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武雄(右三)帶著一家三代來參加心靈環保SRE活動,一起體驗生活禪「筷樂夾豆豆」。(吳嘉峯 攝)
|
禪修讓家庭更和樂
資深悅眾林武雄從禪訓班推開佛法大門,二十多年來,不僅提供住處作為共修處,相繼接引孩子、孫子學佛護法。
5月10日,林武雄帶著全家現身國父紀念館「心靈環保Stop→Relax→Enjoy」活動現場,分享禪法讓自己更健康快樂,親子互動更和諧。
◎許翠谷
▲每週日在蘆洲柳堤公園做法鼓八式動禪,是林武雄祖孫固定的功課。(林武雄 提供)
|
五月十日母親節,國父紀念館的廣場上,資深悅眾林武雄一家大手拉著小手,一起鈔經、夾豆子闖關,體驗生活禪法,臉龐綻放幸福微笑。舉手投足間,一家人流露真誠、融洽、自在的情感,這都是從一堂初級禪訓班開始的。
二十多年前,林武雄因長期的工作壓力,導致身體頻頻出狀況,當時從媒體上得知禪修的好處後,便找到農禪寺開始跟隨聖嚴師父學打坐。他回憶,當時「很精進」,夫妻倆的週末假期幾乎都在農禪寺度過——念佛、禪坐、聆聽師父講經開示,平日還參與勸募、當義工,「最初是為了求身體健康,後來我發現,打坐讓我學會安靜下來反觀自己,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在禪坐中靜心安心,回到生活裡,林武雄覺察自己的脾氣變小了、懂得傾聽他人,即便面對不愉快的事情,也會慢下來看看自己起了什麼念頭,日常瑣事的意義悄然轉變。同修張千惠也說,學佛前自己經常板著一張撲克臉,加上求好心切,有時僅僅為了張羅一頓飯,弄得身邊的人也緊張兮兮,「現在就是放下心中的牽掛,隨順因緣,老老實實過好每一個當下。」
父母親的轉變,很自然地感染了家中每一個人;不僅全家一起皈依、參加禪訓班、打禪七,林武雄還將住家提供出來作為蘆洲地區的共修處,接引左鄰右舍來學佛。
「不過當時對我們來說,佛教算是爸媽的宗教啦。」女兒林純如笑說,學生時代一看師父的書就想睡覺,後來從事心理諮商,隨著經驗累積,逐漸體解佛法所說的因果因緣觀,才真正踏上學佛之路。「放鬆聽來很簡單,卻不容易做到。」平日也誦經、打坐的林純如分享,今年推廣的SRE活動是個很好的生活提醒,以前管教小孩時很容易隨著情緒起伏,現在她也會先緩一緩,等自己身心穩定之後再和孩子溝通,如此一來親子關係也更融洽了。
禪法的好,孫子們從小耳濡目染,連小孫子也喜歡八式動禪。每個週日早晨,在蘆洲的柳堤公園都可看到祖孫三人隨著大眾打八式動禪,「阿公還教我練習『每天三三三,包你鬆鬆鬆』。」就讀國小三年級的外孫女蕭綵均,不僅「十六字箴言」琅琅上口,遇到考試或上臺表演時,也懂得先做三個深呼吸,放鬆緊繃的身心呢。
從禪訓班一路到現在,林武雄一家三代各自開展燦爛的學佛路,讓人看見禪法安心攝心、舒捲自如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