨著身體和心理行為不停變化,不具有獨立恆存性,所以構成人生命的五蘊是空。

佛進一步說明人用自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構造與環境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後,產生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的心理反應,然後發生行動作用。因此「我」在空間的存在是生理、心理及環境因緣條件促成,沒有獨立恆存,也非固定不變,所以是空。佛又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解釋人的生命在三世的時間流中,以十二因緣串連其因果關係。

佛告訴我們,凡夫眾生如何像觀世音菩薩,用甚深的智慧達到心無罣礙,以及涅槃寂靜的大菩薩境界,應以禪修的方法來:(一)觀身:體驗身體的感受,而後漸漸淡化對身體的執著。(二)觀心:覺察心理的活動現象。放下身體後,進一步觀察到念頭的起伏生滅。(三)觀空:觀身、觀心後,學習用智慧來行菩薩道,同時不執著空,放下自我中心,這就是智慧。

「無我」才是真實智慧

今年六月,觀世音菩薩聽到我的心願,送來東初禪寺住持果醒法師到舊金山弘法。果醒法師的講座都以「無我」為主題,讓我這剛讀完《心經》的人可以重新溫習對「空」的理解。四年前,聽見果醒法師說的「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時,內心一陣迷惑。今年再聽,就明白這是法師對「無我」的解釋。我們對「媽媽」或任何人的認知,都是自己主觀的意識,而這意識是短暫的,不是恆久不變,所以法師說「不是媽媽」。

果醒法師在「夢中說夢」講座中,解釋什麼是夢以及與「無我」的關係。法師指出,夢是第六意識的運作,它是我們睡眠中發生的心理作用,不是固定不變,所以夢是空。我們不應執著夢境而做出愚蠢的事。法師叮嚀我們要了解「無我」的真諦,努力修行得智慧。

聖嚴師父也說佛法是積極正面的,了解萬物沒有恆存不變的事實之後,要我們用自己的色身修福慧,幫助他人,而不是用來產生煩惱。這樣就能自利利他,成就菩提。我願以此為準,修學觀五蘊皆空法門,廣結善緣,行菩薩道。

..............................................................................................................................................................................................

方丈和尚會客室

清楚現象,會心微笑

◎果東法師

有位知名演藝人員,她的演藝專業備受肯定,形象非常清新,從媒體報導,也透露出極佳的人品涵養。近期她上法鼓山園區參訪,卻告訴我,從事二十多年的演藝生涯,儘管一路受人保護,可是明星生活經常被輿論檢視,偶爾還是讓她感到「不舒服」;而日夜顛倒的演藝生活,趁著現在還年輕,體力尚可承受,但「還是會怕老」,問我怎麼辦?

已經發生的事是無法改變的,不過我們內心對於事情的認知、感受、抉擇與行動,即價值觀則可調整。以「怕老」來講,「老」是生理機能隨時間無常變化的自然現象,「怕老」為煩惱心。至於對輿論生起不舒服的感受,則是心隨境轉,活在他人評價的陰影之中。所以我建議她,從覺察害怕、不舒服的感受著手,練習「不計較、不比較,晚上才好睡覺,隔天工作就有效,自然有會心微笑。」

不計較、不比較,即是「捨」的平常心,以平常心看待妄念、雜念等煩惱,不在乎、不執著,煩惱便無處依附;或是面對它、接受它,從正面解讀,逆向思考,也可轉化、淡化、淨化煩惱心。
怕老、擔心他人的評價,是常見的煩惱,與其執著、對立而生煩惱心,不如坦然面對、接受,把握當下,珍惜擁有。當下擁有什麼呢?擁有隨著人生歷練所提昇的自我成長,擁有隨著因緣和合而結識、善待的人際關係,擁有從覺察煩惱而開始學習智慧、慈悲的廣大心量,這些都是人生歷程的美好因緣。對於已擁有的美好因緣,還要感恩、報恩,奉獻利他,廣結善緣,如此就能經常保持自在、會心的微笑。

..............................................................................................................................................................................................

那一天,相遇在海山

▲海山辦事處的悅眾,在「這一團.一人一故事劇團」即興演出的帶動下,將曾經舉辦過的活動編成歌曲,歡喜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聖基會 提供)

◎許梅熟

透過聖嚴教育基金會「這一團.一人一故事劇團」的演出,海山辦事處成立以來的點點滴滴,一幕幕地重現在老、中、青三代海山區信眾的眼前。

這天的演出,是海山辦事處搬遷前的系列活動之一,演出由團員率先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開始,邀請菩薩以「那一天,我們在法鼓山海山辦事處」為題,串起了當晚專屬海山菩薩們感人的故事線。從早期居無定所,菩薩們發願藉著助印《金剛經》凝聚善緣,找到菩薩發心護持現址,然後資深悅眾透過八式動禪接引到更多人,又藉由助念、環保出坡、佛學講座、聖嚴書院等熏習,讓大家更堅定學習佛法這條路。

「那一天」的故事分享接近尾聲時,大眾又分享起海山辦事處歷年來所辦的活動,例如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蒞臨海山辦事處關懷、快樂學佛人、佛化聯合祝壽、兒童心靈環保體驗營、讀書會、插花班、法器練習等,大家把這些過程寫成歌詞,用耳熟能詳的曲,唱出心中的感受。原本說好唱一段就好,最後卻唱了三段還沒唱完,歡笑聲不斷,大家一起度過了快樂的時光。

感恩這一團演員們載歌載舞的即興演出,真是令人讚歎與感動!前人種樹,後人繼續努力,感恩一路上一同走過的許多菩薩們,海山的故事在搬遷後,會繼續傳唱,歡迎更多菩薩加入行列,一同譜寫學佛護法的故事。

..............................................................................................................................................................................................

地鐘成長營心得

清淨梵唄結善緣

◎梁棟宇

▲地鐘成長營學員分組練習,在關懷員引導之下,大眾歡喜地交流打地鐘的正確方法。(弘化院 提供)

我們都知道,念佛共修僅短短兩小時,在執掌法器的悅眾輪流交替的原則下,若無充分準備,任何一環節有差錯,都對不起參加法會的信眾。在梵唄項目之中,維那需要天分,其他法器都可以靠苦練而成就,因此地區的悅眾都需要充分練習,準備完善才能上場。

在帶領新進菩薩時,和合與整體的觀念尤其需要強調,而資深悅眾則應對所有的法器虛心學習,如此才能培養精進心。學習法器的過程,不免會產生一個循環:法喜↓起慢心↓產生執著↓結惡緣↓造惡業。然而,我們練習梵唄是來修行結善緣的,不是來讓人起煩惱的。

經過此次成長營活動,見習到整體演練地鐘時的默契,讓人有種莫名的感動。從字義來看「梵唄」,梵是清淨離欲,唄是歌詠讚頌,簡單地說,就是以清淨的音聲來供養大眾,在法會共修時,梵唄可以讓人集中心念達到安定的功能,與禪修是一致的。

大眾念佛音聲和合,配合節奏穩定、協調的法器,能使一場念佛法會殊勝圓滿,並得龍天護法護持,相信如此是所有菩薩們引頸期盼的共修。

..............................................................................................................................................................................................

法鼓徵文

人生路上,您如何運用佛法觀念,轉化心念?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動人的學佛故事,出現在您的身邊?

無論是自己的修行體驗,或是親身聽聞的學佛故事,《法鼓》雜誌邀請您寫下來,與更多人分享。

■來稿請寄:臺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法鼓》雜誌 收

■傳真:(02)2896-0731

■E-mail:mag@ddmf.org.tw

■請註明「法鼓徵文」(本刊保有文稿刪修權,若不願修稿,請於來稿中註明。文稿如經採用,請至各地分院索閱,將不另行通知)

..............................................................................................................................................................................................

讀懂《心經》深觀五蘊不執著

【方丈和尚會客室】清楚現象,會心微笑


那一天,相遇在海山

【地鐘成長營心得】清淨梵唄結善緣

法鼓徵文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