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03期 2015.03.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在白雪覆蓋的象岡道場,僧眾度過精進修行的「冬安居」。(象岡道場 提供)

【象岡道場僧眾「冬安居」隨筆】

冬安居,心出發

二○一五年第一個月,美國舉行三十年來首次「冬安居」,

僧眾在白雪紛飛中精進用功,本期分享這場寒冬「心」體驗。

◎釋常慧

▲法師們在冬安居中,重新思考出家的意義、心態與重心,讓有點疲累的心,再度充電、被激發起來。(象岡道場 提供)

象岡的冬天,非常美;當然,也很冷。在象岡冬安居,真的「很冬天」。

元月十二日至二十二日,東初禪寺、象岡道場的七位女眾法師、三位男眾法師,在寧靜的內外環境中,難得地放下萬緣,以打坐、拜佛、拜懺、經行,聆聽聖嚴師父的影音開示,共同度過精進用功的十四天。

開始的四天為「前行方便」,以調身為主,除了必須隨眾的早晚課、早午齋外,其他時間可以依個人狀況,或休息、或到禪堂用功。之後七天,是以「禪七」的作息為主,聆聽師父在一九九八年僧眾禪七的開示。最後三天,則是分享、交流、戶外禪,讓平日到各處弘法的師兄弟凝聚道情。

一夜醒來,打開門,就是一片鋪天蓋地的雪白,路,要自己走出來,那種沉靜的喜悅是只有在象岡「冬安居」,諸佛菩薩給的優待。就看誰是第一位「開路先鋒」。

當一天精進用功結束,推開禪堂的門,一擡頭,滿天繁星迎面而來的驚喜,頭腦頓時清明無染的寧靜祥和。這也是只有在象岡「冬安居」,才有的護法龍天愛護,讓我們一路擁抱著滿心的「星光」,散步回寮房。

休息是為了走長遠的路,雖然有四天的前行方便,多數人都在第三天就漸漸進入禪七的作息狀態,環境與身心,息息相關。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聖嚴師父的開示,大多數法師是第一次聽這些內容。當年的師父用心良苦,聽得我們感觸良深,初發心再次被提醒,有種重新出發的感覺。這個禪七,禪修方法的熟練或深入與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新思考出家的意義、心態與重心,讓有點疲累的心,再度充電、被激勵起來!讓快要「冬眠」的心,因為靠近了火爐邊,而再度溫暖起來。

禪七結束了,走出禪堂,進入禪林,又是另一番風光,大家的心情也不一樣。腳邊細瑣的冰雪聲,伴隨著隨風飄落的雪花,這樣的戶外禪,真的只有在象岡的冬天才能體驗得到。走了一個早上,身體一點都不冷,內心非常溫暖,再看看身旁一起同行共修的師兄弟,這多生多劫修來的法門眷屬,怎能不加珍惜?

冬天的樹林,最大的特色,就是「一覽無遺」。春夏之際的樹葉,總讓人看不清樹林的內裡,到了秋冬,掉落一身遮掩,原來樹林沒有想像中的深不可測,原來竟是這般「什麼都沒有」的簡樸。整個大地,是天然的黑白景致,純淨得讓人無法言語,徒留一縷縷輕煙,飄散無蹤。

..............................................................................................................................................................................................

【聖嚴師父小故事】

師父幫我找工作

◎劉世一

來美後一直渴望接觸佛法,終於有一天,一位朋友帶我到東初禪寺,從此每星期都準時來聽聖嚴師父講經。

師父很重視青年學佛,有時候年輕的父母帶小朋友來聽經,還得一邊照顧小朋友,無法專心。師父看到了,問我能不能幫忙照顧?我很歡喜地承擔下來,師父每次回東初禪寺都會來兒童班關懷。辦了四年的兒童班,因為沒有場地而結束,師父還開玩笑說:「你失業了,師父再幫你找份工作吧!」

兒童班結束後,我又開始恢復聽經,鈍根的我有次在師父講經時打瞌睡,當時師父舉了個例子說:「早上起來,果元法師對我說,今天時鐘撥慢一小時,可多睡一會,可是我再也睡不著了,這叫真悟;我講經時,下面有人在打瞌睡,旁人推醒他,過一會兒又睡了,這叫假悟。」經師父提點,從此以後,我再沒打過瞌睡。

一九九四年小妹的七歲兒子突然往生,小妹痛不欲生,不知為何如此。師父要我帶她來東初禪寺,關懷她說:「小菩薩來世間走一趟,就回去了,沒了煩惱,也沒了痛苦。」小妹因此走出傷痛。

..............................................................................................................................................................................................

【方丈和尚會客室】

活在當下,佛在當下

◎果東法師

人生的旅程,難免有苦有樂、苦樂參半,甚至有些人感嘆苦多而樂少。究其原因,環境條件的限制與磨難,或許是苦的來源,然而多半的苦,緣於內心的扭曲不平。因此佛法講,在我們尚未出離煩惱,得清淨解脫之前,一期一期的生命,往往在六道輪迴不已;更有甚者,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之中,很可能已在六道流轉。

有位信眾與家人相處和樂,自認很有福報,擁有全家人的關懷。然而自從家中有了新成員,一度使她無法適應,顯得患得患失,總覺得家人對她的關懷不如以往。不久之前,她才首度表露心中的不平,透過書寫向家人表達慚愧、懺悔,還問我:「心念如此染著,會不會墮地獄道?」

我告訴她,真心發露慚愧、懺悔,是難能可貴的勇氣,代表誠實面對自己的心,尤其是苦的體驗。佛法講的苦,主要是指心理不平衡,心不甘、情不願。即使不說傷人的話、不造害人的行為,也可能常被苦受所逼。也就是說,地獄、惡鬼、畜生道,很可能近在身旁。

我們的心,可以很柔軟、很慈悲,只因貪、瞋、癡等煩惱作祟,變得剛強頑固、難調難伏。當我們見到家人、同事或是友人的缺點,很可能正反映自己已陷入煩惱,已被外境所轉。認知煩惱、調伏煩惱,練習不被外境影響,而修正自己身語意行為的偏差,則是修行。

在佛教所有修行法門之中,反省檢討、慚愧懺悔,是共同重視的心行。其中,以洗滌身心染著,使身心清淨得安樂,是為心要。坦然面對自己的心,改正遷善,讓我們的心不再受委屈、被扭曲,則是另一層深意。心不受扭曲,當下便已脫離造惡因緣,而從清淨的一念,體驗心內、心外無差無別的安樂淨土。

因此,我勉勵她:「從現在開始,練習不生氣;一旦生氣,或是發脾氣、生悶氣,就要反省檢討,慚愧懺悔。學習把握現在,珍惜當下,便能活在當下,佛在當下。

..............................................................................................................................................................................................

【上了一堂生死課】

彌陀淨土再相會

◎藍智義、智輝、慧燕(新加坡)

▲藍智忠菩薩(前排右一)在參加共修活動後,與僧團法師、新加坡悅眾合影。(新加坡護法會 提供)

我們慈悲又敬愛的大哥藍智忠菩薩,在祥和平靜的氣氛下,與母親的輕鬆交談中往生了。

原本大哥的化療正告一段落,滿心以為會康復之時,卻得知病情復發,到臨終,只有五個星期的時間。這讓我們深深體會到生命的無常,更深刻地體驗到生命只在呼吸間,平時就要積極地學習,以平常心面對無常。

大哥長期擔任法鼓山新加坡護法會的悅眾,定期參加共修,而平日修行的工夫在病中受到極大的考驗。承蒙法師與眾多菩薩的鼓勵,大哥才能在生命中最後的每一刻,就像打了強心針一般,不斷提起正念,也更能清楚地知道把身體交給醫生,把生命交給佛菩薩,面對每一天的身心挑戰。

臨終時,感謝菩薩們圍繞在大哥身邊助念,感謝法師為大哥開示:「放下萬緣,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以直心念佛回歸淨土,總結我們彼此一生之善緣!」這也提醒我們要保持一心,收起難過與悲傷,轉用平靜感恩的心,齊念「阿彌陀佛」聖號,願彼此能在極樂淨土共相會。接下來幾天,大眾不斷持誦「阿彌陀佛」,在一聲聲佛號中,送大哥走完此生的最後一程。

這一路能平穩地度過而善終,這一切圓滿的因緣,除了大哥自身的修行之外,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善緣圍繞。大哥示現生死,讓我們感受到佛法慈悲的力量,並且了解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死亡的無知,佛法讓我們真實面對生命的無常。大哥也以身示範,他生前最後一個心願,就是把骨灰送往臺灣「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植存,回歸大自然,不少人知道之後也詢問與了解植存一事。

我們全家人代表大哥向法鼓山表達無盡感恩。也感謝大哥讓我們與阿彌陀佛結上更深的淨緣,我們一心念誦,祈願在阿彌陀佛聲中相會。阿彌陀佛!

.............................................................................................................................................................................................

【修行路上】

禪,讓我看見自己

◎陳芃圻

從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我,幾乎全部的時間都和社會的苦痛面共處,長期下來,感覺自己的生命力漸趨匱乏。

因緣際會踏入法鼓山,從初級禪訓班感受到禪修安定的效用,又從社工禪修營中發現自己早已被緊湊的行程、不離身的3C產品所制約,清楚地看見自己無法專注當下。

體驗到禪修的益處後,決定每日早睡早起練習打坐,雖然懶散心和怠惰心天天來攪局,從「時間怎麼還沒到」的不耐煩,漸漸被「時間怎麼到了」所取代,工作中能用更多「無我」的心,看待周遭的人、事、物,進而理解、尊重和接納,生活步調也從急促變成緩慢而自得。

這才發現,原來我是帶著助人的專業架子,誤以為能掌握互動關係的背後,就是同理心;以為居高臨下的指導,就能解決問題。其實我只是站在專業的高臺上,自以為是地對他人頤指氣使。

自從走進禪修大門,讓我更真誠地看見並接納自己。與真實的自己和平共處,才真正有機會從專業高臺走下,走入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擁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因為對生命的理解,感受到生命的真,讓我學習在自己和他人生命中自由來回,找到生命源源不絕的動力和祝福。

.............................................................................................................................................................................................

【象岡道場僧眾「冬安居」隨筆】冬安居,心出發

【聖嚴師父小故事】師父幫我找工作

【方丈和尚會客室】活在當下,佛在當下

【上了一堂生死課】彌陀淨土再相會

【修行路上】禪,讓我看見自己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