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98期 2014.10.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法師們長年累月到全球各地弘法,孜孜不倦教誨眾生,散播佛法種子。圖為果醒法師七月份至舊金山帶領戶外動禪體驗。(舊金山分會 提供)

心中的媽媽

舊金山分會於七月份, 網路直播果醒法師主講的佛法課程「無我的人生觀」,

住在洛杉磯的慧靜菩薩透過線上聽講,省思這多年來,聆聽法師弘講的心路轉變,

本期分享她的領會與成長。

◎鄭慧靜

「心中的媽媽」是東初禪寺住持果醒法師演講時,幾乎會用到的比喻。

第一年聽講,理直氣壯地參與和法師辯論的行列:「『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那會是誰?」第二年又聽到這個比喻時,心中雖不認同,但沒再去爭辯,而是把目光投向道場幾位老參,看到前輩們「老神在在」,乃至閉目養神。後來慢慢地,自己也被熏習出些許涵養。

第三年,不再盯著前輩看,腦中直接打妄想,記得那次法師演講主題是《六祖壇經》的〈無相頌〉,印象深刻的是,法師鼓勵我們試著將它背下來,當時心裡猛然蹦出五個字:「絕對不可能!」

第四年,洛杉磯終於有了道場,不過法師已許久沒來為我們說法,挺懷念的,除了「心中的媽媽」那一段。

有一天夜裡,突然在夢中被氣醒,打開燈坐起來,氣還在往上竄。雖然已經意識到那是個夢,奇怪的是,仍有想找人家吵架的衝動。這個時候,果醒法師那段「心中的媽媽」突然蹦進了心裡:「情緒是自己想出來的,心裡的人不是真的……」愈想愈能體會,當即信服果醒法師所言「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只是沒料到會是在這樣一個場景。

然後,趕緊將當年〈無相頌〉的講義翻了出來,一張紙上面,密密麻麻排著十個字、十個字一句的經文,還有自己那些張牙舞爪的筆記。

如今〈無相頌〉成了修學路上,一直配戴在心上一把無色無相的法尺,每天都會將它「請出來」,揮舞好幾下。沒事時背上一遍,檢測半分鐘內,自己打了幾個妄念;遇到麻煩時,背誦一遍,不僅攝心,還能穩定情緒;奇妙的是,文中經常藏有解決問題的心法。即使不是每一句都完全懂,但明顯感覺到受用的句子慢慢增多。

感恩法師們長年累月、苦口婆心,孜孜不倦地教誨著我這個後知後覺的人;也感恩所有義工們的奉獻,讓根器如此愚鈍的我,也有聽法學佛的因緣,讓佛法的種子,播撒到心田上,得以不斷滋潤和成長。

〈無相頌〉裡有一句:「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我總用來鼓勵自己,學佛路上永不言棄。

..............................................................................................................................................................................................

【聖嚴師父小故事】

打瞌睡的菩薩

◎柳政輝

在臺灣興起KTV風潮的八○年代,聖嚴師父曾在板橋市立體育館舉行一場大型弘法講座,四面八方的信眾湧入體育館,將周邊道路擠得水洩不通。

講座進行到一半,師父看到部分聽眾睡著了,即慈悲地開示:「大家別因為旁邊的人睡著,而起了不好的念頭。這些菩薩白天工作繁忙,下班又風塵僕僕趕來,想一想,他們大可回家洗完澡,舒舒服服躺著休息。這時候,有多少人在家裡蹺著腳、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有多少人跑去唱KTV、逛街或看電影。在座諸位菩薩願意來這裡坐著,就算體力不支睡著,睡得也不舒服,至少有這份向上的心,在這當下,沒有趕流行、隨波逐流,就算來這兒休息睡覺,心是平靜的。我很讚歎諸位……。」

師父這席開示,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凡事不應以自己的立場來思考,而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衡量,這個觀念對我看待人、事、物的面向,影響深遠。原本對那些打瞌睡的人,起了不恭敬的念頭,聽了師父開示,頓時懺悔自己的傲慢與短見。《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打瞌睡的菩薩們未生起不善的念頭,反倒是我在起心動念了。

師父的智慧與慈悲、為眾生設想的心地,處處顯露無遺啊!

.............................................................................................................................................................................................

【方丈和尚會客室】

信心,從一念清淨開始

◎果東法師

我們常說:法會共修的力量是無遠弗屆的,除了是指大眾以虔敬心念與法相應,所產生的祝福超越時空之限;另一方面,拜網路科技之賜,任何活動只要主辦單位提供網路直播服務,不同角落的接收端,也可同時共修,顯現處處是道場。前陣子,農禪寺梁皇寶懺法會期間,有位護法居士就在病床上參與了這場勝會。

這位居士一向很精進,把誦《地藏經》當作每天的恆課,法會共修,則是她的精進假期。她已報名梁皇寶懺法會,就在法會啟建前一週,因生理劇痛而就醫。當醫生說必須馬上動手術,她卻擔心已經報名法會,也接引好幾位友人參加共修,如果不到場,豈不是失信?又想到自己上了年紀,還要挨刀,假使手術後行動不便,還要麻煩家人……因此決定「放棄」。後來她的家庭醫師打了電話,希望我勸勸她。

對於有宗教信仰的居士菩薩來講,從信心和佛法與她溝通是最直接的。因此我說,既然醫生評估你的身體狀況可以開刀,也是唯一可改善的方式,那就接受吧。我又說,肉體生命是幫助我們修行的道器,你誦《地藏經》,又熱心接引人學佛,可是你現在的反應是煩惱心、沒有智慧,難道《地藏經》寫著「放棄」二字?這時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而且笑得非常莊嚴、燦爛。

生病而患得患失,種種憂慮、煩惱隨境界而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年事已高的長者,想到開刀的辛苦與手術過程的風險,包括病人與病人家屬考慮的因素都會更多。然而就如聖嚴師父所說:「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佛菩薩,自己是沒有事的。」信心最重要,信心的建立就從一念清淨開始。在客觀條件可接受手術的情況下,任何擔心、恐懼的感受,都要當成是妄念、雜念,而提醒自己回到正念,隨時隨地修福修慧,讓自己沒有煩惱是智慧;隨時隨地悲智雙運,不讓他人起煩惱是慈悲。

當我談到慈悲與智慧,她便欣然同意接受手術,由此可見,她的學佛資糧是充足的,只需旁人適時提點,即具足善根。後來手術很順利,她也沒有缺席梁皇寶懺法會,只是換了一個位置,透過網路隨眾修行,把病房當成修行的道場。病中依然能夠福慧雙修、自行化他,如今她是真正體驗到了。

.............................................................................................................................................................................................

【感念東初禪寺果解法師】

菩薩,你回來啦!

◎若梵沁如

▲果解法師(左二)於法會中擔任維那,並指導法務、法器教學、關懷大眾,與信眾結了深厚法緣。(東初禪寺 提供)

東初禪寺八月十日的大悲懺法會,是令人難忘的週日法會,少了以往果解法師安定嘹亮的音聲引領大眾。許多信眾們陸續聞知,法師於美東時間星期六早上,在臺灣捨報,紛紛於週日回到東初禪寺,為法師迴向及祝褔。

果解法師在東初一年多的期間,從法會領眾梵唄、指導法務、法器教學,到親切地關懷大眾,都和信眾結了深厚法緣。

「菩薩,你回來啦!」在知客處,總是可以聽到果解法師笑嘻嘻、親切地招呼來眾及義工。念佛會鄭永昕回憶,第一次聽到果解法師帶領大眾拜大悲懺,心中有種無法言喻的感動,「當天拜得特別法喜、攝受。法師用他的音聲,與信眾結了一段美好法緣。」義工團團長詹秀勤感念地說,果解法師的示現,讓她深刻了解無常不待人,做事不能等,要即知即行,行菩薩道。

法器組葉姿吟憶及法師到紐約領執次日,適逢週日法會,不管時差,即以清雅梵唄帶領大眾。有一次法師集訓悅眾,提及拜懺時,不是只有念誦及跪拜,而是要至誠懇切地以慚愧心、懺悔心來禮懺;當菩薩們遇到瓶頸,法師則鼓勵:「什麼事都不是大事,唯有生死才是大事,好好地禮佛及拜懺,不致流轉生死,其他小事就可放下了。」

聖嚴師父遺言:「諸賢各自珍惜,我們有這番同學菩薩道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曾在無量諸佛座下同結善緣,並將仍在無量諸佛會中同修無上菩提,同在正法門中互為眷屬。」東初禪寺全體信眾感念果解法師,祝福法師往生西方淨土。

.............................................................................................................................................................................................

【學佛路上】

人生沒有彩排

◎吳素碧

在這個夏天即將結束之際,病了五、六年的妹婿,病情起了變化。雖然平日都做好了準備,但是突發的狀況,卻是無法預料。曾想過在最後時刻要做的安排和調度,然而,一旦無常來臨,都成了計畫趕不上變化。

還記得那天上班沒多久,接到三妹來電,告知妹婿突然往生的消息,我馬上通知代班的人員,豈料對方說,只能代理上午,下午要到學校而無法幫忙。於是只好將實情呈報現場主管,原打算請主管幫忙,主管卻要我往上呈報給主委。而主委回覆說,這是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安排,不可推給別人。

當下心念起伏不定,心想:為何如此不近人情?當警覺到心念起伏時,深深一呼吸,回答:「明白了。」即離開不再多說。若是以前,沒學習用心去覺照念頭,必定口出惡言,責怪他人。

事有輕重緩急,先趕到醫院處理好助念事宜,確認助念到下午六點,然後移靈到殯儀館。這麼一來,就有空檔可先告假回去上班,等下班之後再趕過去還來得及,原來事事都是最好的安排。

事後再想想,因為每個人立場不同、職責不同,當然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無法讓對方完全覺得如意,若執著別人要照自己的意思行事,豈不自尋煩惱?

佛學班開學第一堂課,老師要我們寫的作業題目「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想來這件事情正是最好的寫照。

.............................................................................................................................................................................................

【法鼓徵文】

分享師父小故事!

來稿請寄:臺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法鼓》雜誌 收

傳真:(02)2896-0731

E-mail:mag@ddmf.org.tw

請註明「法鼓徵文」(文稿如經採用,請至各地分院索閱,將不另行通知)

.............................................................................................................................................................................................

心中的媽媽

【聖嚴師父小故事】
打瞌睡的菩薩

【方丈和尚會客室】
信心,從一念清淨開始

【感念東初禪寺果解法師】
菩薩,你回來啦!

【學佛路上】
人生沒有彩排

【法鼓徵文】
分享師父小故事!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