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01期 2015.01.01 出刊
 
要聞 2014大悲心水陸法會特別報導(1) (2)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護法關懷 
   

▲在「探索心視界」活動中,同樣語言經過各自解讀,畫出來的圖案全不相同。生活上一切現象,不也都由我們的心創造出來? (青年院 提供)

年輕的心 相約法鼓山

二○一四年十月底,馬來西亞道場舉辦了「心靈環保青年營」,

由法青成員擔任的小隊輔,以及各地參與的學員,

在這場「身心SPA」裡,有哪些體驗呢?邀您分享年輕心靈的收穫和成長。

學習放下自我

◎陳宥任(營隊小隊輔)

去年(二○一四年)暑假尚在服兵役,由於力求完美的個性,把身體弄垮了,休假期間回到青年院,當時內心「愁雲慘霧」,想找法師「吐苦水」。傾談之間,法師提到馬來西亞將舉辦活動,問我想不想到海外走走?算算十月份退伍,時間剛好配合,便答應擔任小隊輔。說來神奇,隔天早上軍中打來電話,通知我收拾行李,準備退役。我竟然提早兩個月退伍了!

沒多久,法師說小隊輔帶領團隊,要企畫活動教案,內容包含平時在法青會學到的生活佛法和禪修體驗。接下來,我們緊湊地開會、討論教案、排演戲劇。這期間,還努力查資料、找法鼓叢書、向法師請益,終於完成了教案。我和另一位夥伴設計的教案是「探索心視界」,希望透過視覺上的錯覺,讓學員覺察生活上的假象,進而延伸探討何謂「實相」,以及視覺上「取相」與禪修的關係。

準備教案時,不但體會到「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排戲時,更不斷學習放下自我、融入角色。自己在意的事物,別人未必一樣,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自我糾結、鑽牛角尖?執著完美、在意別人眼光,意義何在?了解「心」如何被假象蒙蔽後,便暗自發願;往後要以更豁達的心胸,包容所面對的一切。

擔任小隊輔,不但要練習自我觀照,更要觀照他人身心狀況。對自己,覺察情緒起伏;對他人,學習傾聽、理解學員需要。營隊期間,我們這組有來自英國的夫婦、想認識佛教的朋友。一開始擔心語言上的障礙,馬來西亞學員多用廣東話,英國學員說英文,加上自己的「臺式中文」,三種語言如何溝通?幸運的是,成員英文能力都不錯,分享時以中、英雙語進行。學員相當珍惜這次因緣,每個人都十分投入活動。

返臺前離情依依,每位小隊輔、學員、義工菩薩,我們相約在法鼓山吧,並約定學佛路上,世世相遇。

喝下了感恩茶

◎紫恩(營隊學員)

青年營裡,印象最深刻的是「心靈茶禪」。活動開始前,一聲大磬,將大家的心收攝起來。第一杯茶,感恩茶。腦海閃出好多人,在生命中遇到的人、事、物,都是感恩的對象。感恩的分量一樣,但明信片只有一張,於是決定寫給引領我和家人走入成佛之道的人,感恩她不離不棄,帶著我們實踐佛法。當明信片交給她時,心裡明白她並不在意有沒有人感謝,只要好好學佛,用佛法來利人利己,就是對她最大的感恩。

第二杯茶,祝福茶。主持人請我們在菩提葉上,寫下最幸福的事,我寫了「法鼓山」、「自在」,茶主人則寫了「學佛」。自己為何不寫學佛?那是因為親近法鼓山後,才開始認真學佛;更因為聖嚴師父教導的方法,才體會「自在」的幸福。

營隊活動前,由於工作關係及一些因素,曾想在營隊圓滿後,向佛菩薩告假,暫時不參與法鼓山的活動。然而茶禪當中,再次回顧在這裡相遇的因緣,突然間,希望繼續為佛法奉獻的心,更加積極起來。 這次青年營,讓我心懷感恩,直到現在,心裡對所有人、事、物,仍帶著滿滿的感恩。感恩法師們的慈悲和體貼、小隊輔們全心投入和溫暖笑容、義工菩薩的用心……,一期一會,期待與大家再相見。

..............................................................................................................................................................................................

【聖嚴師父小故事】

用點心就行了

◎吳淑芳

有一年在東初禪寺,行程忙碌的聖嚴師父告訴我,隔天有一點時間,希望重新制訂幾條禪修規矩,包括:報到、禪堂、齋堂、寮房、醫藥、交通等六個部分。第二天,帶了紙筆上寺院二樓找師父。

「就這樣呀,錄音機呢?」師父問我。

「師父啊,只寫規矩嘛,不需要吧?」我回答。

師父看我一眼說:「好吧,開始吧。」

一個多小時之後,師父將六個不同地點的規則講完;半個小時後,我將修改好的規則念給師父聽。

「我好像不是這樣說的。」聽了師父的話,我的心慌了。事先認為規矩不就是這個不行,那些不可以嗎?自做聰明、自以為是,這下不得了。

看到我手足無措,師父輕輕地說:「我們再來吧!」

這次我全神貫注,一字不差地寫,不知不覺從原先坐的椅子上,移動到師父的桌子前跪下來寫,深怕漏掉什麼。

從那天起,我就避著師父,知道師父坐在齋堂前面,就改從後面樓梯走。

過了二天,我在圖書館抄寫東西,師父走進來,拿起我寫的東西說:「其實你可以寫的,看這寫得多好!用點心就行了,不要放棄。」

我心裡清楚,師父用這個方法讓我恢復信心。事隔多年,每當想取巧走捷徑,總會想到這個小故事。

..............................................................................................................................................................................................

【方丈和尚會客室】

與孩子一同學習放鬆

◎果東法師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想要忙裡偷閒,將步調放慢、放鬆,似乎很難。而凡事求快,容易導致急躁、注意力無法集中、拖延等身心現象,又被稱為「快節奏症候群」;不僅成年人如此,同樣見於學童身上。有趣的是,有些家長只看見孩子的問題,卻無法覺察自己正是「快節奏」潮流的推波助瀾者。

有位母親帶著家中的小男孩來見我,兩人互動很好,就是擔心孩子有急躁的過動傾向,凡事三分鐘熱度。這位小朋友的表達與理解能力都很好,他說,並非什麼事都耐不住性子,只對「某類事情」不感興趣:不想做功課、不想練琴,只要與學習有關的事,統統不想做。我便問他,想做的是什麼?他說,想吃、想玩。

其實,小朋友對自己的行為及行為背後的因素都很清楚,原因就在於學習的定義。若因家長期待,或對分數的要求,而使孩子產生抗拒學習的心理,家長也應正視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這位小菩薩也說,他不是不想學才藝,比如特別煩的時候就想畫畫,畫不好撕掉,繼續再畫,漸漸也就不煩了。

當我問道,剛開始畫不好而撕掉,與繼續再畫,情緒轉為安定,哪裡不同?他很明白地告訴我,因為後來比較專注了。我便分享,前一秒撕畫,而在下一秒專注,是因身心放鬆產生的結果。因此,有沒有可能每天練習放鬆?在家、在學校,或是上學、放學途中,都可以練習,就是一分鐘、五分鐘都很好。重點在於過程,不因執著成果而導致壓力,如此,學習就會變得很有趣。

他點頭說好,還告訴我,母親的個性也很急躁,常因說錯話而在事後道歉。小菩薩的母親尷尬又欣慰地說,孩子非常懂事,雖有某些事使她擔心,也已學習調整;又像一面鏡子,讓她看見不安的自己。因此,她感恩說道:「孩子是我的小菩薩。」現在母子倆互相勉勵,每天都要練習放鬆,共同成長,讓身心愈來愈安定,享受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

【發現習氣】

十個月的「體育課」

◎顏常如

每個人都上過體育課,不過,我上的「體育課」,跟體育活動沒有關係,是關於身體教我的一些體驗,是關於身體、也非關身體的一堂課。

身體的感受有很多種,有些讓人喜歡,有些使人厭煩。雖然常常想起要練習「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但舉凡痛、癢、麻、脹,多半不是好玩的事。好巧不巧,我碰上了其中的一種「癢」。

話說二○一四農曆過年前後,腰臀微微出現搔癢,剛開始只當成被蚊子叮,不以為意。過了一陣子,開始往大腿與背部蔓延,才引起注意。研究一下皮膚癢的軌跡,發現只要手抓過,必然留下痕跡。如此癢的範圍不斷擴大、轉移,變得愈來愈難以忽略,如此十個月增增減減,好了又發、發了再好,反覆至今。

有時候,學著欣賞這些痕跡,腿上有狹長的北美與南美地圖、背上有龜殼花紋。去看醫生,只說血很健康、肝沒問題。幸好這個症狀對我不錯,臉上、手掌它還不會去,不會嚇到家人以外的同事與朋友。

除了學著跟它相處、欣賞它的「藝術成就」,最有意思的就是發現習氣。我發現「癢」跟習氣非常相似,不管你有沒有發現,它就在那裡等你,等到發現了,它早就擴散。只要不經意刺激它,就會明顯茁壯,除非有意識且謹慎地遠離它,才有可能稍稍倖免。一旦它擴散,還不能帶著太多注意看著它,只能知道它、練習忽略它,才有機會縮小,但不見得就此消失。最後一項,就是當不癢的時候,就會忘記癢的所有不愉快,一如看不見習氣時,完全不能警覺它對修行的損傷。

這十個月,如履薄冰地上著藝術欣賞課、身體修養課,還要學多久不知道。唯一確定的是:這是一個特殊課程,不會開給每個學生,既然上了,就要勉力學習。如果這是生命的一份禮物,就練習去欣然接受;如果是身體的一種試煉,就試著感恩這堂免費教學。不論如何,這堂「體育課」,至今還沒完全下課。

.............................................................................................................................................................................................

【年輕的心 相約法鼓山】
學習放下自我


【年輕的心 相約法鼓山】
喝下了感恩茶

【聖嚴師父小故事】用點心就行了

【方丈和尚會客室】與孩子一同學習放鬆

【發現習氣】
十個月的「體育課」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