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76期 2012.12.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探索禪的起源發展

佛教學院主辦「佛教禪修傳統」研討會 歐美日、臺灣學者多角度深入 彰顯不同時期禪修淵源

▲法鼓佛教學院主辦二○一二年「佛教禪修傳統」國際研討會,各國學者齊聚法鼓山,深入探索禪修傳統的起源與發展。 (張振華 攝)

【黃佳卿/金山報導】當不同的禪修傳統展開交流與對話,會產生哪些可能性?禪修研究如何進行跨科際整合?由法鼓佛教學院主辦的「佛教禪修傳統國際研討會」,十月二十六、二十七日於法鼓山園區國際會議廳舉行,共有來自德、義、比、日、英、美及臺灣一百多位學者與會,透過十四篇論文、五個場次討論及一場綜合座談,探討佛教禪修傳統的起源與發展。

研究議題涵蓋南傳聲聞乘、漢傳菩薩乘及藏傳金剛乘三大佛教禪修傳統,多位發表人兼具理論與實證的禪修涵養。佛教學院也有四位專任教師及一位特聘研究員參與論文發表,為今年首度招生的佛教學院博士班,奠定理論與實踐兼備的禪修研究風氣。

「研討會樹立了佛教學院今後舉辦學術會議的典範!」研討會召集人、佛教學院副校長蔡伯郎表示,今年是首屆博士班招生,研討會主題架構即是依據博士班課程規畫,從二○一二年開始,每隔二年邀集對禪修主題學有專精的學者,進行佛教各支派的交流對話,依序將討論佛教禪修傳統的起源與發展、不同傳統的比較與對話、理論與方法研討、禪修研究的意義與現代社會實踐。藉由一系列國際研討會,樹立以禪修理論實踐與現代社會結合的辦學特色,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之外,提昇研究視野及國際觀。

▲「佛教禪修傳統」國際研討會上,學者運用投影圖片展現研究成果,彰顯不同時期的禪修淵源。(許朝益 攝)

發表人之一的佛教學院助理教授鄧偉仁認為,在校內定期舉辦國際研討會有其必要,十多篇論文都是試圖解釋並釐清禪修的理論和做法,為學生的學習注入多樣化養分,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當天會場以英文及中文為主要發表語言,透過同步口譯,使不同國籍的與會者都能盡情溝通與討論;每場的討論時間,也以攝影鏡頭即時傳播影像,拉近臺上臺下發言者的距離。負責統籌執行研討會的助理教授莊國彬表示,籌備工作從一年前即開始,動員全校專職人員分工合作,終於順利圓滿這場佛教學院第一次自力籌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

漢傳佛教講座 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佛教學院舉辦「漢傳佛教研究方法及現況座談會」,龔雋教 授(右三)、陳繼東教授(左一)與佛研所榮譽所長李志夫(右一)、政治大學教授李玉珍(左二)、佛教學院助理教授鄧偉仁(右二)進行對話。 (黃佳卿 攝)

【黃佳卿/金山報導】十月份的法鼓佛教學院,充滿國際學術氛圍!除了十月底舉辦「佛教禪修傳統」國際研討會,十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七日也邀請國際學者親臨課堂,展開「漢傳佛教研究方法及現況」系列講座,由廣州中山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龔雋、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教授陳繼東,主講近代中國佛教學知識的形成、近代中日佛教交流史。

講座前,佛教學院即先透過論文導讀、課堂討論,加深學生對相關主題的認識,以充分向學者請益。

在七場系列講座外,十一月二日下午還安排一場「漢傳佛教研究方法及現況座談會」,邀請中華佛學研究所榮譽所長李志夫、政治大學教授李玉珍、佛教學院教授鄧偉仁,就臺灣、日本、中國、美國等地的漢傳佛教研究現況,與龔雋、陳繼東教授進行對話。佛教學院研發組表示,往後將持續邀請知名學者,開辦思想史、社會史、哲學、比較研究等學科講座,拓展學生的國際學術視野。

................................................................................................................................................................................................................

惠敏法師赴日 交流災後重建、安寧療護經驗

【本刊訊】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十一月八日至十四日,赴日參加學術研討,除參與「國際入世佛教協會」(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Engaged Buddhists,簡稱INEB)舉辦的佛教論壇,並主持二場「安寧照顧」臨床宗教師培訓工作坊,也應邀到龍谷大學、母校東京大學演講。

十一月八日,法師前往京都龍谷大學,在已故的長尾雅人教授發起的「梵本《大乘莊嚴經論》」研究會中,講演「梵本《大乘莊嚴經論》之研究百年簡史與未來展望」以及「梵語佛典中詩律之漢譯考察──以《大乘莊嚴經論》為例」,並作學術交流,也獲贈「梵本《大乘莊嚴經論》譯注」等資料。

十日, INEB在橫濱市孝道教團本院,舉行「緣起的智慧與幸福的教義」會議,針對「三一一福島核災」災後重建、核子發電等議題,邀請日本和臺灣、泰國、澳洲各界人士,探討地震後佛教支援及民間與政府的對話等。會中,惠敏法師提出「如因陀羅網般的人際間『絆』(kizuna)緣起與賞識生命的素養」,討論文化教育透過網際網路,所產生重重無盡的連繫力量。

十一日,惠敏法師受邀主持由日本全國青少年教化協議會「臨床佛教研究所」主辦的「安寧照顧臨床宗教師培訓」工作坊。十二日,主持由東京淨土宗綜合研究主辦的「佛教徒與醫療者共同合作照護」工作坊。惠敏法師分享自一九九八年開始,與臺大醫院陳慶餘教授等醫護人員,參與「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佛法在臨終關懷的應用」、「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等計畫,幫助學員透過了解臺灣經驗,在日本由臨床佛教學協會籌設重病或末期病患照顧的培訓課程,以發展「居家照顧」,建立臨床宗教師教育與養成的模式案例的可能性。

十三日,法師應邀於母校東京大學的課堂中,對學弟妹分享此次日本行的感想,與如何「學以致用」的佛學研究經驗。

................................................................................................................................................................................................................

越南佛學院訪法鼓山 觀摩教育文化事業

十月二十五日,越南佛學院院長清達法師(左)率同該國佛教學者、宗教局官員等十四人前往法鼓山園區,觀摩臺灣的佛學教育、佛教文化出版現況,尤其法鼓佛教學院為臺灣第一所獲教育部核准成立的佛教學院,成為參訪交流的重點。

交流座談會上,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右)、學士班系主任果暉法師、僧大副院長果光法師、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與越南考察團分享法鼓山辦學的經驗、課程內容,以及佛教雜誌的興辦方針和經營實務。越南考察團此行,主要為了越南佛學院改制大學而來,因此對法鼓山解行並重、結合現代學科的教育方式相當感興趣。清達法師並詢問越南僧侶來法鼓山進修的方式,希望未來有更多法師前來學習,培養越南的師資。(文/陳慧蓉•圖/許朝益)

................................................................................................................................................................................................................

【教育文化新聞集錦】

阿閦佛聚首十週年 開山館特展

【本刊訊】二○○二年,山東神通寺四門塔被盜的阿閦佛頭流轉至法鼓山,聖嚴師父親自率眾將佛頭送回,使古佛恢復原貌,樹立了保護佛教文化遺產的典範,也是兩岸文化交流的創舉。今年適逢佛頭捐贈十週年,十二月八日起,法鼓山園區開山紀念館舉辦「法相重現──阿閦佛頭流轉•聚首十週年特展」,展出佛頭聚首的相關文物、阿閦佛重現法鼓山的殊勝因緣,並呈現此事對世人的啟發。

這次展覽的內容,包括介紹阿閦佛和神通寺四門塔的歷史、阿閦佛的法門及國土、當年致贈阿閦佛頭的籌備過程回顧、佛頭回到山東的修復紀實。由於佛頭來到法鼓山時,園區大殿正在興建,正好啟發大殿佛像的造像風格。法鼓山大殿的佛像如何因此因緣,兼具傳統與創新?歡迎親至開山紀念館一探究竟。

【展出日期】二○一二年十二月八日∼ 二○一三年九月一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每週一休館)上午九點∼下午五點

................................................................................................................................................................................................................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52期12月號

阿閦佛教你不生氣

2002年,法鼓山將阿閦佛頭像捐贈回原處山東神通寺四門塔,至今圓滿十週年;這尊阿閦佛後來也成為法鼓山大殿三寶佛造像藍本。阿閦佛「無瞋」的願行,是我們行菩薩道的典範。本期專題從「認識阿閦佛」、「阿閦佛容顏」、「妙喜在人間」三大主題,介紹阿閦佛本願特勝、妙喜淨土、行化人間的造像演變,以及如何對治「三毒」之根──瞋恚,像阿閦佛一樣對一切眾生不起瞋恚。

什麼是「業病」?學佛以後,「障礙」特別多?「爾然禪話」、「學佛新手Q&A」為您解惑。西洋人過萬聖節愛搗蛋,且看象岡道場監院常聞法師如何不搞鬼、施「佛」法。(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http://www.ddc.com.tw

...............................................................................................................................................................................................................

【教育文化看板】

法鼓佛教學院春季班推廣課程

課程名稱 開課日期 授課教師 上課地點
禪柔正念紓壓瑜伽 12/17(一) 簡淑華 德貴學苑 815教室
禪柔正念養生瑜伽 2013/1/3(四)

【課程詳情】請上網查詢 http://ddbctw.blogspot.com

【線上報名】http://140.134.134.243/ddb_pes/

【洽詢電話】(02)2773-1264

...............................................................................................................................................................................................................

探索禪的起源發展

漢傳佛教講座 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惠敏法師赴日 交流災後重建、安寧療護經驗

越南佛學院訪法鼓山 觀摩教育文化事業

【教育文化新聞集錦】阿閦佛聚首十週年 開山館特展

【法鼓書齋】《人生》雜誌352期12月號 阿閦佛教你不生氣

【教育文化看板】法鼓佛教學院春季班推廣課程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