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齋明義工禪藝傳薪 有禮結善緣

掛在課堂的木架上,有著巧小玲瓏、帶有懷舊風格的手工藝品,都是由法鼓山義工親手製作,預備送給上千位法鼓山長青班的學員,它象徵辛勤而實在的農禪家風,因此非常受到長者們的喜愛。

這樣獨具匠心的文創巧思,是來自法鼓山桃園齋明寺與齋明別苑擔任禪藝課程的李文峰。考慮和李文峰倆人退休後,會無所事事、宅在家裡,妻子姚月鳳先是看到姊夫謝進華、姊姊李寶蓮,10多年來在法鼓山熱心奉獻的身影,讓她心中打定主意,提早規劃退休的義工生活。

姚月鳳說,以前年輕為了養家餬口,李文峰只能暫時割捨對於藝術的興趣,沒想到推薦他來寺院當義工後,卻促成他35年後重拾筆墨,教人寫書法、做手工藝,再次點燃熱情生命的火花。

在書法課堂中,當學員在上完基礎課程後,會由班長張君黛帶領學員放鬆,鼓勵學員練習鈔經,學習讓心不起雜念、保持專注,進而沉澱心靈。張君黛從旁觀察指出,學員在體驗放鬆後,會提昇書寫時的安定度,讓整個氛圍都變得不同。

而上課簡報中,更融入契合內容的聖嚴法師法語,在每一個細節處處都能看見巧思。李文峰希望將書法結合禪法推廣出去,並指出有很多學員原本性格較急躁,但是他來這邊學習放鬆,懂得讓心靜下來後,情緒也變得較安定。

李文峰分享,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曾說練字鍊心等於修習禪定,因為書寫的時候,必須練習「凝心專注」,學員要學習放下念頭、一切放空,心靈自然就會寧靜。他期盼學員不只在書寫上精益求精,更能在人生路上福慧雙修。

在另一項紙黏土的課堂,李文峰也親手設計模具、工具,以及各種可愛討喜、精緻獨特的黏土造型。他分享自己的作品在設計上都會貼近佛教的文化與特色,例如所設計的鼓、木魚,分別代表齋明寺與齋明別苑的特色,尤其是相當出名的齋明寺鼓隊。

由於課程內容豐富活潑,讓許多學員上完紙黏土課後,也隨之加入禪藝義工團隊,而作品所帶來的信心,無形中也帶動起學員奉獻的願心。學員陳瓊雯說,她想當義工的原因是來自於女兒的成長,女兒先前來學習紙黏土後變得更有自信,還讓作品在學校園遊會裡拍賣,幫班上增加班費,讓她也想跟著女兒的腳步,希望能用一雙手做利益眾生的事情。

從埋首製作到與人互動分享,義工團隊經常到法鼓山在各地的長青班,教導銀髮學員體驗紙黏土的樂趣。李文峰說,他未來目標是擴大團隊規模,接引義工透過專業的分工,來做更多的服務奉獻,讓每一份團隊合作的禮物,歡喜連結起民眾與佛法之間的善緣。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說過:「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退休,開啟李文峰等義工們,再一段燦爛的人生,從禪藝的薪火相傳,化為感動生命的心火相傳。他們延續青春時代的熱情,貢獻自己的專業與所長,成為志同道合,同修菩提的法門眷屬。

◎影音、文:林雅櫻 201708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