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講台 DDM Talks
心靈環保 提昇時代「心」價值
◎楊仁惠
▲果元法師、蔡清彥、楊蓓、蔡旻霓(左至右)分別從禪修、經濟、心理及藝術等層面,分享實踐「心靈環保」的體悟,右一為主持人暨信眾大會專案負責人連智富。 (王傳宏 攝)
|
一場別開生面的心靈饗宴——「DDM Talks」法鼓講台,在信眾大會前夕展開。一千多位先行抵達法鼓山園區的海外、南臺灣信眾,以及觀看網路直播的網友,跨時空齊聚在一起,共同聆聽四位鼓手實踐「心靈環保」的生命歷程。
首位上臺的法鼓山副住持果元法師分享「禪是心靈環保嗎?」法師以在全球各地帶領禪修的經驗,印證心靈環保確實是幫助現代人身心安定的法寶,勉勵大眾學習聖嚴師父的精神,用生命走出屬於自己的心靈環保之路。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分享如何以心靈環保的思維,運用在新經濟時代。他首先說明目前臺灣產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網際網路崛起所造成的影響,再舉美國矽谷成功創業家為例,說明提攜後進、創造生生不息的利他經濟時代已然來臨,因此將心靈環保重視精神提昇、利他的觀念運用在經濟發展中,是未來的趨勢。
「二十年了,為什麼我還站在這裡?」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楊蓓,反思樂於嘗試不同事物的自己,為什麼一直在法鼓山學佛?具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她,體會到禪修「外境動,心不動」的重要,而淨土就在每一個呼吸的當下。楊蓓發願持續精進,繼續在法鼓山學習與奉獻。
心劇團團長蔡旻霓則以兩段影片,分享心劇團至偏鄉巡演的歷程,以及當地小學師長、學童的回饋,期待自己所帶領的心劇團,能帶給人們的「不只是一場戲」,而是心靈自由的啟發。
「從來不曾想過,心靈環保和社會經濟可以如此連結。」來自屏東的徐錦慧表示,這場分享令她獲益匪淺,加上聽完心劇團持續關懷偏鄉兒童的分享,當下生起慚愧心,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心靈環保應該向下扎根,」曾看過心劇團演出的王俊智,十分認同心劇團以表演藝術推廣心靈環保的努力。這場以心靈環保結合禪修、經濟、心理、藝術的「DDM Talks」,示範心靈環保跨領域的體會與實踐,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回響與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