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76期 2012.12.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系列報導【3】

即景觀心 巡禮水月

◎陳玫娟

▲新建大殿的影子倒映於水中,虛幻中有實景,實景中又蘊涵佛法理念。 (林敬原 攝)

新建大殿 空中樓閣映水月

彷若空中樓閣的農禪寺新建大殿,大殿前一方水池,宛如一面大明鏡,收納了天光雲影、樓閣倒影。佇足池畔,輕風吹拂,水中美景霎時散滅,有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農禪寺新建的「水月道場」,於聖嚴師父住世時即做好規畫,由知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水月道場」之名,出自虛雲老和尚之言:「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老和尚隨緣度眾生,一生之中修復十幾處已成廢墟的古道場。對老和尚而言,做佛事、建道場是出家人的本分,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淨化人間。

「水月道場」源於度眾化眾的道心,聖嚴師父承續了虛雲老和尚的法源,將「水月道場」做為農禪寺新建工程的主題。依師父的構想,新建道場看似立於虛無縹緲的空中,又像影子倒映於水中的明月;虛幻中即為實景,實景中又蘊涵佛法理念。師父的願心和構想,現今已化為具體的建築景觀,持續接引世世代代的民眾到農禪寺安頓身心、修行成長。

▲新建水月道場的設計,以佛教經典作主題,新建二層大樓鏤刻了五千多字的《金剛經》,呈現漢傳佛教經典的藝術性。 (李東陽 攝)

新建二層大樓 《金剛經》說法

新建大殿後方,是鏤刻了整部《金剛經》的新建二層大樓,整棟由清水模築造,灰色牆面彷彿已然歷經歲月洗鍊。大樓內設有禪堂、齋堂、大寮、辦公室、知客處、教室等,整體空間合成了一個L型建築。

新建水月道場的設計,以佛教經典作主題,除了新建二層大樓鏤刻了五千多字的《金剛經》,大殿內部西側也特別設計鏤空的格子牆,牆上刻有《心經》經文,當光線照射,經文便映入大殿裡,利用自然光影的變化,呈現漢傳佛教經典的藝術性。

法鼓山的建築一向重視環保理念,新建水月道場也採取節能手法,運用建築物本身的設計和坐向來減少耗能。新建二層大樓全部使用清水混凝土,沒有多餘的裝飾,符合師父期許的「本來面目」。

▲開山農舍是農禪寺內最早的建築,外觀為灰色洗石子牆面,內部為磨石子地板,是一九七○年代臺灣鄉村典型的農舍建築。 (李東陽 攝)

開山農舍 農禪家風永傳續

農禪寺內最早建築「開山農舍」,為聖嚴師父的恩師──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外觀為灰色洗石子牆面,內部為磨石子地板,是一九七○年代臺灣鄉村典型的農舍建築。

二層樓高的開山農舍內,有東初老人、聖嚴師父、僧眾弟子師徒三代的寮房、東初老人設置的文殊殿,還有師父的會客室。小小的五十坪空間裡,收藏了聖嚴師父的生活史、法鼓山的成長記憶,還有漢傳佛教在臺發展的歷程。

二○○四年臺北市政府將「開山農舍」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築」,表彰農禪寺的文化資產價值。目前農舍已規畫為展示空間,裡頭的擺設都回復原貌保存,隨著新建「水月道場」落成,同步對外開放。

▲座落於關渡平原稻田間的農禪寺,從開山農舍、入慈悲門,到新建水月道場工程,樸實的農禪家風一如建築外觀,傳續不變。 (林敬原 攝)
................................................................................................................................................................................................................

【老照片•心故事】(5)

護法願心代代相傳

◎文/陳玫娟•圖/本刊資料

持咒求地的那一夜

自一九七八年聖嚴師父開始在農禪寺講經、主持禪七後,農禪寺已成為大臺北地區民眾學佛修行、安頓身心的心靈家園。然而一九八九年「關渡平原保護區」的公布,卻使農禪寺面臨必須拆遷的問題。

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九日,在農禪寺念佛共修會上,聖嚴師父帶領眾人虔誦〈大悲咒〉二十一遍,祈求順利找到遷建之地。圖為當天晚上,近千位信眾擠滿農禪寺大殿,熱切的護法之心,令人動容。佛菩薩的護佑、僧俗四眾的同心共願,隨後不過數天,即在臺北縣金山鄉(今新北市金山區)覓得法鼓山現址。

------------------------------------------------------------------------------------------------------------------------------------------------------------

鼓手們的護法基地

護法信眾們為了護持中華佛學研究所、農禪寺的遷建工程,一九八九年三月主動發起成立「中華佛學研究所護法理事會」(即後來的法鼓山護法會),推動募款事宜,第一次會員大會就在農禪寺召開。後來信眾們發心擔任勸募會員,組成勸募小組,成為推廣法鼓山理念的第一批鼓手。

圖為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三日,護法會在農禪寺召開會議,聖嚴師父正諄諄期勉每位護法會成員。而鼓手們以農禪寺為基地,一代又一代,傳續著護法弘法的願心。

................................................................................................................................................................................................................

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系列報導【3】即景觀心 巡禮水月

【老照片•心故事】(5)護法願心代代相傳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