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95期 2014.07.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溫哥華護法會成立二十週年,方丈和尚與六位法師一同帶領信眾,口誦「觀世音菩薩」聖號,環繞道場進行感恩朝山。(溫哥華道場 提供)

【溫哥華護法會20週年】

感恩朝山 堅定信願行

【吳慰親/溫哥華報導】一九九四年成立的溫哥華護法會,今年屆滿二十年了!六月三日,溫哥華道場舉辦二十週年活動,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行政中心副執行長常續法師、國際發展處監院果見法師、溫哥華道場監院常悟法師等,一同帶領二百多位信眾,展開一趟殊勝的感恩朝山行。

「朝山是朝禮我們本具的佛性,除了形式上朝山,更應時時不忘朝自己心中的靈山。」上午九時,信眾們於道場前列隊,常續法師向大眾說明朝山的意義,勉勵眾人藉由「三步一拜」,堅定自己的信、願、行,發願學習觀音菩薩,實踐自利利他的精神;同時淨化身、口、意,體驗普賢菩薩的行願。

跟隨方丈和尚及六位法師的帶領,信眾們步伐一致,口誦「觀世音菩薩」聖號,放下一切塵緣俗慮,專注當下,三步一拜。陽光遍灑,眾人環繞道場一周,最後回到大殿靜坐,淚水,也從臉頰悄悄滑落。短短四十分鐘的朝山,身與心,都洗滌清淨了。

方丈和尚帶領迴向後,眾人一同觀看二十週年紀念影片。短短九分半鐘的影片,穿過二十年時光隧道,多位資深悅眾也以輕鬆有趣的對話,現場分享二十年發展的「三部曲」。撫今追昔、懷抱感恩,方丈和尚叮囑眾人,「法鼓山真正的建設,不是硬體建設,而是心中的軟體建設。」期勉大眾淨化自己的心靈、落實法鼓山精神;相處互動中,不忘學習體諒和包容,用智慧處理自己的問題,用慈悲解決他人的問題,將所有煩惱化為菩提。

【護法悅眾話當年】

法鼓家風 二十年薪傳

▲資深悅眾何國標(左)、陳照興(中)、林美惠(右)分享溫哥華早期護法故事,有趣聞、有艱辛,更有法喜。(溫哥華道場 提供)

◎范惠玲

今年,是溫哥華護法會二十歲生日,道場重現了早期的流動佛堂、歷史照片、海報,以及祝福祈願牆。牆上,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的期勉、歷任監院法師的親筆祝福,寫下薪傳二十年、承先啟後的里程碑。

二十週年的回顧分享,由資深悅眾現身說法。何國標、陳照興、林美惠分享聖嚴師父在溫哥華播下佛法種子後,第一階段流動佛堂時期。三人憶當年、說往事,我們才了解:原來何師兄是一九九四年成立辦事處時,師父指派的新手召委。何師兄回憶,當時自己皺著眉頭,向師父說:「我的口才不好,講話又不得體,什麼都不會,根本沒辦法擔當重任。」師父告訴他:「沒關係,只要誠懇就好。」師父的鼓勵,讓何師兄下定決心,要努力把角色扮演好。如今不管什麼場面,何師兄都「老神在在」,很難想像他當年「誠惶誠恐」的樣子。

陳照興是早期各項活動的主力,曾發生許多有趣花絮。陳師兄自己「爆料」,第一次念佛法會時,維那、引磬、地鐘三合一,他一個人全包了;迴向時,因為太緊張了,竟然說成「請往生者出列!」

師父首次到溫哥華弘法,何師兄在《世界日報》登了三天廣告,當時,林美惠是唯一打電話詢問的菩薩。林師姊說,一通電話,真的可以改變一生。走過二十年,經歷各種酸甜苦辣,還好方丈和尚常提醒「正面解讀,逆向思考」,一切都化為感恩。林師姊不忘師父叮嚀「自己修學佛法,也要護持佛法」,自己平安、健康、快樂,也要帶給所有人平安、健康、快樂!

第二階段為租借場地、籌建道場時期,倪萬福、方廷熙分享眾人凝聚願力、努力與財力,號召「千人千元建道場」,每週的二手物品義賣,更是反應熱烈。二○○六年九月道場落成,從數人共修的家庭佛堂、每週租借的活動佛堂,終於有了固定的家。

第三階段為法師住持弘法時期,由吳學峰、邱敏分享八年來,第一任監院果樞法師、第二任果舟法師及現任常悟法師,應機帶領大眾學習、體驗佛法,領受法鼓家風。展望未來,方丈和尚引用師父的話來期勉我們:「我的法鼓山已經蓋好了,你們的呢?」

.................................................................................................................................................................................................................

大事關懷課 天南寺首度開辦

▲死亡的感覺是什麼?常導法師帶領學員進行同理心練習,提醒大家社會上很多人需要被關懷。(天南寺 提供)

【本刊訊】你害怕死亡嗎?可曾想過:生命是怎麼一回事?五月三十一日,三峽天南寺首度開辦「大事關懷生命課程」,由關懷院監院常健法師、常導法師、助念團團長顏金貞等親自授課。天南寺監院常乘法師勉勵近三百位學員,把握因緣學習最重要的生命課題,進一步落實法鼓山大事關懷的精神。

課程首先由講師黃慧珍導讀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引導學員認識死亡以及生命的價值。生命的結束是自然現象,正視這個人生重要階段,學習以正向方式走過悲傷,從失落中體會生命、珍惜擁有,進而活出生命的意義。

擔任助念義工已逾二十年的助念團長顏金貞,分享法鼓山大事服務關懷內容,包括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等七項。學習面對死亡、接受死亡、處理死亡、放下死亡,是給自己最好的學習機會,「世間沒有哪一種布施,大過於幫助一個人好好地死亡。」顏團長鼓勵學員,一起投入大事關懷行列。

副團長黃欣逸則就大事服務關懷的申請須知、申請流程、助念的觀念、威儀與原則等詳細說明,每一個環節,都是心靈、禮儀、生活、自然等四種環保的體現,透過關懷,也達到教育大眾的功能。

每個人都會死,但多數人都當作沒這回事,常導法師帶領學員進行同理心練習,並以日前發生的臺北捷運事件提醒大家,社會上很多人需要被關懷。

「關懷一定要誦經嗎?」、「犯太歲可以擔任助念義工嗎?」問題與討論時,常健法師從正信正見的佛法觀點,一一為學員解惑,同時鼓勵眾人多做功課、參與助念義工、多念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增加自己往生的福德資糧。

.................................................................................................................................................................................................................

義工成長營 我們行腳去!

五月二十五日清晨,馬來西亞莎亞南農業公園(Taman Botani Negara Shah Alam)聚集了七十三位義工,一同參與義工成長一日營。馬來西亞道場監院常藻法師期勉大家,今天只做一件事:用最小的力量往前走。用禪心走一趟禪行,體驗在大自然中,身心種種變化,練習收攝身心,把心安住當下。

早上九點,全體義工帶著雨衣和乾糧,在法師帶領下,緩緩步行在綠樹成蔭的公園中。午齋後休息片刻,繼續行禪,此時大地像蒸籠一樣,熱得人汗流浹背。有的人專注佛號上,有的則用禪修方法,把心專注在腳步上,不管外境的干擾和考驗,踏實走好每一步。當天走了約四個小時,身體雖疲累,行腳的體驗,卻深深觸動了每個人的心,紛紛表示下次還要再來。(文/何翊菱•圖/馬來西亞道場 提供)

.................................................................................................................................................................................................................

【小沙彌回法鼓山】

發揮善的蝴蝶效應

▲連智富分享護持法鼓山、自我生命成長的故事,希望大家一起護持師父的悲願,守住心中這座寶山。(張三星 攝)

◎范湘秀

五月二十五日午後,南臺灣三十四度高溫,但高雄北區的勸募會員,有著更高昂的熱情,九十八位會員齊聚新三民精舍,參加「心靈茶會暨小沙彌回法鼓山」活動。捧著沉甸甸的小沙彌撲滿回到知客處,匡噹噹的銅板聲,述說每個人以「行動報師恩」,發願、行願、滿願的具體行動。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顧問連智富,特地到場分享護持法鼓山、自我生命成長的故事。連智富說,自己成長歷程一路順遂,曾經有個「連自負」的外號,聖嚴師父讓他組織法行會,將法行會當做一座橋,「連」接大家的「智」慧去創造法鼓山的財「富」,師父無私、無我的身教與言教,改變了他的生命價值。他希望大家一起護持師父的悲願,不忘加入勸募會員的初發心,「守住心中這座寶山,也讓佛法的明燈,永不熄滅。」

資深悅眾林淑美,則分享對法鼓山的教育深具信心,她從就讀法鼓山僧大的孩子身上,看到身心脫胎換骨的改變,相信師父為眾生的悲願,一定可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盧鈴珠也分享,師父有著無私的胸襟,不只是「名師」,更是「明師」,法鼓山正面的形象、正信的道場,對於推動勸募有很大幫助。五年多來,她將對師父的感恩化作具體行動,用歡喜心推動「5475大願興學」,祈願發揮善的蝴蝶效應,讓師父和我們共同的大願,在你我手中實現。

.................................................................................................................................................................................................................

【新聞集錦】

《今生與師父有約6》出版

【本刊訊】四眾弟子回憶追隨聖嚴師父、分享師父言教身教的結緣書《今生與師父有約》,第六集於七月份出版了。書中收錄了四位西方弟子的珍貴訪談,包括《牛的印跡》共同作者丹•史蒂文森,《禪》雜誌美術編輯瑞琪•亞瑟,長年擔任師父翻譯的王明怡,以及師父首位西方法子約翰•克魯克。

一九七六年起,師父開始在美國指導禪修,從此有了一批長年跟隨的學生。這些求法懇切的西方弟子,也讓師父開啟了如候鳥般、東往西來的弘法路。翻開《今生與師父有約6》,三十多年前的年輕西方學生,踏入傳統中國寺院,在來自東方的師父引導下,展開修學漢傳禪法的道路,師徒之間跨越了東西方文化,交會出心的光亮。每一則故事,除了訴說因緣不可思議的流轉,字裡行間的回憶,句句充滿了對佛法、對師父的信心,以及利益眾人的願心。

慈基會各地展開端午關懷

【本刊訊】溫馨佳節,處處有關懷。端午節前後,法鼓山慈基會展開一年一度端午關懷活動。五月二十四日,海山區慰訪組前往三峽區清福養老院,透過祈福法會、老歌帶動唱、獻花祝福等互動交流,與一百八十多位老菩薩歡喜過端午。

北投區慰訪義工則於五月二十八日,參與臺北市浩然敬老院創院二十八週年活動,這也是慈基會關懷該院的第十八個年頭。當天義工們準備了素麵線,與院內老菩薩、附近社區民眾結緣。

六月二日端午節當天,新竹地區慰訪組前往建嘉安養中心,帶領老菩薩誦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並送上念珠,鼓勵老菩薩平日多念佛,安頓身心、增長福慧。在〈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歌聲中,眾人進行傳球說祝福語;「你卡拉我OK」開始唱熟悉的老歌,老菩薩們也打開了話匣子,分享年少歲月、過往的點點滴滴,當〈我為您祝福〉歌聲響起,眾人依依道別,圓滿了這次的關懷活動。

.................................................................................................................................................................................................................
 

【溫哥華護法會20週年】
感恩朝山 堅定信願行

【護法悅眾話當年】
法鼓家風 二十年薪傳

大事關懷課 天南寺首度開辦

義工成長營 我們行腳去!

【小沙彌回法鼓山】
發揮善的蝴蝶效應

【新聞集錦】
《今生與師父有約6》出版

【新聞集錦】
慈基會各地展開端午關懷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