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家家禪堂,戶戶蓮社

多少年來,佛教徒們對於弘法的認識多半不夠明確。不但不主動向生人勸導以信佛學佛,即使對經常接觸的親友乃至自己的配偶、子女,也抱著所謂「信仰是個人自由,由個人自己選擇」的心態而不加以指引。以致在一個家庭之內,造成家長學佛,兒女信其他宗教,丈夫進佛寺,太太上教堂的情形。這看起來是自由精神的表現,其實卻也因而造成家庭的分離意識。

佛法主張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見和、利和的實踐,否則不易產生真正和樂的氣氛。所以從教主釋迦世尊開始,雖不排斥外道,甚至容許佛教徒繼續供養曾經信仰過的外道,但是亦極力主張三寶弟子應促成佛化社會和佛化家庭的實現。近世紀以來,有識的佛教大德也無不主張佛化家庭的重要。可見凡是已經信佛學佛的居士,都應設法使家人成為三寶的弟子。從解事開始,就應灌輸佛菩薩慈悲濟世的精神,使之日後不至成為問題青少年,並且奠定他們道德觀念和宗教信仰的基礎。

我們不但不能放棄勸導家人親友信佛學佛的責任,還要盡可能地運用各種因緣時機,透過種種方式,使已信佛教的人認識更多,未信佛教的人萌發信心。不過,信仰的力量必須從實際的利益產生。為得這種利益,除應具備基本的佛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修持的活動,唯有修持才能得到身心的反應和感應。此時,佛法的好處會在個人、家庭、事業等方面顯現出來,信心也就漸濃,亦能助長他弘法利生的願心。因此,我們主張把禪堂和蓮社在每一個佛教家庭裡建立起來。

所謂家家禪堂、戶戶蓮社,並不是否定寺院的存在,也不是把寺院的弘化活動轉變為家庭的型態,而是每一村、每一鄰或每一里之內的佛教家庭,互相聯繫,彼此鼓勵,輪流在各家庭定期打坐、念佛或舉辦佛學討論會,由資深的蓮友輪流擔任召集人和主持人,每週至少一次到兩次,愈頻繁愈好。提供集會場所的蓮友不需張羅飲食,準備茶水即可。如果你家房間不夠寬敞,就舉行少數人的集會;如果你家根本沒有可敷使用的房間,可以不提供場所,參加活動即可。這樣可使每一家庭都融入修學佛學的氣氛中。

起初可能有些家庭會不太習慣,甚至覺得很不方便,因而引起家人的責怪或反感。這時要避免以激烈的行動或語言激怒家人,應以委婉的商量、和善的祈求等方式,先讓家人接受你,然後讓他們逐漸親近佛法而接受三寶,如此才能達到佛化家庭的理想。否則個人信佛之後,只到寺院聽聞佛法、念佛參禪、誦經拜懺,家人無法了解你在做些什麼,甚至引起誤會。因此,如果在每一個佛教家裡建立佛堂、禪堂,這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家庭式的禪堂或蓮社,普遍成立之後,依然需要到寺院親近出家的法師,做集體的修行,聽更多的義理,接受更多的指導,或者參加定期的一天至七天的禪坐、念佛等修行活動。這也就是把家庭做為修學佛法、佛化人間的基礎,而以寺院做為進修佛法的道場。

◎文:聖嚴法師 ◎圖: 林雅櫻 ◎摘錄自 《明日的佛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