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黃燕春菩薩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榮譽董事黃燕春菩薩分享

自我介紹
我的名字是黃燕春,家人說是春天飛來的燕子。
我是一名很普通的香港人,大學畢業後,為了不想辜負家人的栽培,自己就不斷努力工作,希望出人頭地,夢想可以在40歲時就財務自由,所以每日匆匆忙忙、營營役役地上班、加班、下班、回家……,我的同修是我的中學同學,他是一名公務員。我們是兩人家庭,沒有子女,過著簡單、平凡的生活。我們每天都活在感恩當中,無論遇到任何人和事,好或壞,我們都懷著感恩的心去面對。

「寶寶」成就學佛因緣
我不是出生在佛教家庭,家裏有著民間傳統的信仰,從小父母會在農曆新年帶我去黃大仙祠拜神求籤。直到2009年,有因緣搬去大嶼山東涌居住,並參訪了寶蓮禪寺,那次是我第一次接觸香港的佛寺。

同年,家中的寵物兔「寶寶」的身體狀況已到了兔子壽命的最後階段。那時我心想,「寶寶」陪伴了我們十年,從我們青春時期到我們步入中年,整整的十年黃金歲月。在他人眼中或許只視她為寵物,但在我們的生命裡却視「寶寶」如自己的子女一樣,是充滿愛與感情的。

我不想日後自己後悔沒有陪她到最後,於是就決定辭去工作,留在家中照顧「寶寶」, 當時有朋友不理解何以我會有這個決定,離開工作了十年的公司,放棄厚職。對我來說工作可以再找,但是生命是珍貴無比的,不會有take two(第二次的機會)。

在陪伴「寶寶」的最後一年裏,我和同修經常去寶蓮禪寺,希望諸佛菩薩可以保佑「寶寶」好走,我們沒有奢求「寶寶」能夠延命長壽,這是不切實際的,只希望她離開的時候不要太痛苦。

寶蓮禪寺經常會播放佛曲,也是我第一次接觸佛曲,聽到後我不期然地很歡喜,覺得很舒服,於是就請了一張光碟回家,每天播放《心經》和〈大悲咒〉給「寶寶」聽,而我也每星期鈔寫《心經》,就這樣一直到「寶寶」往生。

看「大法鼓」學佛
「寶寶」十年的生命就是一個小型的人生縮影── 生、老、病、死。在「寶寶」往生後的一段日子裏,我充分體會到死別的求不得苦和愛別離苦,真切感受到心真的會痛。於是就想佛法是否可以幫到自己呢?念頭一起,我就開始上YouTube找資料,聖嚴師父的《大法鼓》節目就立刻出現在螢光幕前,於是我就開始一集一集的看,覺得內容很好,是終身受用的哲理。很感恩聖嚴師父的開示和法語,令我漸漸明白「緣起法」, 也讓我知道「四聖諦」的真理和修學佛法的基礎「八正道」。這些開示都能讓我實踐在生活中,教我遠離痛苦、煩惱,少煩少惱,人就會慢慢變得快樂。加上聖嚴師父教導的「四它」,令我對人對事漸漸不再執著,學會了放下就是放過自己、照顧自己的心。

聖嚴師父的法語「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我很認同這句話,也很支持,並且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從佛法中獲益,所以我就嘗試先從我同修開始,將《大法鼓》節目介紹給他。我很感恩他看了節目後很歡喜,也很認同聖嚴師父的法語和理念,我們亦驚歎師父在1994年就有此遠見製作《大法鼓》節目讓後人得以乘涼,從此我們就一起看了更多法鼓山的視頻學習佛法,例如《法鼓講堂》等。

十年後終於回家了
說也奇怪,那時知道台灣有法鼓山,而我和同修的本科都是讀IT(資訊科技),經常上網找資料,但就偏偏沒有想過在網上找一找香港法鼓山道場。直到2019年5月請購了一本佛教雜誌《溫暖人間》,在裏面看到了香港法鼓山道場舉辦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的「五福臨門──人類的五種能力」講座,感到十分驚訝,我們怎麼會跟香港法鼓山道場整整失散了十年啊!因緣真微妙,但也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緣成熟了,我們終於回家了。

同年,在風雨飄搖的社會運動下,我和同修很幸運得到法師們和義工們的努力安排,讓我們可以順利完成第九屆「福田班」,也很感恩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前,於2020年1月4日在由副主持果品法師主法的皈依典禮中,終於正式成為法鼓山寬字輩的佛教弟子。

只要有願力,使命就不會停
2020年我和同修成為了法鼓山的榮董,其實做榮董並非求功德,我們一早已寫好平安紙(遺囑),往生後會將資產捐給慈善機構。

在法鼓山皈依後不久,新冠病毒疫情開始爆發,那是香港人心最不安的時候,也是香港法鼓山道場的困難時期。道場不能開放,但法師們仍然不斷努力地想方設法讓信眾在疫情期間仍然可以接觸佛法,讓大家心安平安。法師們除了利用YouTube、Zoom等網絡途徑播放開示和法會外,還寄出念珠DIY素材包,讓信眾安坐家中按照說明書自行製作念珠,作為「心安平安藥師週」網上法會的前行功課,信眾的反應踴躍,道場總共寄出了4428套念珠素材包,這數目也反映當時香港在經歷了社會運動後,和面對疫情時,信眾對佛法有很大的需求。

看到香港道場的法師和義工們無私的奉獻,我當時想與其自己死後才捐遺產,不如現在就行動起來支持香港道場弘法。我相信越早接引信眾學佛,讓生命影響生命,人間淨土才有希望,所以我和同修就盡微不足道之力一起參與榮董,以一滴水匯入大海,只要我們有願力, 這個使命就不會停的。

同時我們也在那時發願要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幫助法鼓山接引更多信眾學佛和幫忙弘法的工作,這個初心始終不變。

在不斷的信願行當中,感恩香港道場不斷給予機會讓我們可以在知客組、行願館、學佛入門、福田班、法務組、皈依典禮、一年一度的書展等崗位擔當義工,實踐我們的願心。在這幾年的修行裹,發現自己學會了真正的慈悲心,心變得更柔軟,也明白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道理。

我們對未來的期許很簡單,就是初心不變,不斷配合香港法鼓山道場的發展和變化,一起進步,一起向前走,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履行「菩薩行」。

我自己則發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今生以在家居士的身分度眾生,盡未來世以僧人身分度眾生。

(撰文/黃燕春‧整理/香港道場文宣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