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心靈小品】了解你的生命價值

了解自己的資產淨值與真正的時薪,並看見自己實際的花錢模式之後,就可以進行下一個威力十足、鬆綁束縛的步驟了。你已蓄勢待發,預備進入健全財務生活的另一個新層次。

現在你可以正確地評估,你的開銷是否值得你用相對的生命力來交換。如同梭羅所言:「一樣東西的代價,等於我必須用多少叫做『生命』的東西才能換來的價值,包括立即可見的或長期來看。」

就在本章稍前,我提供了一個假設的數字,預估你的時薪是二十美元,但若把投入的相關時間與金錢算進去,你實際上只賺了六美元時薪。這當然只是假設,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實際數值。算出實際時薪後,你在花錢的當口,便能立刻看見這筆錢代表了你多少的生命時數。

舉例來說,如果你每個月花六十美元購買豪華級的有線電視節目,而你的實際時薪是六美元,那麼你可以問問自己:豪華級電視節目所帶來的滿足感與樂趣,是否值得你每個月花十個小時的代價來交換。如果你正想買一部車,而且有一個很炫的最新車款吸引了你的目光,但要多花一萬美元,那麼你可以將這筆錢換算成你的生命力:如果以每小時六美元來算,你總共必須付出一千六百六十七個小時,或連續十個月,一週工作四十小時的生命力。

無論你的實際時薪是多少,原則都一樣。我建議你好好檢視每一項開支,然後問問自己,這些開支是否值得你投入那些時間與生命力。記帳時,嘗試從「生命」的角度來思考,質疑自己從這筆消費所得到的價值,是否值得你用掉那些時間與生命力。

或許你會發現,你的某一類開銷經常是無意識行為,而且不由自主,甚至上癮了。而且,生活品質也沒有因為這些花費而提高,或至少以你花掉的生命力來看,沒有等比例提高。或許你會發現,每幾個月買一雙新鞋子所花掉的錢比你想像的多
─即使打折也一樣。那麼,下次你想讓自己開心一下的時候,去運動吧─這可能比進行我那購物狂朋友所謂的「血拼治療」要好得多。

我認識一位女士,她從不讓先生知道自己花多少錢買衣服。每當她感到寂寞或沮喪,甚或只是想慶祝一下的時候,她就會去買衣服,但她會把衣服藏起來,不讓先生看到。她買了新衣服之後,就把標籤剪掉,掛在衣櫃後方,一個月後再拿出來穿。這樣,當先生問她:「這是新衣服嗎?」她就可以說:「不是呀!」幾
年之後她告訴我,記下每一筆開銷之後,她開始了解到,自己「天真」的藉口其實也是一種欺騙,對夫妻關係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後來,她終於對先生坦承自己內心對血拼的掙扎,甚至告訴他,她有時內心空虛時就會去花錢買新衣服來填補這個空洞。漸漸地,他們之間的溝通愈來愈好,婚姻關係也更加和諧。若非他們開誠布公解決彼此間的金錢衝突,就不會有這美好的結果。

多數家庭都偶爾會碰到錢的問題,有些則是長期的沉苛。

由於個性互補的人經常彼此吸引,因此伴侶之間對錢的態度也可能完全相反,例如儲蓄型配感官型,或警戒型配天真型等。若伴侶間的金錢觀互相衝突,就會經常溝通不良。不過,與其陷入兩極化或欺騙的循環,不如懷著好奇心,以不帶批評或指控的態度,問問你的伴侶,他是否真的感受到,自己所花費的生命力換來等值的充實感、滿足感與價值?若想以體貼對方、尊重對方的方式來處理彼此的差異,或許這是個重要的關鍵?或許,這也是培養彼此同理心的一個重要步驟?

我第一次做這個練習時發現,自己的某部分花費其實只帶來了極短暫的樂趣。例如,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會一時興起買很多書,因為我很喜歡讀這些書這個「想法」,而現實狀況是:我根本沒時間把每一年中所買的各類書籍完全消化掉。最後,有許多好書根本還沒讀過就捐給圖書館了。但我不想放棄這個習慣,即使取得這些書需要時間、精力,還要在原本就已書滿為患的書架上騰出空間,看著它們在那裡動也不動地閒置好幾個月,然後才承認說:我根本不會去讀這些書!

每一次買書,我就必須在書架上清出一些書,送到圖書館,然後下次新進一批書時,又重複同樣的動作!當然,因為我不想放棄這個習慣,所以有充分的理由合理化這些重複的購書行為。我告訴自己:買書是吸收新知的重要方式,所以這是個尊重自己的行為。至於解決方式呢,根據我合理化的結果,不是更謹慎地消費,而是購買更多書架!

然而,就在我盯著書架上那些我根本不曾讀過的書好幾個月之後,我心裡開始冒出了幾個疑問。不停購買那些我根本不會去讀的書,到底是否真能讓我吸收更多新知?這樣的花錢方式,真的是一種尊重自己的表現嗎?不是的,我終於了解了,因為它不值得我花費這麼多的生命力。我不只是浪費錢而已,還浪費了寶
貴的生命力。

當你省思自己在每一個類別與細項上花了多少錢時,用你的實際時薪把這個金額轉換成「生命力時數」,這個方法很管用。如此一來,你就可以評估這筆花費是否為你帶來足夠的滿足感與價值,是否值得那些花掉的生命力時數。當然,這個決定唯有你自己才能做。別人不能,也不應該,告訴你限度在哪裡。你必須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評價,做出選擇。

不過,要記得,社會上有許多強大的勢力,是依靠我們對金錢的無意識、依靠我們仍耽溺在「舊好生活應如何」的睡夢中來獲利的。大企業會砸下幾千萬美元,製作吸引消費者不斷「買,買,買!」的廣告,不是沒有理由的。如果我們被他們催眠─ 大部分人皆如此 ─肯定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錢「bye,bye,bye!」

我們被告知:要從自己所買的東西、所擁有的東西來衡量自己的自尊。但是,浪費那麼多小時,甚至那麼多年寶貴的、無可取代的生命力,來從事無意識的消費,這又算是哪門子的尊重自己呢?我們生活在一個鼓吹立即滿足的社會,但我們不曾被教育去反問自己:對於生命中經手的錢,我們使用它的方式,是否能帶給我們長久的滿足?

有多少人因為對金錢的無意識而讓生活運轉不良?這絕非那些沒受過教育、低薪階級、身無長物的族群才有的專利,那些擁有私人飛機、擁有一整個會計師團隊的億萬富翁,也不遑多讓。當人們不用心覺察,或不為生活中的金錢事務負起責任時,後果就會很不堪,無論賺多少錢都一樣。


(摘自 第三章 邁向財務自由的四個步驟)


圖:法鼓佛教學院

文:約翰.羅彬斯
摘自:新好生活:簡單過、快樂活的幸福法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