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探勘未曾認識的自己 找回本來面目

睽違三年,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於9月24日至10月1日在好山、好景、好風光的百丈山國際禪修中心舉辦【初階禪七】,由常捷法師擔任總護法師、常藻法師為小參法師、四位監香法師及十位內外護義工共同成就這場活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115位來自新加坡、臺灣、馬來西亞等地的禪眾踴躍報名,齊聚一堂,精進共修。

封堂後,總護法師以輕鬆的方式歡迎禪眾帶著像渡假的心情來融入禪七的流程,和自己的心來個約會。活動流程涵蓋了八式動禪、坐禪、經行、瑜珈與拉筋運動及佛法開示。每日作息裡,禪眾都有機會於早、午、晚三個時段聆聽創始人 聖嚴法師的禪修開示影片,宛如師父出現在現場為大家開示。

總護法師不斷提醒大家:禪修的過程就是目的,我們的心要從日常的散亂狀態,調整為集中心、統一心,甚至最後達到無心的狀態,必需要有方法。一般上,我們的心在沒有守護根門的情況下,都是六根奔放,魂不守捨,不容易安心。安心要從收心、攝心開始。所謂攝心,就是先讓心寄托在方法上,過程中或許會出現昏沉與散亂,就需要有方法去對治,漸漸地把心安住下來。聖嚴法師比喻這過程就像用扇子要去接一根羽毛,扇子就是方法,羽毛就像浮動的心;倘若少了耐心與恆心,扇子一晃,羽毛就飄走而接不住了。透過參與密集的禪修活動,我們可對方法培養出興趣,並更深層認識自己的心所呈現的不同狀態,同時也能熟悉如何掌握方法而對修行增加信心。

進入第四天的禪期,禪眾逐漸適應與進入狀況,也能比較清楚自己在用方法過程中所產生的身心反應,活動流程開始加入小參的環節,以讓禪眾能有機會與小參法師核對方法與心態是否正確。當中,有禪眾開始體驗到禪悅與法喜,所謂的禪悅就是在用上方法後,心有種安穩、安定與實在的感覺;法喜則是在每日聽聞了佛法開示後,懂得運用苦、空、無常、無我的觀念來看待所有的因緣流動,而心感喜悅。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總護法師在禪期第五天,下午的最後兩支香帶領禪眾到戶外經行。從單純的作息移步到戶外時,一般上心會容易往外攀緣,但因經過了四天身心的收攝,此時就能嘗試提起覺照的心。禪眾不斷地體驗: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與外境碰觸時,對於自己內心所生起的念頭,不去給予任何的判斷與評價,這就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禪眾從每天聆聽的開示中也學習到,作為一位真正的禪修菩薩行者,除了懂得如何掌握自己的心不隨境轉外,同時也必須具備兩種心:即是「出離心」與「菩提心」。出離心就是透過方法的運用,從內心改變而超越煩惱,再進一步地發「大菩提心」,就是實踐「四宏誓願」,在世間達到化世的功能。總護法師補充,菩提心與煩惱心其實也是同一顆心,只要常常提起菩提心,煩惱心就沒有空間生起來了。

禪期來到第六天,適逢中秋佳節,禪眾透過知慚愧、求懺悔,意識到傲慢與強大的自我中心都是修習禪法的障礙。拜懺可以幫助自己消除業報、常常反省,而感恩會讓心變得柔軟。當自我越來越渺小時,便能在覺察與覺照的功能中,時時點亮自己光明的心燈,也照亮他人,讓這份善因猶如蝴蝶效應,聚集更多的善緣。

在解七前晚的大堂分享環節,禪眾都被義工用心的護持而受到感動,尤其是每日用心為大家准備三餐的義工菩薩們。當中有位來自國外的學員,在出發前才獲知自己懷孕了,但這也沒局限了她想要精進禪修的願心,懷孕初期雖讓她的身體常感不適,但能讓她借機練習師父說的「痛而不苦」之心法。

禪七圓滿前的最後一個環節是「三皈五戒與禮祖」。聖嚴法師恭喜大家圓滿了七天的精進用功,並以三寶來祝福諸位。皈依三寶的好處,能使人格成長,增加智慧與增長慈悲。有兩位禪眾在大家的祝福下皈依三寶,並與大眾一起發願生生世世都回到有佛法的地方,好好修行及行持菩薩道。

臨行前,總護法師勉勵禪眾要繼續將佛法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用於生活中,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不忘提起慚愧、懺悔及感恩心,讓自己的生命有所成長、時刻看見轉變的希望。

◎文:葉潮新、林洄如 20231012
◎圖:黃貞全 20231012

相關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