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新任悅眾授證 傳薪傳心
三百一十位悅眾發願以利益眾生的菩提心 在奉獻中修行 做真正的菩薩行者
▲在授證典禮上,新任悅眾從方丈和尚手上接下證書,承擔、弘揚法鼓山理念的願心使命,更加清楚而凝聚。(蘇奕瑄 攝)
|
【蘇奕瑄/金山報導】「法鼓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一九九一年「法鼓傳薪營」中,聖嚴師父的開示清晰有力;十八年後,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六及二十七日,護法總會於法鼓山園區舉辦「二○一○年會團長、召委、委員授證營」,當三百一十位護法悅眾,從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手中接下證書的那一刻,承擔、弘揚法鼓山理念的願心使命,更加清楚而凝聚。
授證營第一天,播放師父一九九一年於「法鼓傳薪營」的開示,當時正逢法鼓山創建之時,師父勉勵大家跟著法鼓山一起成長,在奉獻中修行,隨時以佛法清淨自心,才能淨化世界。方丈和尚在第二天開示時,接續師父的教法,鼓勵新任召委以感恩心接任執事,謹記「四它」原則,扮演好在團隊中的角色,將法鼓山的使命傳承下去,在募人、募心、募款過程中,廣邀大眾一起來種福田。
關懷中心副都監果器法師在第一天的課程中,分享自己在法鼓山的修學心得和成長,「今生可以遇見佛法和師父,便要好好把握這項因緣,」法師鼓勵大家勇於參與,實踐佛法。第二天的課程,則邀請法鼓大學副教授楊蓓主講「禪式工作學」,楊蓓指出,「競爭」是二十世紀留下的產物,提醒大家在工作時必須放下我執、消融自我才能成就大眾,「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合作』,」楊蓓提到,在師父捨報後,大家更要互相扶持,以團隊力量建設法鼓山,「當感到心力不足的時候,可以多想想師父來激勵自己。」
活動中,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引導大眾,針對師父的開示做小組討論與心得分享,並拜佛感恩懺悔。悅眾們也將自我期許寫在祈願卡上,向師父發願,願生起利益眾生的菩提心,做真正的菩薩行者。
【悅眾授證心得】
善的體驗 發願多學佛法
◎陳志宗(高雄南區召委)
生平第一次在法鼓山園區的禪堂打坐,忘了腿麻、忘了腰痠、更沒有昏沉。雖然聖嚴師父告訴我們,打坐不要執著於好的境界,境界過了要放下,但是十二月二十六日晚上,做完八式動禪、拜佛、打坐後,一夜好眠,前天一早從高雄趕車北上的疲累完全不見,那是善的體驗、感受。
授證營第一天,我們就聆聽到師父於一九九一年「法鼓傳薪營」對悅眾們的開示。師父開門見山說:「弘揚佛法是我們的使命。」師父還提到,我們這個世界是非常脆弱、混亂的,因為我們的心都向外看,心裡亂,世界就亂。那麼,怎麼辦?用佛法,也告訴更多人要用佛法,當第一念「貪瞋癡」生起,第二念要能察覺,第三念要把自己的心拉回正念上。<
「心淨則國土淨」,當下我發了一個願:願自己多學佛法,並接引更多人來學佛法。
擔當樹根 讓法鼓山茁壯
◎王居生(屏東副召委)
雖然聖嚴師父已經捨報,但看到師父的開示影片時,好似師父依然在身邊叮嚀著我們:別偷懶,努力精進修行吧!不僅自己要能「離苦得樂」,還有許多的眾生也要靠你們幫忙「離苦得樂」。當思及此,猶如當頭棒喝,試問自己:對於法鼓山、佛法及眾生,貢獻了多少?真是慚愧!
授證當天,聆聽師父的影音開示,忽然茅塞頓開。師父說,你們皆是法鼓山在地區的核心幹部,不要老是當樹枝或樹葉,應擔當最重要的樹根任務,努力推動佛法,持續做好培才、育才、舉才的功能,讓法鼓山這棵大樹綿延茁壯。師父創建法鼓山,讓「出世間」的佛法,深入貪瞋癡的「世間法」中,徹底從教育來喚醒眾生,進而離苦得樂。就讓我們來做師父的化身,承擔起如來家業,續佛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