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12方丈和尚香港弘法記行(三) 法鼓山的「主流」

香港分會的前身,始於一九九四年成立的香港辦事處,最初的共修場地,僅如一個小房間大小。一九九六年,遷址市區灣仔的一處大廈,也僅有二十餘坪空間。二○○二年十月,聖嚴師父與五百信眾赴中國大陸巡禮禪宗法脈,返程特別經過香港,舉行公開講座,當時另一大事因緣,便是為落腳於荔枝角的香港分會新址舉行灑淨。


「我們成立分會的目的,不是為了找錢,而是為了把正確的佛法在香港推動。」那一年聖嚴師父的叮嚀,至今仍是最深切的提醒。四月二十八日午後,方丈和尚與香港的榮董菩薩及曾參與法鼓山社會菁英禪修營的學員,一起重溫師父的開示影片,共同見證香港分會的成長。


這場在尖沙咀馬可波羅酒店舉行的餐敘,是方丈和尚抵港之後第一場關懷行程,當日與會嘉賓近七十人。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浸會大學吳有能教授、香港知名設計師黃炳培(又一山人)、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凌友詩等多位社會賢達同場赴宴,僧團副住持果品法師、香港分會輔導師常炬法師等多位法師,以及特地從台灣前來的護法總會黃楚琪副總會長,則與方丈和尚共同代表僧團及護法總會,向在場菩薩表達祝福與關懷。

在影片中,方丈和尚看到自己一九九六年隨師父到香港弘法的照片,即以幽默口吻談起「非主流」與「主流」之間的差異。就體型而論,在瘦長身型法師居多的法鼓山僧團,方丈和尚自稱是「非主流」,但就修行實踐,則一定掌握「主流」。「所謂『主流』,便是實踐聖嚴師父提倡的法鼓山理念與方法。」 簡潔作喻,深獲在場人士認同。方丈和尚進而邀請大眾加入「主流」,用法鼓山的理念,幫助自己提昇人品,也用法鼓山的理念,淨化人心、淨化社會。


香港是聖嚴師父在台灣及美國以外,弘法次數最頻繁的海外地區,前後計有十次。資深的香港悅眾,將這份難得的法緣,視為護法動力,也是願心的動能。有鑑於分會目前所址,雖由護法陳天明菩薩發心提供,但因香港都更計畫,隨時可能成為分會續存與否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已有購置永久性固定道場的計畫。方丈和尚感動之餘,特別關懷:「購置新道場的因緣何時具足,不必急,不要擔心,只求盡心盡力,隨緣努力。」並且重申,法鼓山真正的建設,以及真正能產生延續性影響力的,在於理念。「如何透過有形的硬體建築,凝聚大家一起共修,實踐、推廣法鼓山的理念,才是道場最重要的功能。」


十八年前,香港菩薩以學法的願心,成為法鼓山第一個海外據點,又以護法的熱心,讓聖嚴師父十次赴港弘法,今則以弘法深心,發願籌設一處永久性道場,為忙碌緊張的香港人心,提供一處安心的道場。方丈和尚讚歎,每位護法信眾都是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的化身,卻也再次提醒,從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提昇自己的人品,成就戒定慧的功德香,仍是法鼓山最重要的「主流」價值。唯有如此,才能以香光莊嚴,莊嚴「香江」。

◎圖文:隨行小組 201205

香港分會的前身,始於一九九四年成立的香港辦事處,最初的共修場地,僅如一個小房間大小。一九九六年,遷址市區灣仔的一處大廈,也僅有二十餘坪空間。二○○二年十月,聖嚴師父與五百信眾赴中國大陸巡禮禪宗法脈,返程特別經過香港,舉行公開講座,當時另一大事因緣,便是為落腳於荔枝角的香港分會新址舉行灑淨。


「我們成立分會的目的,不是為了找錢,而是為了把正確的佛法在香港推動。」那一年聖嚴師父的叮嚀,至今仍是最深切的提醒。四月二十八日午後,方丈和尚與香港的榮董菩薩及曾參與法鼓山社會菁英禪修營的學員,一起重溫師父的開示影片,共同見證香港分會的成長。


這場在尖沙咀馬可波羅酒店舉行的餐敘,是方丈和尚抵港之後第一場關懷行程,當日與會嘉賓近七十人。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教授、浸會大學吳有能教授、香港知名設計師黃炳培(又一山人)、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凌友詩等多位社會賢達同場赴宴,僧團副住持果品法師、香港分會輔導師常炬法師等多位法師,以及特地從台灣前來的護法總會黃楚琪副總會長,則與方丈和尚共同代表僧團及護法總會,向在場菩薩表達祝福與關懷。


在影片中,方丈和尚看到自己一九九六年隨師父到香港弘法的照片,即以幽默口吻談起「非主流」與「主流」之間的差異。就體型而論,在瘦長身型法師居多的法鼓山僧團,方丈和尚自稱是「非主流」,但就修行實踐,則一定掌握「主流」。「所謂『主流』,便是實踐聖嚴師父提倡的法鼓山理念與方法。」 簡潔作喻,深獲在場人士認同。方丈和尚進而邀請大眾加入「主流」,用法鼓山的理念,幫助自己提昇人品,也用法鼓山的理念,淨化人心、淨化社會。


香港是聖嚴師父在台灣及美國以外,弘法次數最頻繁的海外地區,前後計有十次。資深的香港悅眾,將這份難得的法緣,視為護法動力,也是願心的動能。有鑑於分會目前所址,雖由護法陳天明菩薩發心提供,但因香港都更計畫,隨時可能成為分會續存與否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已有購置永久性固定道場的計畫。方丈和尚感動之餘,特別關懷:「購置新道場的因緣何時具足,不必急,不要擔心,只求盡心盡力,隨緣努力。」並且重申,法鼓山真正的建設,以及真正能產生延續性影響力的,在於理念。「如何透過有形的硬體建築,凝聚大家一起共修,實踐、推廣法鼓山的理念,才是道場最重要的功能。」


十八年前,香港菩薩以學法的願心,成為法鼓山第一個海外據點,又以護法的熱心,讓聖嚴師父十次赴港弘法,今則以弘法深心,發願籌設一處永久性道場,為忙碌緊張的香港人心,提供一處安心的道場。方丈和尚讚歎,每位護法信眾都是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的化身,卻也再次提醒,從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提昇自己的人品,成就戒定慧的功德香,仍是法鼓山最重要的「主流」價值。唯有如此,才能以香光莊嚴,莊嚴「香江」。

◎圖文:隨行小組 2012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