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11期 2015.11.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方丈和尚鼓勵大眾以「抱願,不抱怨」來面對無常,把握生命行菩薩道。講座結束後,方丈和尚一一關懷現場聽眾。(香港道場 提供)

香港道場 啟動擴建計畫

方丈和尚親往關懷 主持皈依、弘法講座

【香港訊】香港道場九龍會址,由於各項弘化活動增加,空間逐漸不敷使用,為使大眾有適合的共修環境,回應香港信眾對佛法的殷切需求,香港道場計畫擴建。為凝聚悅眾共識,特別恭請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主持「眾願成就,護持擴建」勸募專案啟動典禮,以「無常最積極」為題舉辦公開講座,並主持皈依典禮。

十月十七日勸募專案啟動典禮上,方丈和尚以「法鼓勸募十證行」勸勉所有出席的悅眾、勸募會員及護持會員,以募人募心出發,接引大眾來學佛修行。方丈和尚帶領大眾發願,期許大眾都能學觀音、做觀音。

十七日晚上,方丈和尚以「無常最積極」為題舉辦公開講座,當晚九龍會址座無虛席,並安排視訊,在港島會址同步直播,讓大眾能聽聞方丈和尚活潑生動的開示,學習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中。
方丈和尚先解釋現代人往往將無常認為是消極的態度,然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正因為無常,才有努力的空間和轉變的可能,只要心念轉變,人生時節也會跟著改變,處處皆有生機。

「慚愧是一面鏡子,好比清淨的法水,能令自我成長。」方丈和尚鼓勵大眾常存感恩心,以知足、謙卑而不自卑的心,常慚愧、懺悔。方丈和尚進一步說明,正因為無常,修行更要在日常,要時刻觀察自己的心念,運用禪修、念佛的方法,提起正念和覺性,將雜念轉變成淨念,從而持之以恆,成為習慣和性格,便能「轉化個性,淡化習性,淨化心性,回歸自性。」

「四安和四要都是安定人心的主張,心安才有平安。」最後方丈和尚鼓勵大眾,把心靈環保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當下,以抱願而不抱怨的態度來面對無常,用智慧轉境,把握生命行菩薩道。

十八日下午的祈福皈依典禮,有坐著輪椅來皈依的老菩薩,更有父母帶著小菩薩一起來皈依,方丈和尚親自為一百五十位民眾授三皈五戒與開示,鼓勵發心學佛者受持五戒,淨化自己,為社會帶來正向的能量。

........................................................................................................................................................................................

【2015 佛化聯合祝壽】

感恩家中寶 念佛最養生

▲信行寺長青班菩薩的帶動唱,帶來「旭日又東昇」的銀髮活力。(信行寺 提供)

▲一份結緣禮,一份祝福心,祝福家中寶健康又快樂。(農禪寺 提供)

【本刊訊】第二十二屆法鼓山佛化聯合祝壽,自九月四日至十月二十五日陸續在全臺各地分院與辦事處,舉辦祈福法會和慶生活動。其中帶動唱特別受到歡迎,當歌詞唱到「念東念西、念大念小、不如來念阿彌陀佛」,許多長輩聽了不禁莞爾,歡喜學習隨喜讚歎的養生之道。

參加農禪寺祝壽活動的百歲人瑞李不提到,她的養生祕訣就是時常念佛,佛在心中,自然心無罣礙,保持長青。偕同公公和孩子參加農禪寺場次的林月美,肯定佛化祝壽的教化力量,使長輩和子孫都能受惠。她表示,在外聚餐賀壽多流於形式,這次首度體驗佛化祝壽後,發現既能孝親,也讓家屬有機會親近佛法,共同追求心靈提昇。

信眾江果弘則分享,今年他因出國,無法親自為父母慶祝八十大壽,所以幫他們報名在羅東高中舉辦的佛化聯合祝壽。他的母親初次體驗佛法後,驚覺自己也是碎碎念一族,現在開始會跟親朋好友分享,把「碎碎念」改為念「阿彌陀佛」了。

各地的感恩奉茶儀式,巧妙融入了佛法理念,信行寺義工幫長輩梳妝打扮,帶他們走「星光大道」進入大殿;羅東辦事處以茶禪方式進行奉茶,並由法師帶領做動中禪;寶雲寺則安排「默契大考驗」、「夢想清單」,讓子女對父母的喜好與夢想,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彰顯孝道與傳承意涵。各地長青班、讀經班和其他在地社團也獻上相聲、歌仔戲、國樂演奏、健身操和帶動唱等表演,現場歡笑不斷。不論是初次親近佛法,或是長期護持法鼓山的長輩與家屬們,都能從中感受關懷,進而願意學習佛陀智慧,追求生命成長。

各場祝壽活動上,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也藉由影片為所有長輩開示,勉勵大家活到老學到老,透過「學習、健康、活力、分享」照顧自己,也能關懷家人,樂齡生活必定更加精彩。

.......................................................................................................................................................................................

接引大小信眾 安和分院新開念佛班 童趣班

▲童趣班第一天,活潑的小朋友讓安和分院好不熱鬧,菩提種子在趣味的課程中萌芽。(李傳三 攝)

【本刊訊】延續暑期樂夏班、兒童心靈環保體驗營的法喜,安和分院於九月份起開設念佛班、童趣班,以創新學佛課程,為不同年齡層的社會大眾,種下菩提種子。

每隔週四早上九點舉行的念佛班,九月十七日首先開學,逾三百人坐滿大殿,在悅眾引導下,誦念《阿彌陀經》、繞佛,聆聽聖嚴師父關於淨土法門的影音開示。此外,安和分院更邀請三學研修院男眾副都監常遠法師,分享自己的念佛體驗,以及師父教導的心得。

常遠法師勉勵大眾,念佛當口念、耳聽,心中還要憶念佛的莊嚴及功德,每一聲佛號都應當具足這三個條件。念佛或做任何事,都要心意真誠懇切,心嚮往之,再加上定課、參加共修,熏習久了,生活中自然而然時時提起佛號。法師翔實解釋念佛的利益,希望大眾經常念佛,向佛學習慈悲和智慧。

念佛班除了念佛共修,並安排佛法講座、法鼓八式動禪。融合念佛、禪修、聞法的課程,受到熱烈回響,有人即使甫出車禍尚未痊癒,仍全程參與共修,把握殊勝因緣。

專為國小學童設計的童趣班,九月二十日登場,六十位小朋友讓安和分院好不熱鬧。「為什麼要來參加童趣班呢?」對於監院果旭法師的提問,小朋友們熱烈回應。國小一年級的陳信叡大聲說是來學習「做好人」,四年級的衛乃菁則說來學「做樂善好施的人」,還有人回答來「學習說好話、學習佛法、學習禮佛、學習感恩惜福」等。

週日開設的一系列童趣班課程,不僅有趣味的佛曲、故事,也透過簡單的禪修及讀經,培養兒童的專注力及情緒管理能力,還有多元的創作練習,從中培養觀察力和創造力,希望小朋友開心地學習生活佛法,讓心靈環保美善的種子,發芽茁壯。

.............................................................................................................................................................................................

【東初禪寺念佛禪五】

綿密用方法 精進有法喜

▲念佛禪五圓滿後大眾合影,互相提醒生活中要時時提起佛號。(東初禪寺 提供)

【鄭淮芝/象岡報導】把握夏季的最後長週末,紐約東初禪寺於九月四至九日在象岡道場舉辦念佛禪五,由東初禪寺住持果醒法師帶領,共有六十一位襌眾參與,除了紐約及美東的新澤西州、康乃狄克州、麻塞諸塞州,亦有遠從加州、密西西比州及加拿大多倫多而來,約有三分之一的禪眾是首次參加念佛襌。

每天早齋及下午的第一炷香,聆聽聖嚴師父的影音開示。開示中提到,禪修是逐步把散亂心修到集中心,再到統一心,最後達到無心,而念佛禪也是如此,只是在程度上有事一心、理一心及有相和無相的分別。

修行念佛禪的方法,從始至終只專心念「阿彌陀佛」一句佛號,最後念到佛號消失了,沒有了念佛的人,所有煩惱亦已不生,達到明心菩提的境界,那時自然生起與佛相應的清淨、慈悲及智慧心,這就是自心淨土的出現。所謂「心淨國土淨」,因此對接觸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會感覺如西方淨土般的美好莊嚴,生起感恩及感謝的心,不但感化了自己,也感動了他人,進而成就人間淨土。

每晚藥石後,果醒法師不僅會將聖嚴師父開示的重點提出來討論,更提醒大眾,修行時還是要從有相念佛開始,當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時,即可開始提話頭「念佛的是誰?」亦可用默照,並要大家時時提起佛號,走路、吃飯、洗手都是「阿彌陀佛」。

心得分享時,有位老菩薩表示,之前都是打默照禪,這次參加念佛襌,跑香、坐念、默念安排得綿綿密密,雖然一刻都不得休息,但最後感受到的法喜,真是難得而珍貴。

.............................................................................................................................................................................................

【虎尾共修處舉辦座談】

農安食安 心安平安

▲副住持果祥法師於斗六人文有機市集中,向大眾介紹心靈環保農法。(虎尾共修處 提供)

【本刊訊】虎尾共修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及斗六人文有機市集共同舉辦的「農安食安,心安平安」座談會,九月十九日在雲林縣斗六市人文公園舉辦。法鼓山副住持果祥法師與斗六市市長謝淑亞、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李傳房、工管系教授袁明鑑、雲林縣政府農業處科長張文東、雲林地區農友李靜瑤和陳櫻花,一起分享「用愛心從事耕種,以友善保護環境」的發心。

果祥法師首先說明法鼓山推動的「心靈環保農法」,就是在務農中體驗、實踐佛法。尊重生命、愛護大地,保護食物鏈的完整,如此種出來的蔬菜水果,雖然外觀不一定完美,卻是健康、安全的。

李傳房院長介紹農業文創的設計成果,工管系教授袁明鑑說明,透過資訊平臺,可以協助農民農作產銷更順暢。謝淑亞市長分享斗六市的農村社區營造,為社區經濟開創新的命脈。縣府農業處張文東科長代表公部門,說明雲林縣政府協助有機農業的政策。

李靜瑤與陳櫻花則分享個人的農作經驗。李靜瑤接觸自然農法後,更覺得需要向大自然謙卑地學習,施行五年之後,發現農場土地不但愈來愈健康,農作物也展現更堅韌的生命力,散發濃濃的天然蔬菜香。陳櫻花從二○一三年開始,在雲林縣二崙鄉採用秀明自然農法耕種,並於農場開設「共學園地」,讓大人小孩共同參與,認識從一粒種子到餐桌食物的「食農教育」,希望一起努力營造「人間淨土」。

.............................................................................................................................................................................................
 

香港道場 啟動擴建計畫

【2015 佛化聯合祝壽】感恩家中寶 念佛最養生


接引大小信眾 安和分院新開念佛班 童趣班


【東初禪寺念佛禪五】綿密用方法 精進有法喜


【虎尾共修處舉辦座談】農安食安 心安平安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