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聖嚴師父的足跡前進
【師父法語】
我曾經說過,我內心的法鼓山已經建好了,
諸位相信嗎?你們心中的法鼓山也建好了嗎?
廣大人間許多眾生的法鼓山尚未建好,
因此,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
仍有待我們大家繼往開來,共同努力。
──聖嚴師父《法鼓山的方向》
(本刊資料)
|
▲聖嚴師父圓寂這一年來,法鼓山的日常生活一如往昔,從容而靜謐,然而似乎又有著些許不同,在日常活動間發酵著。(李東陽 攝)
|
▲僧團是法鼓山精神的領導中心,法鼓山僧伽大學承續師父建僧的悲願,繼續培育青年人才成為法門龍象,接續弘傳法鼓山理念、漢傳禪佛教法統的如來家業。(許朝益 攝)
|
◎陳玫娟
二○○九年二月三日,大年初九,細雨濛濛的法鼓山園區,串串大紅燈籠高掛在祈願觀音殿前,歡喜地迎接來山參訪走春的民眾。
「聖嚴師父回山了!」傍晚五時,渾厚的法華鐘聲響起,圖資館前的七如來樹下,僧俗弟子們跪迎著師父回開山寮。這一刻起,所有弟子無法再像往常一樣,在新春期間向師父拜年。
一如往日的法鼓山 善的力量在發酵
師父法體回山後,接連下來的十二天,「阿彌陀佛」聖號二十四小時於園區誦念著,全球各地的四眾弟子、各界人士,絡繹不絕來到山上。隨著植存圓滿,園區回到平日的從容靜謐,一如以往,在第二大樓二樓簡介館,參學義工們引導著來山民眾,從呼吸間體驗放鬆禪法,觀看聆聽師父的開示影片;假日一到,各地義工們陸續回到山上,細心做著景觀維護、環保清潔的出坡工作。
法鼓山日常的一切,似乎並沒有因為師父不在,而有了些許不同。
往常,由傳燈院與各地分院一起推廣的禪修活動,總有一定的人數來報名。師父捨報後這一年,人數不知不覺間有了變化,每每網路開放報名第一天,就出現了額滿狀況;而在青年院,各地法青會舉辦的活動中,參與的年輕臉孔,也悄悄地多了起來。
沒有師父的法鼓山,彷若又有著些許不同,在日常之中發酵著。
報恩的淚水中 鼓手們願心更深切了
法鼓山僧團在師父佛事圓滿一個月後,展開了「大悲心起•願願相續──護法悅眾關懷行」活動,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僧團法師們的步履,一如師父往年海內外的巡迴關懷,只不過這次,護法信眾們內心有一份微妙力量,在無形中提起與增強。
▲各地的義工們一到假日,便相偕到法鼓山上,細心維護著園區的清淨與整潔。因為師父曾說,法鼓山是一處千年道場,後代子孫也都會在這裡成長學習。(江思賢 攝)
|
師父晚年老病相隨,仍致力弘法的悲心願力,以及身後佛事演繹「本來沒有我」的自在,透過一幕幕紀錄影片,撼動每位護法鼓手的內心。在一次次涕淚交織的淚水中,雖有失去依怙的不捨,但報師恩、續師願的心,卻是愈加深切!「我願盡心盡力護持法鼓山,生生世世做師父的好弟子!」「我發願努力學習,要讓更多人知道佛法的好!」
續佛慧命的願心願力,不僅止於師父的僧俗弟子。
二○○九年十二月底,信眾教育院舉辦有始以來第一次的「心靈環保讀書會大會師」,許多會員未曾在法鼓山皈依,也不是三寶弟子,「我們只是讀了一、兩次聖嚴師父的書,覺得很實用,對自己的人生很有啟發,所以主動組織讀書會,希望帶動大家一起閱讀師父的書。」
有法鼓山理念的地方 就有聖嚴師父
農曆新春又將到來,大年初九這一天,是師父圓寂一年的日子。沒有師父這一年來,弟子們深切提起承先啟後的願心,接續推動各項弘法家業;並從愈來愈多親近法鼓山的民眾身上,愈發明白為何師父在住世的最後時光,殷殷叮嚀眾人:只要依正法而行、堅持法鼓山的理念,就是在弘護師父的法身慧命,就是在彰顯法鼓山延續的價值。
「只要是法鼓山理念推行的地方,那裡便是法鼓山!」這是師父曾開示的一句話,而今,或許可以套用這句話來說:「只要是法鼓山理念推行的地方,那裡就有聖嚴師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