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八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漢傳佛教.聖嚴思想 跨界對話

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邁入第八屆,
專家學者齊聚雲端,開展更多元的對話空間,
五十篇論文發表,探索聖嚴師父的思想與漢傳佛教的歷史脈絡。
本期邀您一同深入了解。

聖嚴思想跨領域開展

本屆研討會研究主題與聖嚴思想相關的論文約有十六篇,如:「心靈環保『學』」、師父的禪修史觀、念佛禪法、師父於華嚴與如來藏思想的現代詮釋與教學等。

在「聖嚴思想體系建構與實踐」場次,成功大學經濟系教授許永河提出「心靈環保國富論」,生產者以「心靈環保」的覺醒態度,自動承擔社會企業責任,與消費者形成良性循環,為環境保護、社會福祉提昇貢獻,促進企業永續經營及經濟持續發展,也是在建設人間淨土。「心五四」能否提昇經濟行為的利他傾向?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副教授謝俊魁與顏美惠以「滾雪球抽樣法」取得二○三七筆有效網路問卷,發現「心五四」確實能提昇利他傾向,且與實踐頻率成正比。

果光法師發表〈研發「溝通與修行」課程之自我覺察〉,嘗試將佛教修行與心理學做體用融合。透過訪談參與課程研發的八位成員,探索課程研發過程與「自我覺察」內涵。該課程開發出「五遍行法」:觸、作意、受、想、思的內在自覺模式,並從參與者的訪談中萃取出「自我覺察」的六項關鍵元素:孤獨、安定、距離、明覺、敏銳、好奇,進一步回應教案設計如何融入及運作此六項元素,發揮自我轉化的力量。回應人林以正教授認為,「自我覺察」未必能導向悲心生起,建議加強「自我覺察」與溝通之間的連結,論述才更具說服力。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李維倫藉訪談在禪修過程中,有過經驗變異狀態的修行者,透過現象學的描述分析來揭露禪修過程中的意識經驗變化,論文以十一項主題呈現研究結果,包括:話語活動與禪境狀態的關係是脫除或留存、精細化與銳利化的感官覺受經驗、時間感快慢變化擴增的知覺架構、身體邊界位置感與空間經驗的變異、禪境狀態下與他人的關係互動等。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彭榮邦認為,從現象學來詮釋宗教經驗,促進佛學教義在經驗層次上的當代理解,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


▲李維倫從現象學的描述來揭露禪修過程中的身心變化經驗,盼促進佛學教義在經驗層次上的當代理解。


禪學思想樣貌再發現

「禪學思想史」專場共發表六篇論文,聚焦於唐宋至晚明清初的禪宗思想體系與禪法變遷。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柳幹康發表。唐末五代的禪宗變遷〉,指出「唐末五代」是中國社會一大變革時機,禪宗在此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論文內容提出三個重要的論述:一是馬祖道一和石頭希遷兩者在思想、禪法上的不同,禪宗史上馬祖道一先成名,石頭希遷在後。二在思想上,依據小川隆的研究指出石頭希遷的禪法對馬祖道一的批評,最後從「馬祖在先,石頭在後」的論點,比較雪峰義存跟趙州從諗的禪法在當時禪宗所扮演的角色,從此導出玄沙師備從雪峰的教團分支出來,再傳到吳越的天台德韶。

禪宗發展至宋代,與唐代禪宗又有何差別?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廖肇亨提出〈宋代禪學思想樣態的再省思〉,將宋代禪學發展的四大主題以及禪師思想——大慧宗杲看話頭、宏智正覺默照禪、惠洪覺範文字禪、念佛禪,安放在當時禪宗文化脈絡中,檢視宋代禪宗思想演變與社會文化脈絡的關係。

元代以後轉向禪淨雙修發展,象徵禪宗走向衰微?中山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吳孟謙以〈元代禪淨合一思想探析〉為題,從思想史演變來觀照元代禪淨雙修傾向的產生。其中〈禪淨四料簡〉文本的出現,致使禪淨關係開始成為禪師們認真對待的議題,元代禪師中峰明本與弟子天如惟則扮演著關鍵角色。

論文進一步討論中峰明本師徒的思想與修行方法,說明「禪淨一致」與「禪淨雙修」的區別,以及「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兩種詮釋取向,並聚焦「參究念佛」此一修行方法本質上是臨濟宗的看話禪,具有攝淨土於禪的特性。文中也提出,禪宗與教內教外各種思想進行對話與滲透,產生豐富的變化,在關注禪門內部傳承和論爭,更應注意思想、宗派之間的交涉,才能如聖嚴師父在《禪門驪珠集》自序中說:「見出禪法的無盡大用。」


東亞佛教跨文化跨區域傳布脈動


▲郭珮君以日本平安時代的如法經為線索,論證漢傳佛教信仰對日本佛教史建構之影響。

「東亞佛教的傳播」主題中,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簡凱廷發表〈論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爬梳聖嚴師父晚年著作〈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書中提及日本僧人大寶守脫所著《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對江戶後期天台宗的重要影響。這本著述書是對弘揚天台教觀非常重要的蕅益智旭《教觀綱宗》的直接釋義,論文藉由守脫的例子,討論智旭的《教觀綱宗》,從近世乃至當代,在東亞內部各區間的接受史問題。

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研究員郭珮君發表〈東亞文化交流中的漢傳佛教信仰表現:以日本平安時代的如法經為線索〉。所謂如法經,指在特定儀式規範下書寫《法華經》。論文考察唐代兩部關於《法華經》的感應錄,記載當僧人或居士「如法抄寫」《法華經》時產生感通靈驗及利益的敘事。當時奉行抄寫《法華經》的清淨性與精進行道,尚未形成一種信仰;但當如法經傳入日本後,漸漸在宗寺形成被信仰的對象,甚至有相應儀軌出現。郭珮君由此例證考察,日本天台宗成立後,不斷強調自身宗派承繼自唐代天台的如法佛教,進而論證漢傳佛教信仰對日本佛教史建構之影響。

政治大學哲學系名譽教授林鎮國發表〈戒定與江戶時代《唯識二十論》的講論熱潮〉,從真言宗僧人戒定的《二十唯識論帳祕錄》與江戶唯識學熱潮,提出日本現代唯識學研究系譜如上田義文與長尾雅人的「唯識正義」之爭,不只受到西方學者對唯識梵本研究的影響,也可上溯至江戶時代的日本傳承。回應人郭朝順認為,林鎮國雖是研究戒定,卻為研究者開拓視野,重新反省近世東亞佛教的研究,可以從現代追索到前現代,可謂隱含了整個東亞佛學研究的脈動。

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教授陳繼東探討江戶時期在淨土宗與真宗的宗學之爭下,淨土宗僧人統譽圓宣撰寫的《挫僻打磨編》,對真宗創始人親鸞的《教行信證》進行的全面批判,並比較圓宣與清末楊文會對淨土真宗批判的異同。陳繼東指出,宗學之爭主要是教義之爭,關乎各宗的自我認同與生存,宗學之爭對佛教在亞洲的開展具有普遍意義,因此有必要對中國佛教的相關思想進行比較研究,發現思想上的異同,重新思考東亞佛教思想的多樣性。

法鼓講堂

常鐘法師主講─《釋禪波羅蜜》展開觀地圖

【邱惠敏/臺北報導】想學禪修,卻不知從何開始,又怕陷入盲修瞎練?七月七日至二十八日每週三晚上的「法鼓講堂」,常鐘法師以「智者之心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為題,介紹禪修的入手處,從認識禪修理論開始,奠定禪修的正知見。

常鐘法師解釋主題「智者之心」具雙重意義:一是有智慧者修行的心法,一是指此書為天台宗智者大師禪觀的心要。《釋禪波羅蜜》是天台智者大師在金陵開示,由弟子法慎記成三十卷,章安灌頂再編輯整理成今日的十卷。此書將印度佛教的禪定學,以及大乘的禪定修行法門,由淺入深加以組織,成為有系統的禪觀體系,也是綜合大小乘禪觀的代表性著作。

天台宗有四大止觀:圓頓、漸次、不定、小止觀,《釋禪波羅蜜》屬於漸次止觀,常鐘法師透過科判圖表,讓全書章節架構、重點一目了然。全書雖有十章,不過智者大師只講了七章,其後三章則缺而未述。常鐘法師表示此書名相雖多,卻是很重要的禪修基礎,幫助我們覺察而不落入邪禪、魔境。

法師依章節先詳述禪修者的正確發心,以及應具備的前方便,後說明修行方法、次第、禪相,提示修行者,雖然以追求圓頓禪法(頓悟)為歸趣,但修行過程的次第如地圖的指引,十分重要。

學佛禪修首重發心,智者大師首章便提出「發心邪僻」的十種行者,如常見的為名聞利養、不墮惡道想生天、嫉妒好勝比禪定、求涅槃不行菩薩道等,如果存這「十壞心」,沒有利他的大悲心,修行禪定是無法和禪波羅蜜法門相應,只是落入邪禪。而在方法上不管用數息觀、不淨觀、反觀心性等禪門入手,最後必須與智慧相應,取於中道,才能依正確的次第修證,達到開悟,最後超越三昧等九種禪波羅蜜,才是智者大師所謂的「菩薩禪」。

僧伽大學畢業典禮

以悲智心 成就弘法事業

【本刊訊】「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結齋偈〉後,一場史無前例的畢業典禮,在七月三日早齋結束後於法鼓山第二齋堂展開,全體僧眾一同為今年的六位畢業學僧祝福。疫情期間,校方並未邀請親友至現場,但有僧團法師的祝福,更顯典禮過程的簡單隆重。

「進入僧團後是新的學習,以謙虛的心與大眾一同修福修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在佛法中,成長悲智、增長道業。」院長果暉法師代表全體師長,頒授證書,並以年度主題「平安自在」與全體共勉:慈悲心待人,時時有平安;智慧心安己,處處得自在。如果身心無法平安自在,可以倒過來反省,自己哪方面不足,如何用佛法來提昇。

「在齋堂舉辦畢業典禮,是非常特別的畢業禮物。」畢業僧演穩法師表示,這學期擔任行堂組長,每次走到這個位置,眼裡只有保溫餐車及飯菜量。今天走到齋堂前方,看到台下坐滿了經常護念、照顧自己的戒長法師和同學,頓時紅了眼眶,他感動地說,那一刻心中只有感恩與感動,何其有幸,在這個如來家中學習、成長!

今年校方特別製作畢業祝福卡片,邀請男女眾在校生書寫卡片,感恩畢業生在僧大期間的陪伴,期勉未來領執生涯福慧圓滿。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56期8月號

「疫」起共修藥師法門

新冠疫情從爆發到高峰、趨緩,又見新型變株等反覆來襲,全球一如《藥師經》所述「眾病逼切」、「而便橫死」……幸好藥師佛為我們準備好心藥,雖然疫情中,無法到道場共修,仍能一起上雲端精進,透過誦經、持咒、持名、彩繪、恭書、閱讀,親近藥師佛,為心靈注入疫苗。果旭法師、蔡洪瑩醫師、農場主人陳詩進分享藥師法門對他們生命的影響,繼而學藥師佛行願,建設自心的琉璃淨土。

美國抗疫醫師彭溫巧在「疫外人生」回首自新冠肺炎在美爆發以來,經歷「消失的一年」,如何重新也從心開始學習與病毒共存。注射疫苗已成必需的防疫手段,「佛學新視界」惠敏法師分享人類免疫系統的弘願:病原無盡誓願抗。

(每本180元,訂閱一年168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www.ddc.com.tw

■《訂閱《人生》電子雜誌

◎法鼓文化電子書城:http://www.ddc.com.tw/pub/

◎udn讀書吧:https://goo.gl/kO9b2l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https://goo.gl/ZfD8Iv


聖嚴師父的有聲書 新書上架

■《法鼓全集》有聲書
新上架:《真正的快樂》、《是非要溫柔
已上架:《放下的幸福》、《工作好修行》、《人行道》、《智慧100

■聖嚴法師經典學院
《心經》生活系列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金剛經》生活系列
《維摩經》生活

■下載播客APP,搜尋:【聖嚴法師的有聲書】,【聖嚴法師經典學院】
【立即線上試聽】

漢傳佛教.聖嚴思想 跨界對話

【論壇分享】
聖嚴思想跨領域開展

禪學思想樣貌再發現

東亞佛教跨文化跨區域傳布脈動

【法鼓講堂】
常鐘法師主講─《釋禪波羅蜜》展開觀地圖

【僧伽大學畢業典禮】
以悲智心 成就弘法事業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456期8月號
「疫」起共修藥師法門

聖嚴師父的有聲書 新書上架

ss