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以佛法護持法鼓山、育養下一代─蘇恭燕菩薩

以佛法護持法鼓山、育養下一代

專訪榮譽董事蘇恭燕菩薩

個性謙和、善良,逢人總是面帶微笑的蘇恭燕師姐,目前和女兒及兒媳們在羅東北成社區經營「人間擺渡」素食簡餐店。平日她擔任店內主廚,工作之餘則積極參加共修和當義工,日子過得相當充實。

日日持誦〈觀世音普門品〉結佛緣
說起她與法鼓山的結緣,恭燕師姐憶起了往事。她說:「在進入法鼓山之前,我也曾親近一些道場念佛;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我同修因承包工程,資金上出了狀況,揹負了龐大的債務,在身心飽受煎熬之下抑鬱成疾,住進了基隆長庚醫院。住院期間,我每天就到醫院的佛堂去供果,並誦念〈觀世音普門品〉。因為我識字不多,剛開始就看著注音符號,一個字一個字地拼音讀誦,雖然很花時間,卻也不覺得累。我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誠心祈求,希望讓我的同修減少病痛之苦,少受一點折磨。」恭燕師姐渾然不知,當時她持

誦〈觀世音普門品〉,冥冥之中就是與法鼓山有緣,因為法鼓山修持的是「觀音法門」,法鼓山是一個「觀音道場」。

之後,她的同修不敵病魔往生,佛事期間,許多法鼓山的師兄姐都前往助念、關懷,讓她非常感動、也非常感恩。但佛事處理好之後,她有將近半年的時間仍無法走出喪夫之慟。後來,還是藉靠善知識:秋薇師姐的引領,帶她參加共修,並接引她擔任義工,讓她從參與各項活動中,找回與人、與心的連結,慢慢清除心中的陰霾。提起這段心路歷程,她說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認捐榮董,從日存兩碗麵的錢開始
恭燕師姐接著說起認捐榮董的因緣。她說:「說來慚愧,我同修往生後,仍有一大筆債務需要償還,生活上還是蠻辛苦的,經濟上也不是很寬裕。後來為了家計,我開了「人間擺渡」素食簡餐店,有一天,秋薇師姐來店裡要接引我認捐榮董。我當下就回說:『哪有這份能力啊?』師姐回說:『怎麼不可能?妳只要每天將賣出兩碗麵的收入布施出來,就可以了啊!』我想想,也有道理,就這樣認捐了第一個榮董。」

把每天賣兩碗麵的錢布施出來,想起來容易,事實並沒那麼單純。因為開業初期,店裡頭的生意並不好,扣除房租、成本、水電還有家中開銷之後,只能勉強打平而己,這兩碗麵的布施,談何容易啊?但恭燕師姐心想:既然發了願,就要堅持下去!後來生意漸有起色,她開始領到自己那份薪水,就用自己的力量來圓滿,不再拿店裡的公款了。

有願就有力!《我願》這首歌中有段歌詞:「不要輕忽一個小小的願,同心能讓幸福無邊。」願心不分大小,不要自我設限以為自己力量有限,無法像一般大富人家做大布施;只要有願,自然就會有力量來圓滿。

以身教傳家,成就此生最高的價值
恭燕師姐凡事只知單純地付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強求別人做什麼;學佛之後,她更體會到:人生就是苦,人生就是學習,人生就是要能不心隨境轉。她的女兒說:「媽媽有一點非常可貴的,就是遇事皆能善解,對於不合義理的情事,身為子女都不免會心生不平情緒,媽媽卻總能善解對方而淡然處之,不會輕易生氣或心生煩惱;平常在家裡也不會說教,就是單純地做事。這種身教勝於言教的作風,不但讓周遭的人深受感動,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家人,一起加入義工行列。」

恭燕師姐正以她從佛法上得著的法益,養護著一個佛化家庭,令人讚嘆!她對這個家的影響,正如她孫子子謙所說的:「我阿嬤她很慈悲,個性非常善良,每天就忙著做事,她那只問付出、不計較的行為,對我的影響很大,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提供/北六區,整理/卓俐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