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文理學院主辦佛教禪修工作坊

探索禪修文獻、現代社會與宗教經驗的意義與挑戰

由法鼓文理學院主辦,中華佛學研究所、聖嚴教育基金會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協辦的「對話與交流:佛教禪修研究工作坊」,十月十六至十七日在法鼓德貴學苑舉行。二十八位學者及研究生從禪修文獻與佛教傳統、禪修與現代社會、禪修與宗教經驗三個面向發表十六篇論文,探討佛教禪修在當代面臨的挑戰。

在禪修文獻場次,文理學院副教授莊國彬探討公元二至四世紀印度哲人帕坦伽利(Patañjali)編纂的《瑜伽經》(Yoga Sūtra)註釋書與佛教思想的比較,指出《瑜伽經》偈頌中的專業術語「心」(citta)、「戒」(śīla)、「三昧」(samādhi)和「智」(jñāna),明顯受佛教思想影響;見弘法師談中觀與八世紀蓮花戒(Kamalaśīla)著作《修習次第》的禪修,闡釋修行從初地到圓滿佛地的十二個階梯,說明修行止觀體系,也採用《解深密經》四種所緣概念「無分別影像」、「有分別影像」、「事邊際」、「所作成辦」與止觀結合;政治大學宗教所助理教授林佩瑩解析《禪祕要法經》、《治禪病祕要法》中,對禪病的討論與對治方法的異同,兩部經不約而同強調「懺悔」為對治禪病的基礎。

「佛教禪修與現代社會」場次,美國布魯克林大學現代語言與文學系教授張嘉如分享北美黃檗宗三代法脈迄今的傳承與禪修方法;文理學院助理教授溫宗堃介紹緬甸馬哈希禪師重要著作《修觀手冊》,其特色以觀察腹部的升降為基礎,依據《念住經》,以正念正知覺知身心現象,終必達成苦的止息;透過腦波偵測來理解心靈狀態,在佛教傳統中可以被接受嗎?慈濟大學宗教所教授林建德以華勒士(B. Alan Wallace)「冥想科學」的意識研究,提出禪修與心意識整合所面臨的局限與貢獻。

輔大宗教系教授蔡怡佳於「佛教禪修與宗教經驗」場次,從修行心理學解析佛教徒與基督徒「祈願」或「祈禱」,是在修行生活中開啟的自我轉化,從個體存有深處湧現內在生命的開展;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劉怡寧,從社會學視角探索全球化的佛教禪修現象,並以法國社會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經歷實際禪修體驗後,對其終極關懷的啟發,以及晚期思想倫理跟真理的探討。

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越建東於議題討論時提出,當代諸多世俗化、現代化等議題,是立基於西方架構的思惟模式,佛學研究應省思如何從佛教角度設定新的理論議題,以回應現代社會,如太虛大師改革佛教、聖嚴師父提出心六倫等;文理學院碩士生馬浪.吉拉雅山則以參與「國際入世佛教協會」的經驗回應,西方的心智與生命研究所(Mind & Life Institute)強調社會實踐,尤其是萃取佛教傳統的智慧,提供現代人的需要,並融合在主流社會中。

◎文:釋演曉 20211102
◎圖:王育發 20211102
◎轉載自法鼓雜誌第383期

法鼓文理學院於德貴學苑舉辦佛教禪修工作坊,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從禪修文獻、宗教經驗等面向,展開對話與交流 。(王育發 攝)法鼓文理學院於德貴學苑舉辦佛教禪修工作坊,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從禪修文獻、宗教經驗等面向,展開對話與交流 。(王育發 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