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家有大菩薩,護法好傳家─洪立貴菩薩

家有大菩薩,護法好傳家

專訪榮譽董事洪立貴菩薩

訪問洪立貴師兄的過程充滿了感動!接受訪問的人是他,但受訪時他卻不斷提起他家師姐林怡君,他說:「我家同修接引我學佛、護法,為我、為我們家默默做了好多好多,我好感恩她。」師父在《普賢菩薩行願讚講記》中提到:「……若有善知識處,能令你『發大地心,持一切事,無疲倦故;發金剛心,堅固正直,不可壞故。』以及發金剛山心、發無自心、發弟子心、發養育心、發成熟心。」阿貴師兄從蜻蜓點水般地參加法會,到虔心向佛,進而護法,這殊勝因緣皆起自他身邊的善知識:怡君師姐,她不僅為他持守家業,做他事業的後盾,還為他勤耕志業種福田,營造令人欣羨的幸福。

雖說菩薩眼中的眾生也都是菩薩,但聽著阿貴師兄的述說,讓我想起方丈和尚在2017新春祝福時提到的:「修福修慧,一定是從生活中與我們關係最緊密的家庭開始。」阿貴師兄和他同修怡君師姐,

正是「福慧傳家」的典範。

加入法鼓大家庭,從沒慧根到會跟
目前擔任榮董會加拿大副召集人的阿貴師兄,是台灣高科技產業最好的供應商之一:偉技公司的創辦人。白手起家的他,大學畢業工作四年後即自行創業。憶起那段篳路藍縷的創業過程,他說:「創業初期都靠我同修的薪資過活,真是苦樂參半!幸有眾多貴人扶持相挺,至今想來,真不是一句『感恩』所能表達。」

怡君師姐是他們家最先接觸法鼓山,也是最早蒙受法益的人。2008年,怡君師姐返台接受手術與化療時,阿貴師兄即因捐助法鼓大學的興建而與法鼓山結緣。2009年,怡君師姐病癒返回加拿大後,加入溫哥華道場法器組,在她學習法器的過程中,阿貴師兄看到她的身心和氣色變好了,還常常法喜充滿。這樣的轉變,慢慢感化了自稱「鐵齒」的阿貴師兄。2005年移民初期的辛酸與孤寂,對照2009年加入溫哥華道場大家庭的溫暖,他有了第二故鄉的歸屬感,也找到安頓身心的避風港。自此,他不只對學佛起了信心,更對法鼓山起了向心。

之後,阿貴師兄在同修的建議下,加入知客組、合唱團與農耕隊見習。他說:「農耕隊朱贇雯組長、林健雄、 賴興鐘、 鄭進良等多位師兄姐都是我的善知識,讓我雖然沒有『慧根』,卻也學會『會跟』。」而後,他又陸續認識了王國賢/許淑珍、 陳照興/賴美杏、 侯麗月師姊,、呂瑞蓮師姊……等正知正見的師兄姐們,他們在推廣法務、接引信眾時所展現的布施心、護持願、供養情,讓他有更深刻的學習和感動。

隱藏多年的秘密,早已為護法鋪路
除了眾多善知識的護持外,果舟法師在他學佛、護法的菩薩道上也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2013年,果舟法師邀請他回台參加在天南寺舉辦的菁英禪修營。他笑說:「當時報名表都拿了,但因為還不是那麼清楚禪修是怎麼回事,所以稍稍躊躇了一下。」結果,果舟法師看出他的猶豫,就做主替他報了名。這麼臨門一推,阿貴師兄不只進了佛門、受了菩薩戒,更起了利益眾生的奉獻心。

2016年12月,從法鼓山得著法益的阿貴師兄,覺得自己受益了,應該也要讓更多人知道佛法的好。於是,便跟怡君師姐提起「加入榮董來護法」的想法,沒想到話一說,怡君師姐隱瞞多年的秘密就被揭開了。原來,早自2010、2011年起,怡君師姐就陸陸續續為他們兩人和家中兩位老菩薩圓滿了榮董。 他聽到這個秘密時好驚訝!他說:「我們不是大富大貴人家,過的是清心寡慾的清安日子,卻能因我家師姊的細心與無私,為家人種了福田,讓我好感恩。」阿貴師兄又驚訝、又感激,卻甚麼話也說不上來,只能緊緊擁抱怡君師姐,說了聲:「謝謝!」

這個秘密揭開之後,現任齋明寺監院果舟法師與紫雲寺常盛法師又接連透露了幾件事,也同樣讓阿貴師兄驚訝不已!例如:怡君師姐為親人寫功德主牌位時,都會要求放在後排不顯眼處;還將加入榮董限量結緣的一尊白色祈願觀音捐給溫哥華道場,與更多信眾結善緣。他說:「難怪我就覺得和道場那尊祈願觀音特別有緣,每次見到總會充滿法喜,原來是我家師姐的布施。」

榮董聘書當傳家寶,感恩再感恩
阿貴師兄和怡君師姐的事被引為趣談,也感動了許多人。今年,他們經由淑珍師姐的安排,由方丈和尚親自為家中高齡93歲、89歲的老菩薩皈依並授予榮董聘書,同時也補發榮董聘書給一直未參加頒聘的怡君師姐。他說:「這是很好的傳家寶,我要讓孩子們學習、效法。」

訪談後,用心的阿貴師兄傳來補充資料,也詳列了他的「感恩」。謹摘錄如下,共同見證阿貴師兄「因善知識,究竟一切,諸菩薩行,成滿一切菩薩功德」的美好:
*感恩聖嚴師父為世間大眾建立法鼓山,提供正信佛法且可安心修習佛法之淨地。
*感恩兩老菩薩對阿貴教養與包容,更點醒阿貴學佛的用處,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
*感恩同修怡君菩薩,因為她就是「粗衣陋室仍自顯莊嚴」最好的示現。
*感恩法師們對阿貴與同修的接引與開示,讓修行與學佛更顯其真義。
*感恩眾師兄姊們對阿貴與同修的照護與教導,讓我們一路有您們善知識相伴,既溫馨也安心。
*感恩我兩小菩薩知感恩、重親情、 勤上進。

(採訪/卓俐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