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57期 2011.05.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法鼓佛教學院4週年 精進有活力

聘請竺家寧為榮譽教授 舉辦學習成果展、回顧活動 全校師生前瞻未來 期許攜手實現師父願心

▲在四週年校慶典禮上,校長惠敏法師(右)將佛教學院榮譽教授聘書,頒發給竺家寧教授(左)。(佛教學院 提供)

【本刊訊】在溫馨、歡喜又充滿法味的校慶活動中,法鼓佛教學院於四月八日歡度四歲生日。除了舉辦桌球比賽、社團成果展,以及創校以來的慶生傳統──淨山活動,校慶典禮上,並邀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竺家寧以「談佛經語言研究的意義與價值」為題,發表演講。由於竺家寧在佛經語言研究上,貢獻卓著,校長惠敏法師並頒發聘書,聘請竺家寧為榮譽教授,期望未來進行的佛典數位化計畫,能有竺教授的指導與協助。

專題演講中,竺家寧以長年研究心得,說明佛經語言研究的重要性。竺教授表示,古代譯經者為了傳播佛法,都是運用當時的大眾口語進行翻譯,因此,佛經其實是相當平易近人的。然而,由於時空環境變遷,在古代是白話文,到了現代,卻是難以理解的文言文。研究佛經語言,就是要將這些語言現象弄清楚,幫助讀者克服讀經時的語言障礙,作為探索經典的重要憑藉。

校慶當天,還有來自中國大陸社科院的學者楊曾文、德國漢堡大學教授無著法師,以及法鼓山社會大學校長曾濟群、姊妹校東山高中與南亞技術學院的師長、法鼓山教師聯誼會首任會長楊美雲等。

校慶活動中,學生們也將課餘學習成果,以展覽、舞蹈、歌曲方式呈現,就讀碩士班的劉宜綺同學,表演課餘學習的敦煌舞;康吉良同學則獻唱自己創作的歌曲。此外,包括書法社、國畫社、行願社、藥王社、澄心社等社團,也以靜態展覽、影片播放等方式來呈現,邀請更多同學「把社團當成實踐夢想的實驗室!」

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嘉許學生們在課業之餘,每年都積極參與校慶活動,展現活潑、富朝氣的精進精神,並以「有勁、耐勁」,鼓勵學生在緊湊的學習生活中,保持心的寧靜,體現耐心、清淨、精進、悲智和敬的精神。全校師生回顧創校四年的成長,感念創辦人聖嚴師父篳路藍縷的辦學歷程,期望接續師父的願心,共同攜手努力,讓法鼓山這塊培育佛教人才的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與世界接軌。

................................................................................................................................................................................................................

IABS國際佛學會議 6/20~25法鼓山登場

【本刊訊】由法鼓佛教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的「IABS國際佛學會議第十六屆大會」(XVI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六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將於法鼓山園區舉行。根據佛教學院統計,目前提報的專題研討場次達一○三場,提報的論文數有五百五十多篇,參加人數預計超過六百人,堪稱歷屆之冠。

「IABS國際佛學會議」是世界各地佛學研究者切磋交流的重要平台,會議全程以英文發表,素有「佛學奧林匹克」之稱。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表示,爭取主辦大型國際佛學會議,是聖嚴師父非常重視的事,佛教學院在二○○八年前往美國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參加第十五屆大會時,成功爭取到本屆主辦權。

惠敏法師表示,經過二年多籌備,今年六月,將有三十個國家的佛教學者齊聚園區,其中來自歐美的學者逾二百五十人,占四成多;亞洲地區則近二百一十人,約三成四,法鼓山各學術單位包括:佛教學院、佛研所、僧伽大學教職員與僧團法師,也踴躍提報了十餘篇論文,加上未註明國家的一百五十多位學者共襄盛舉,雲集海會展開佛學研討,正體現了法鼓山為「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願景。

本屆「IABS國際佛學會議」議程,將分成九個場次進行研討。大會也特別安排一場美國著名藏學家金史密斯(Gene Smith)的專題研討,表達對這位已故藏傳佛教研究泰斗的緬懷。

會議期間,佛教學院也邀請「拈花微笑聾劇團」演出改編自佛教故事「鹿王」的英語版手語動作劇《悠悠鹿鳴》,並邀請佛畫家林季鋒於圖資館舉辦白描觀音畫展與現場示範,還有禪修與茶禪體驗、法鼓山園區巡禮,為難得齊聚一堂的佛教學者規畫具有佛教特色的心靈饗宴。

................................................................................................................................................................................................................

季淳教授主講通識到博雅之路

【黃啟豪、黃詩婷/台北報導】三月二十九日上午,法鼓大學邀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政大書院客座教授季淳,於法鼓德貴學苑演講「通識到博雅之路:從打敗哈佛的威廉斯文理大學談起」,介紹美國大學的書院制度與文化、目前推動政大書院的經驗,以及對未來法鼓大學書苑制度的期許。

季淳從大學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與「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談起,尤其對美國行之有年的「博雅教育」做了重點分析與介紹,強調其核心價值在於培養獨立的判斷、肯定人文的價值、選擇重要的信念,以及樂於實踐之精神。季淳指出,在西方文化下孕育出來的博雅教育,造就了許多文化根基深厚,對整個文化、社會,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的領導者。這樣的精神之所以能建立,主要在於教授們的投入與奉獻,同時與學生共同創造學習氛圍,就如春風化雨般,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感受到「如清風拂面,無形無蹤,但受者自當心領神會」的境教。

季淳表示,在台灣實施博雅教育不易立竿見影,但只要認同其核心價值與信念,仍然要去做。談到法鼓大學的書苑制度與想法,季教授認為法鼓大學要實施博雅教育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法鼓大學四個學院本身就是博雅的課程,還有法鼓山園區獨有的「境教」。

最重要的是教職員的投入與奉獻,將法鼓大學視為一份志業,這份願心願力不是其他學校能展現的,因此,季淳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在法鼓大學教職員共同努力下,能夠在第一座禪悅書苑的境教中,共同創造並達致博雅教育的核心目標。

...............................................................................................................................................................................................................

卓越營南區學員 分享人生路

三月十九日,二○一一冬季青年卓越營圓滿後兩個月,南部地區學員們於高雄紫雲寺再次歡喜相見,交流這段期間內心沉澱的心得。

二、三十位學員互相先幫彼此畫下畫像,並寫下一個對方的特質,讓學員了解自己給他人的第一印象。接著進行全程靜默的「人生路」遊戲,學員經過一個未知的「路徑」抵達對面,過程必須獨自面對,由自己尋找正確路徑。過程中,有的走錯了,下次再試別的路;有的則一再走同樣錯誤路徑。也有人每個方向都嘗試,但一樣是錯誤。原來學員只想到前進,沒注意到不一定只有向前行,也可以往後退再向前。超越先前想法的束縛,學員紛紛順利抵達對面,成功過關。

分享「人生路」的心得時,有人分享在過程中感到緊張、焦慮;有人本以為自己很有耐心,卻發現並非如此。學員從中學習到,向目標邁進時,面對不確定性,安定自己的心是很重要的;遇到困境,不妨考慮以退為進,適當捨棄一些東西,才能讓自己往前走。(文/洪瓏軒•圖/紫雲寺 提供)

...............................................................................................................................................................................................................

【二日僧活營心得】

回到遇見生命的源頭

▲僧活營中,持誦經文也是一場「心」的訓練。學員勉勵自己將經文的一字一句放入生命中,過好每一個當下。 (僧大 提供)

◎劉常啟

再次,回到這個與生命相遇的源頭。搖鈴聲響起,揭開二日僧活營的序曲。洗去昨夜塵垢,在法師帶領下,透過八式動禪,享受肌肉拉緊後放鬆、「身體在哪裡,心便在哪裡」的感覺。接著的早課,也是一場「心」的訓練,每每勉勵自己,將經文的一字一句,放入生命中。過去的,已無法改變,不用憂悔;未來的,不可知,不用擔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過好每一個當下。

這一天,果竣法師分享自己的出家因緣。法師談到孩童時,發現父母總是過著重複的生活,就只是為生活忙碌,促使他思索「生命為何而活?」長大後,參加第一次禪七,腳部的疼痛,幾乎使他放棄修行,但聖嚴師父一句:「腳痛就讓你不能修行,那你還能做什麼?」讓他不敢懈怠。然而,父親反對他出家,師父又鼓勵他:「不要懷疑自己的善根。」告訴他願心要堅定,但行動要緩,同時,勉勵他持誦〈準提神咒〉二十萬遍。

果竣法師的精進,改變自己的命運。後來,母親到農禪寺告知他,願意成就他出家修行;父親看到他出現在電視訪談中,也成全他的願心。法師分享自己轉變命運的方法,第一是皈依三寶,第二是吃素,還有持誦〈準提神咒〉。「出家前的阻礙一定會有。」法師建議有出離心的同學,多拜懺、多持咒,並把自己的行止當作是出家人。

隔日清早,跟隨法師們一起行禪至山門,然後轉至法華鐘樓,繞行法華鐘,心中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為日本受苦受難的菩薩們祈福。當抵達終點──開山觀音公園,此時此刻,微涼空氣中,送來一陣梵唄,在第二齋堂,維那法師正領眾唱誦〈二時臨齋儀〉,清亮的音聲,穿過一草一木,讓站在開山觀音像前的我們,心更加平靜柔軟了。

隨著法師齊念〈發願文〉:「南無大悲觀世音……我願化為一艘船,擺渡眾生到彼岸;我願化為一大道,指引眾生至歸家……。」一行淚水,輕輕畫過臉龐,我們虔誠凝聚這份善的力量,相信法界一切眾生,一定感受得到。

...............................................................................................................................................................................................................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33期5月號

字裡禪機──一行禪師與聖嚴法師「禪的對話」

國際知名的一行禪師,四月份再度來台展開弘法之旅,並在法鼓山園區,與聖嚴師父的書法作品,共同舉辦「墨觀•禪悅」書法聯展。兩位大師同為當代知名禪師、臨濟法脈傳人,並在西方弘揚漢傳禪法,致力佛法的現代化、普及化。兩人的生命交互輝映,雖然哲人已遠,卻以墨寶展開一場跨時空的心靈交流。

本期專題介紹兩位大師的法緣道情,並邀請書法家杜忠誥、策展人之一阮曼華、佛教學者游祥洲以及佈展人曾逢景,分享他們從兩位大師書法中,看到筆墨背後蘊藏的禪機法趣。此外,「特別報導」也記錄一行禪師的「寶島諦聽之旅」。

在印度垂死之家,張寶方體驗到《地藏經》的人間示現,「人生行旅」分享這場震撼的生命教育。「禪味廚房」幸福上菜,隨著《點心共和國》作者郭莉蓁進入點心天地,用味蕾暢遊世界。(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http://www.ddc.com.tw

...............................................................................................................................................................................................................

法鼓佛教學院4週年 精進有活力

IABS國際佛學會議 6/20~25法鼓山登場

季淳教授主講通識到博雅之路

卓越營南區學員 分享人生路

回到遇見生命的源頭

《人生》雜誌333期5月號「字裡禪機──一行禪師與聖嚴法師『禪的對話』」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