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心 與《楞嚴經》


心 與《楞嚴經》

自從2011年1月,有幸到東初禪寺參與 果醒法師首次開講《楞嚴經》之後,終於又有機緣再次參與2012年7月15-18日,法師在法鼓山溫哥華道場,講解《楞嚴經》。

法師把他將近三十年來研讀、實修《楞嚴經》的心得,用各種方式,引申經典、進代及第一手的故事、分享自己的修行方法及心得、舉各種例子與故事,來講解《楞嚴經》。幫助我們釐清觀念,進一步能將修行和生命結合。幫助我們見到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與佛一樣的心。

法師解釋,“心”像一面鏡子,如實反應所有的現象。所有的現象都是心產生的影像,是心的功能,不是心本身。我們通常把動的現象(妄),誤為我們的心,因而認物為己。眾生會輪迴六道,就是因為把攀緣心當作真心(心)。佛在《楞嚴經》由此開演“心”是什麼?看到東西是心不是眼睛;心本身是不動,不滅,無失,無還,無雜,無礙,不分,超情,超見。這不動的體(心),本自具有明的功能,不需要明外在的東西,才能明。心是無相,它具有照明的功能。心跑到眼睛明東西叫做看,在耳朵叫做聽,在鼻子叫做聞,在身體叫做觸,這是心的種種功能,我們會覺得有一個能看的心,跟一個所看的境。可是真心的本質永遠不會因此而產生能、所。

《楞嚴經》卷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第20頁) 「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第61頁)

法師進而引申了曹洞宗的八對名詞來闡述佛性(心、覺性、空、不生不滅的性)和現象的關係:性和相,體和用,理和事,空和色(有),絕對和相對,不動(靜)和動,真如和生滅,平等和差異。

為了讓我們法師認知、體驗這無失的心是什麼,法師敲引磬後,問我們聽到了嗎?我們回答聽到了。法師沒敲引磬,又問,聽到了嗎?我們回答沒聽到。法師又敲引磬,問我們聽到了什麼?我們回答聽到引磬聲。法師沒敲引磬,又問我們聽到了什麼?我們回答沒聽到。法師問沒聽到什麼?我們回答沒聽到引磬聲。法師說,可是你們還是聽到了。沒聽到是聽到沒聲。有沒有聲音,心都聽到了!

法師勸勉我們把此段經文背起來,在生活中,時時用來自我省察。


《楞嚴經》卷二:「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第75-76頁)

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五蘊是現象界,是心性內的現象,是心性產生的功能之一。而我們因無始以來的習氣、慣性使然,心一動就聚焦到動中的現象﹝「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而已不見本具的湛明覺性﹝「澄清百千大海‧棄之」﹞。

法師指出《楞嚴經》清楚的闡釋地水火風怎樣從心產生,變現出來。原本心沒有虛空。產生能、所後,虛空就出現了。法師以 “虛空是覺性內的一片雲”來作比喻。有虛空以後產生世界,有世界後,產生地水火風。我們的經驗是有個我、虛空和現象。

《楞嚴經》卷四:「見1見 2之時,見3非是見1。見3猶離見1,見1不能及。」(第105頁)


「見1見2之時」,當我們(見)知道,感知到(見2之時)我看見的時候,

「見3非是見1」。第一個「見3」是超越能、所的見聞覺知;是覺性;是智慧。第二個「見1」是有能見、所見之見。亦即超能所的「見3」,不是有能所的「見1」


「見3猶離見1」具有「見3」聞覺知功能的覺性,它是超越這種有能所的見1。


「見1不能及」這個「見3」是有能所的見1所碰觸不到的。我們把有能所的見1當做自己,亦即唯識所說的,第七識以第八識的見分為我。


每個當下的第一念都是超越能、所的見聞覺知(心);若第二念去緣第一念時,第二念已不是超越能、所的心。因為跟第一念互動,變成有能所的第二念。原先的第一念,本來是心,結果從第二念的角度看,它變成第二念的境,而第二念變成能觀的心。

一旦我們去明外面,亦即《楞嚴經》的「一念不覺」,《大悲懺》的「無始闇動」,就產生能明的主體及被明的對象;亦即主、客;亦即能明的心、所明的外境。所以「不明白」就產生「主」、「客」;我們因此輪迴六道。

法師舉例,「我是法師」這句話,我們是有個我聽到一句話「我是法師」。孰不認得「我」是心;「是」是心;「法」是心;「師」是心。開悟者,看到的所有的人、事、物,所有的現象,都是心。亦即,「生因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我們的每一念,本來都是心,但因「無始闇動」、「一念不覺」,因而「性心失真‧認物為己」。

法師解釋,我們所認知的我的身體,是四大,跟其他人的四大,一樣的反應在鏡子,都是鏡子上的影像。但我們會取某四大為我,其他的四大為他人,因而我、他、現象從此產生。法師說,他人和我的關係,就像我們的右手和左手一樣,都是鏡子上的影像。當我們用右手寫字時,寫到手酸時,右手會罵左手不幫忙、會罵左手懶惰、會批評左手嗎?右手會對左手不高興嗎?不會。既然如此,為什麼他人做事做少了,我們會不高興他人呢?看這個不順眼,那個不順眼的呢?罵他人懶惰?批評他人?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這些同樣都是鏡子上的影像,不是嗎?

法師引申「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緣認得性‧不喜亦不憂。」強調發心修行的關鍵點是「用不生不滅的心,來修不生不滅的性」。禪坐時,喜歡並追求輕安、舒服的感受是生滅的心。如此練習,終究看不到不生不滅的性。法師勸勉我們,練習時,不管好的感受或不好的感受,就只是用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看清楚心中浮出的影像,是沒有生命的,不是外面的人、事、物;隨時隨地,所有的感受都接受,清楚自己的念頭和感受。

《楞嚴經》卷四,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第203-204頁)

◎文:郭珍妮 2012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